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脱胎于森槐南——从另一个角度看鲁、盐“抄袭案”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9,27,共8页
在鲁迅、盐谷温的"抄袭案"中,鲁迅的"一张贾氏系图"确实是根据盐谷温的,但盐谷温的包括"贾氏系图"在内的《红楼梦》研究却完全脱胎于森槐南,而森槐南的"贾氏系图"又是根据清人寿芝的《红楼梦谱》改编的。这张原本出自中国人之... 在鲁迅、盐谷温的"抄袭案"中,鲁迅的"一张贾氏系图"确实是根据盐谷温的,但盐谷温的包括"贾氏系图"在内的《红楼梦》研究却完全脱胎于森槐南,而森槐南的"贾氏系图"又是根据清人寿芝的《红楼梦谱》改编的。这张原本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贾氏系图",漂洋过海经过日本再回到中国时,却神奇地引发了一场学术公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谷温 森槐南 《红楼梦》研究 小说史 张贾 人情小说 荣国公 贾宝玉 中国文学 自叙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说起(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三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可以说是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我们都知道,王国维之前的红学研究,我们通常称为“旧学红派”,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索隐派,就是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是在乾嘉时期... 三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可以说是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我们都知道,王国维之前的红学研究,我们通常称为“旧学红派”,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索隐派,就是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是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学派。索隐派的主要手段是大做烦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索隐派 比较文学研究 红学研究 考索 乾嘉时期 王国维 李辰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与《红楼梦》研究比证
3
作者 郑克晟 冯尔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5-72,共8页
论者每谓《红楼梦》渊源于《金瓶梅》:两者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相继承,又均为言情小说[或曰市民文学]。我们近日将两书对读,发现它们在描述的相同社会内容方面,如奴婢生活,及家庭经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各具时代特色。很可以说明明代中叶至... 论者每谓《红楼梦》渊源于《金瓶梅》:两者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相继承,又均为言情小说[或曰市民文学]。我们近日将两书对读,发现它们在描述的相同社会内容方面,如奴婢生活,及家庭经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各具时代特色。很可以说明明代中叶至清朝中期历史的一些侧面,有利于理解明清易代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阅读好《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著作或许也会有好处。但由于我们的认识还是零碎的,就以杂感的形式写出来,以请教于方家和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红楼梦》研究 西门庆 时代特色 崇祯 临清 满洲 太监 明清易代 贾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说起(上)
4
作者 李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共12页
一感谢陈众议教授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题论坛”。((1))题目中提到的李辰冬这个人,有些朋友可能还比较陌生,但他在红学界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其《诗经》研究也正在引起学界关注。我大胆预测一下,他也必将引起比... 一感谢陈众议教授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题论坛”。((1))题目中提到的李辰冬这个人,有些朋友可能还比较陌生,但他在红学界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其《诗经》研究也正在引起学界关注。我大胆预测一下,他也必将引起比较文学研究界的关注,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关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发展史,你实在无法忽略这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研究 《诗经》研究 红学界 比较文学 跨文化研究 李辰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研究的再探索——《“钗黛合一”新论》序二
5
作者 杨越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62-62,共1页
一部《红楼梦》,创造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评论的卷帙浩繁,至今不衰,几乎同创作修改并行,便有《红楼梦》研究,后来竟成“红学”。这种情况,在中外古今的小说史上殊属罕见。然而,一部“红学”史。名家辈出、林林总总,仍然有许多问题... 一部《红楼梦》,创造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评论的卷帙浩繁,至今不衰,几乎同创作修改并行,便有《红楼梦》研究,后来竟成“红学”。这种情况,在中外古今的小说史上殊属罕见。然而,一部“红学”史。名家辈出、林林总总,仍然有许多问题,各执所见,众说纷纭,但也有不少问题的认识渐近实际。人类认识辽阔的太空,浩瀚的海洋,莫不如是:在探索与研究中逐步加深,认识、再认识。《红楼梦》研究自然更不可能有所谓“一次完成”,不论是宏观的认识还是微观的认识都会有多次反覆;假如有人在对这部巨著的研究中偶有发现,便自以为穷尽真理,摆出一副学阀的架势,终必贻笑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钗黛合一 《红楼梦》研究 再探索 “红学” 学阀 再认识 中外古今 真理 小说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注·兴趣·人物形象——王朝闻同志在江苏省红楼梦学术讨论会和江苏红楼梦学会成立大会上谈《红楼梦》研究与美学问题(1982年4月27日于南京)
6
作者 凌和 祝城 江慰庐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3期3-5,共3页
这篇讲话,是王朝闻教授应邀到会继大会代表朱松山同志宣读论文后所作的发言纪要.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考注 王朝闻 美学问题 人物形象 学术讨论会 兴趣 宝玉 江苏省 论凤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综论
7
作者 贾洪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4-29,共6页
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综论贾洪卫《红楼梦》自清朝传世二百多年以来,所展示的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中无限广阔的画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成为驰名世界、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艺术魅... 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综论贾洪卫《红楼梦》自清朝传世二百多年以来,所展示的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中无限广阔的画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成为驰名世界、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长久地吸引着许许多多国内外研究者,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毛泽东 政治历史小说 马克思主义 红学研究 政治小说 阶级斗争 封建社会末期 政治斗争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红楼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东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7-84,共8页
