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管腔内支架治疗学》一书
1
作者 吴恩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管腔内支架治疗学》 生物医学 影像学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f支架在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即时Ⅰa型内漏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雄 何昊 +2 位作者 黎明 李全明 舒畅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Cuff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中即时Ⅰa型内漏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使用Cuff支架治疗EVAR术中即时Ⅰa型内漏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 目的:探讨使用Cuff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中即时Ⅰa型内漏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使用Cuff支架治疗EVAR术中即时Ⅰa型内漏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0.3±7.1)岁。分析Cuff支架治疗EVAR术中即时Ⅰa型内漏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常规近端Cuff支架置入22例,2例行Cuff支架开窗来保留单侧肾动脉血流。急诊EVAR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23例患者即时Ⅰa型内漏消失,1例有少量Ⅰa型内漏,选择保守治疗观察。24例患者均成功随访,平均随访(39.0±15.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死亡,2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再次干预,其中1例患者因胸主动脉溃疡接受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患者因Ⅱ型内漏及髂动脉瘤破裂分别接受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及髂动脉支架置入术,未发生其他主动脉相关并发症及再次干预。结论:近端加用Cuff支架治疗EVAR术中即时Ⅰa型内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Ⅰa型内漏 Cuff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包返折外侧通路覆膜支架植入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37例观察
3
作者 焦周阳 马志岭 +6 位作者 连冲 张林枫 孙全敬 曹辉 徐鹏 化召辉 李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由内部阻塞(如血栓)或外部压迫(如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头颈部水肿、头疼头晕和呼吸困难等的临床综合征[1]。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具有起效快、...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由内部阻塞(如血栓)或外部压迫(如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头颈部水肿、头疼头晕和呼吸困难等的临床综合征[1]。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具有起效快、创伤小等优势,其中导丝安全通过闭塞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上腔静脉破裂心包填塞则是其最致命的并发症[2],肿瘤浸润支架内生长是SVCS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综合征 心包返折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与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秦闫威 马鸿儒 +4 位作者 陈节 李均彪 李艳 王勇 许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3例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内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27例...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3例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内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27例(观察组),单纯血管内支架植入1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通畅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和生存期。结果4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支架通畅率与平均生存期为88.7%和39.1周,优于对照组的62.5%和21.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35)。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血管内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SVCS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阻塞综合征 125I粒子 血管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致下腔静脉梗阻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清欣 王建华 +6 位作者 罗剑钧 程洁敏 龚高全 钱晟 陈颐 刘嵘 颜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6例下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放置支架前后分别行下腔静脉造影,对下腔静脉狭窄或梗阻段长度、直径、压差进行分析。结果156例患者置入179枚支...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6例下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放置支架前后分别行下腔静脉造影,对下腔静脉狭窄或梗阻段长度、直径、压差进行分析。结果156例患者置入179枚支架。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长度为(6.1±2.2)cm,狭窄段压力差由(2.1±0.5)kPa降为(0.5±0.11)kPa。狭窄段直径由(0.33±0.11)cm扩张至(1.6±0.4)cm。术后患者症状迅速改善,随访2~24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6.7%。结论置放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是对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支架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肝细胞癌导致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维竹 江娜 +3 位作者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林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单纯内支架植入术和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肝细胞癌导致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A组),26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B组),术后定期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通...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单纯内支架植入术和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肝细胞癌导致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A组),26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B组),术后定期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本组无与内支架植入术和伽玛刀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A组下腔静脉内径增大(0.89±0.28)cm,B组内径增大(1.52±0.20)cm(P<0.05)。