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反抗父权制过程中女性的自我实现——关于《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 |
钱东艳
刘晋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0
|
|
2
|
母亲的缺席与母爱的在场——《简·爱》解读 |
史汝波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3
|
浅谈《简·爱》中的简·爱形象 |
夏郁芹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4
|
反思、批判与抗争——从后现代主义角度探析《简·爱》 |
郝宝燕
张玉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电影《简·爱》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
黄木健
宋启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自然·社会·性别--重读《简·爱》与《呼啸山庄》 |
杨浡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爱与恨,尽在不言中──试论《简·爱》中的心理表现手法 |
曾丽洁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8
|
电影《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爱情观比较 |
安昌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从语用的角度看《简·爱》中的人物对话 |
王楠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简·爱》中女性的自卑意识 |
马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简·爱》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及其局限性 |
谢寒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简·爱》中母亲形象探源 |
刘慧
奎晓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简·爱》经典对话中折射出的新女性形象 |
马晓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简·爱》翻译 |
林桂红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5
|
电影《简·爱》中的女性人生价值剖析 |
谢冬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简·爱》:从小说到电影 |
王红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简·爱》小说与电影叙事方式对比研究 |
魏蔡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简·爱》和《呼啸山庄》艺术特色对比 |
浩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 |
孙丽秀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简·爱》语言特点研究 |
余莉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