前几年,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日子里,许多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表现在对二百多年来《红楼梦》研究历史的论述上,就是抹杀一切,一概否定.如何全面正确对待... 前几年,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日子里,许多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表现在对二百多年来《红楼梦》研究历史的论述上,就是抹杀一切,一概否定.如何全面正确对待《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本文将把它揭示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评论.其一,有的人为了说明他们关于《红楼梦》是“一部写政治斗争的书”,是“政治历史小说”的论断的“正确性”,和提出这个论断具有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竟不顾《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事实,说“过去的‘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枉自翻腾了二百年”,却“对这部作品肆意歪曲,一口咬定《红楼梦》的主旨是‘谈情’”,“几乎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谈情说爱’的小说”.二百多年来,新旧红学派都把或几乎都把《红楼梦》的主旨说成“谈情”吗?说《红楼梦》是“爱情小说”,是不是都错了?称《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是不是就是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关于第一点,我认为并非事实.《红楼梦》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极大注意,出现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红学”.人们对《红楼梦》的主旨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虽有不少人把《红楼梦》视为“情书”,说“《红楼梦》工于言情”,“其言情,乃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两个问题 社会政治内容 红楼梦研究 爱情小说 思想内容 索隐派 封建贵族 政治小说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折中的学术批判——《新建设》杂志与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9
作者 张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5期59-67,共9页
共和国初期是学术批判向政治批判转型的重要时期。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创办的《新建设》杂志,在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及其衍生出的对《文艺报》等报刊、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批判事件中,扮演了... 共和国初期是学术批判向政治批判转型的重要时期。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创办的《新建设》杂志,在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及其衍生出的对《文艺报》等报刊、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批判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并由此构成了观照1950年代中期转折中的学术批判的重要视角,展现出历史更为丰富而复杂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设》 学术批判 俞平伯 《红楼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百年间《红楼梦》研究反映的阶级斗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72-80,共9页
《红楼梦》这部小说,就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引起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少有的。还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脂砚斋”,在研究、评论。同时,这部小说也就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 《红楼梦》这部小说,就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引起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少有的。还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脂砚斋”,在研究、评论。同时,这部小说也就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开始流传,大约历经了三十多年。到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一百二十回印本行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形成了竞谈《红楼梦》的风气。于是研究、评论《红楼梦》成了一门专门学问,在嘉庆、道光年间就开始被称之为“红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胡适 曹雪芹 索隐派 鲁迅 阶级斗争 孔孟之道 新红学 反封建 续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从以第四回为纲谈起
11
作者 秦厚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59-63,共5页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还是一部爱情小说或描写其他题材的小说,关键在于确定哪一回为全书的总纲。读《红楼梦》究竟应以哪一回为纲,一直是《红楼梦》评价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斗争的焦点。
关键词 四大家族 护官符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评论 贾雨村 奴隶 阶级专政 地主 凤姐 广大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楼梦》语体问题切入“文备众体”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詹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1,127,共6页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学术史,可以发现,现代意义的"红学"建立之初,本来就没有局限于文学内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运用西方哲学理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强调民族革命,胡适《红楼梦考证》结合个人家族史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都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随着对文学审美性的强调和对语言艺术本身的重视,关于经典作品的文化学研究被边缘化了,或者说分层化了。一方面是有关《红楼梦》各种纯艺术技巧的理论讨论,是版本学意义上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是借《红楼梦》名义却又无关《红楼梦》本体的各种红楼文化研究的随意发挥。由此,我们强调立足《红楼梦》本体,以开阔的文化学视野展开研究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路径固然不少,但突破渊深流长的文学趣味主义局限尤为重要。因为文学趣味主义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文学的内部纯粹性,常常只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现象,以满足自身的审美娱乐,而忽视在一个整体文化视野中的意义和价值。简单举例说,当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缺少晴雯的肖像描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而留给读者想象余地时,却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留白,常常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忽视特定阶层人物的一种表征,因为当小说的视角基本采用了主人立场,丫鬟奴仆的容貌是很难进入主人视野的。于是,看似是艺术审美的一个策略问题,其实隐含着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意识。当然,文化学研究既需要挖掘文学的深层次问题,以显示文化学的立体性,也需要把文学的生产和接受置于社会过程来考虑,以体现文化的动态发展性。这里,我们邀请四位红学家从文化的不同视角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它既有从语体多样性入手,讨论其折射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特定人物的契合度;既有从印刷技术角度梳理《红楼梦》的传播,也有对早期《红楼梦》电影改编作文化生态学意义的发展研究。