随访期至少达6个月,A组3、6个月下腔静脉通畅率分别为52.94%、11.76%,而B组3、6个月下腔静脉通畅率均为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伽玛刀治疗肝细胞癌导致下腔静脉瘤栓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肝肿瘤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亮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外周动脉瘤(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7例)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之后于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12例成功进行外周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外周动脉瘤(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7例)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之后于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12例成功进行外周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中11例动脉瘤腔完全封闭隔绝,1例动脉瘤治疗后有内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造影示置入覆膜支架远端动脉均血流通畅。随访观察3~36个月,无动脉瘤复发及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3个月后发生覆膜支架腔内闭塞。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瘤 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家平 杨达宽 +10 位作者 杨青 袁曙光 闫东 杨绍军 李迎春 张志田 吴起杰 龚颖娜 韩正林 童玉云 付建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38-77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38-77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或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前穿刺左肱动脉行升主动脉对比剂追踪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所有的患者都在全麻下进行的,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带膜支架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29例均成功进行了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5例使用Talent支架,4例为国产支架。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1例行CT复查,8例行DSA复查,3例病人在术后2~8个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支架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行颅内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病变 被引量:7
9
作者 彭亚 宣井岗 +3 位作者 陈荣华 邵华明 朱旭成 曹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9-492,49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在颅内血管迂曲情况下,采用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至目标位置,实施颅内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例颈内动... 目的初步评价在颅内血管迂曲情况下,采用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至目标位置,实施颅内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Willis覆膜支架,对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进行动脉腔内隔绝血管重建术。由于患者血管迂曲,采用Navien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支架到位,即在同轴导管系统下,先将5 F Navien中间导管头端越过病变部位,然后将Willis支架在中间导管内输送至病变部位,再回撤中间导管,Willis支架即可定位在病变血管段。结果 (1)2例术中Willis支架均顺利到位,球囊扩张后释放。1例TCCF因为支架在海绵窦近端弯曲处,回撤球囊支架略有移位,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略有对比剂内漏。对另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即刻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不显影。(2)2例患者在术后1、3个月复查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重建良好。支架置入后1个月随访TCCF患者,突眼及杂音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头痛症状消失,右侧动眼神经麻痹明显缓解。结论在迂曲颅内动脉使用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到位,具有辅助作用,较传统颅内动脉腔内隔绝技术初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中间导管 Willis支架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成刚 吴丹明 +3 位作者 周玉斌 易巍 贾琪 孙雨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 结果 45例(53...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 结果 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 d 0.77±0.21 (t=2.397, 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 结论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南 陆清声 景在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8-59,68,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16例接受血管腔内支架治疗的SIDSMA的临床...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16例接受血管腔内支架治疗的SIDSMA的临床资料。结果均手术顺利,12例行单层裸支架释放,4例行双层裸支架释放。术后腹痛症状改善15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CTA复查,16例均支架通畅,14例假腔消失,2例支架外造影剂显影。结论对于未合并夹层破裂出血、肠坏死的症状性SIDSMA,腔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肠系膜上动脉 腔内治疗 支架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放置治疗下腔静脉闭塞伴血栓形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祖茂衡 徐浩 +1 位作者 顾玉明 李国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为了使下腔静脉闭塞伴血栓形成,在作成形手术时既能有效地保持下腔静脉再通,又能避免肺栓塞发生,我们对3例下腔静脉闭塞伴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了 PTA 和 stent 置入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支架置入后,下腔静脉通畅,无肺栓塞发生。支架具有... 为了使下腔静脉闭塞伴血栓形成,在作成形手术时既能有效地保持下腔静脉再通,又能避免肺栓塞发生,我们对3例下腔静脉闭塞伴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了 PTA 和 stent 置入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支架置入后,下腔静脉通畅,无肺栓塞发生。支架具有支撑血管和压迫固定血栓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 血栓形成 血管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峰 刘永晟 +2 位作者 纪东华 陶定波 孙晓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研究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1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11例患者成功地植入 12枚球囊扩张支架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狭窄程度明显改善 ,<2 0 ... 目的 研究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1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11例患者成功地植入 12枚球囊扩张支架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狭窄程度明显改善 ,<2 0 %。在 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 ,11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TCD示血流通畅 ,未见内膜过度增生。