总之,它是对文学经典在文化大视野中的再阐释,也一定程度上依托了《红楼梦》本身的丰富复杂,拓宽了文化学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文化学视野 再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谷温论《红楼梦》——兼议鲁迅“抄袭”盐谷温之公案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源所谓“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说法,曾在学界引起 公愤。然义愤代替不了科学研究。时至今日,我们既不可轻信鲁迅“抄袭”之言,也不可抹杀盐谷 温的红学观及其《中国小说史略》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对鲁...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源所谓“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说法,曾在学界引起 公愤。然义愤代替不了科学研究。时至今日,我们既不可轻信鲁迅“抄袭”之言,也不可抹杀盐谷 温的红学观及其《中国小说史略》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对鲁迅乃至80年以来中国小说研究的深刻 影响。由此公案,更能获得有关学术规范的深刻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盐谷温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一篇罕为人知的《红楼梦》评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3-184,共2页
清代太谷学派的著名传人张积中《白石山房文钞》卷一(手抄本)中有一篇题为《题〈红楼梦〉后》的评论。这篇评论《红楼梦》的文章,长达九百字,是历来《红楼梦》研究资料汇编和研究论文中都不曾收录和提及过的,亟需向读者介绍。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评论 近代 太谷学派 研究论文 资料汇编 手抄本 张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犁1954年的“红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卫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1954年,《红楼梦》研究领域展开了对俞平伯、胡适及唯心主义的批判,孙犁参与其中,表现反常。就《红楼梦》专题,孙犁平生仅发表过三篇文章,1954年就占两篇,其中一篇长文发表时匿名。李希凡、蓝翎赞誉《红楼梦》是“现实主义”高峰,孙犁... 1954年,《红楼梦》研究领域展开了对俞平伯、胡适及唯心主义的批判,孙犁参与其中,表现反常。就《红楼梦》专题,孙犁平生仅发表过三篇文章,1954年就占两篇,其中一篇长文发表时匿名。李希凡、蓝翎赞誉《红楼梦》是“现实主义”高峰,孙犁以此为基本论点,发挥点染,但对“阶级论”含糊其辞。1954年的表态不能被当成孙犁的“红学”研究观点。能够得到《人民文学》约稿,与老舍等同期发表,意味着孙犁接近了文坛权力中心。本是亮相《人民文学》的机会,却选择“匿名”(林冬平),说明孙犁配合中的复杂心理。孙犁反常表现之隐情,推测与一次“未果”调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的探讨 精当的分析——评《眼前春色梦中人——〈红楼梦〉人物论》
16
作者 张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3-143,共1页
系统的探讨精当的分析——评《眼前春色梦中人——〈红楼梦〉人物论》张澜《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艺术魅力无穷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研究也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多种... 系统的探讨精当的分析——评《眼前春色梦中人——〈红楼梦〉人物论》张澜《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艺术魅力无穷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研究也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研究,但其中最不应该忘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论 人物塑造 人物描写 人物研究 塑造方法 中国古典文学 《红楼梦》研究 曹雪芹 浪漫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学”应为跨世纪的《红楼梦》教学做点实事
17
作者 谌志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红楼梦 “红学” 电视教学片 跨世纪 曹雪芹 古典文学教学 《红楼梦》研究 周汝昌 姚雪垠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的文学阅读语境——以《红楼梦》讨论为中心的探讨
18
作者 陈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2,共7页
新中国建立初,青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存在着很多困惑和焦虑。1954年发生的“《红楼梦》研究批判”提出了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古典文学的评价标准在学界得以确立,进而又规范、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本文以《红楼梦》阅... 新中国建立初,青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存在着很多困惑和焦虑。1954年发生的“《红楼梦》研究批判”提出了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古典文学的评价标准在学界得以确立,进而又规范、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本文以《红楼梦》阅读为个案,探讨新中国初青年的文学阅读问题,认为“《红楼梦》研究批判”通过对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思想上的洗礼整合,基本上完成了古典文学阅读的规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阅读 古典文学 《红楼梦》研究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19
作者 魏绍馨 《齐鲁学刊》 1977年第3期48-49,共2页
一九五四年,当我国人民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胜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文化界又出现了容忍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 一九五四年,当我国人民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胜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文化界又出现了容忍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放映时候的情形几乎是相同的。问题是从《红楼梦》研究上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却决不限于《红楼梦》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 资本主义工商业 学习 社会主义改造 “小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学习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20
作者 宗文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85-88,共4页
二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对《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胡适派唯心论的大批判。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继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之后,无产阶级同... 二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对《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胡适派唯心论的大批判。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继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之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又一次大较量、大搏斗。今天重新学习毛主席的这封信,重温这场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进一步搞好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建筑领域 毛主席 阶级斗争 学习 资产阶级思想 《红楼梦》研究 新中国建立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