结论 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椎动脉 成形术 症状性 内支架 腔内 狭窄程度 患者 内膜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内漏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睿 景在平 +5 位作者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赵珺 陆清声 黄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裸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内漏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裸支架法治疗原发性内漏 3例 ,继发性内漏 1例。 1例裸支架在肾动脉下固定 ,3例跨双侧肾动脉开口固定。结果 裸支架均成功置入 ,近端内漏完全消除 ... 目的 探讨应用裸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内漏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裸支架法治疗原发性内漏 3例 ,继发性内漏 1例。 1例裸支架在肾动脉下固定 ,3例跨双侧肾动脉开口固定。结果 裸支架均成功置入 ,近端内漏完全消除 ,术后未观察到肾功能受损、裸支架移位和近端内漏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裸支架法治疗近端内漏 ,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腹部主动脉瘤 内漏 支架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厚度和硬度的宫腔支架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欢 毛雪涛 +4 位作者 于洋 肖冰鑫 赵行平 张爱倩 徐大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5-1585,共11页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是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IUA术后管理仍然具有挑战性,主要在如何处理术后粘连高复发率的问题上缺乏共识。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厚度和硬...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是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IUA术后管理仍然具有挑战性,主要在如何处理术后粘连高复发率的问题上缺乏共识。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厚度和硬度的宫腔支架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放置宫腔支架以防止术后粘连再发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9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放置宫腔支架的厚度与硬度不同,分为研究组(放置新型宫腔支架,n=62)和对照组(放置传统宫腔支架组,n=129),2~3个月经周期后再次行宫腔镜探查并取出宫腔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下降程度、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情况、随访期间的妊娠情况]、安全性(支架放置后的不良反应)和适用性(取出支架的难度)。结果:2组间术前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增多。AFS分数的下降程度和月经恢复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519和P=0.272)。研究组无支架移位发生,而对照组支架移位率为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2组术后腹痛和异常阴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82和P=0.851)。新型支架较传统支架更容易取出(21.0%vs 38.8%,P=0.014)。支架取出后随访半年,2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0%vs 34.6%,P=0.173)。结论:新款薄型支架用于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疗效不劣于传统宫腔支架,有较好的安全性并具有独特优势,即在不增加移位、脱落率的同时取出更加方便,因而能减少对子宫内膜的再次损伤,具有更好的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粘连 镜下宫粘连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125)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剑钧 颜志平 +2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清欣 瞿旭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7-830,共4页
目的报道植入125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初步结果。方法自2009年3-6月,8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患者入选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10)岁。在患者下腔静脉梗阻段植入125I... 目的报道植入125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初步结果。方法自2009年3-6月,8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患者入选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10)岁。在患者下腔静脉梗阻段植入125I籽源条及Z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同时实施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右心房与梗阻段远端的压差及临床梗阻相关症状进行比较。术后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下腔静脉梗阻段成功地置入8枚支架、10条125I籽源条,共植入138枚放射性125I籽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除1例患者术后2 d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在平均(2.12±0.64)个月的随访期内,1例患者IVC支架发生闭塞,余患者支架保持通畅。结论初步经验表明:植入125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安全、可行,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梗阻 放射性 125I籽源 支架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20例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其泓 陈佳佺 +3 位作者 吕磊 郭相江 张岚 叶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的20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utherford临床症状分级,Ⅲ级9例,Ⅳ级7例,Ⅴ级4例;根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治...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的20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utherford临床症状分级,Ⅲ级9例,Ⅳ级7例,Ⅴ级4例;根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治疗指南Ⅱ分型,B型4例,C型7例,D型9例。分析术后一期、二期通畅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腔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出现并发症(10%),其中1例支架植入后发生远端栓塞,经溶栓治疗好转,另1例穿刺部位血肿,经保守治疗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5~37个月,平均(17±10)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5%(19/20),二期通畅率为100%(20/20)。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植入 腔内介入治疗 主髂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伟 张国华 +5 位作者 梁发启 盖鲁粤 赵绍宏 杜洛山 蔡剑鸣 刘小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带膜支架 腔内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天武 王朝华 +1 位作者 赵福敏 谢晓东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7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静脉综合征 恶性肿瘤 SVCS 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探讨:胆道支架置入+碘-125粒子腔内照射联合治疗 被引量:17
20
作者 常钢 游洋 +1 位作者 孟凡喆 杨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未出现黄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 胆道支架 碘-125粒子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