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李陵《答苏武书》的真伪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标榜“情采”,自汉至梁同情李陵的声音绵绵不绝,是《答苏武书》在六朝及后世受到注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陵
《答苏武书》
《李陵传》与《苏武传》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前李陵接受史考察——兼论李陵作品的流传及真伪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宏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0,共22页
唐代以前关于李陵的认识和评价,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和演变。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归国,引发了西汉王朝对李陵案的重新审查和讨论,为经学时代班固书写李陵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建安时期文姬归汉,引发了魏晋士人对李陵的重新关注和反...
唐代以前关于李陵的认识和评价,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和演变。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归国,引发了西汉王朝对李陵案的重新审查和讨论,为经学时代班固书写李陵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建安时期文姬归汉,引发了魏晋士人对李陵的重新关注和反思,《李陵集》、《李陵别传》的整理编撰,是时人重新认识和解读李陵的历史产物。五胡乱华以后,李陵接受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刘琨等文化精英肯定李陵,突破了此前同情为主、批判为辅的评价模式;拓跋鲜卑等北方民族追祖李陵,凸显了李陵在胡汉融合过程中的象征意义;江淹等南北朝文士拟引李陵,使其形象完成了由"武士"到"文士"的转型,李陵的文学史地位也因此确立。传世李陵之作,真伪难辨,唐代以前多信其真,宋代以后多疑其伪,全面否定或肯定,均非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陵
苏李诗
《答苏武书》
真伪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李诗文出自民间演艺节目”说平议
3
作者
丁宏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一敷衍苏李故事的演艺节目"、"其编创者出于民间"、"其产生年代在西汉后期"等论断,值得商榷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苏李诗
《答苏武书》
李陵
苏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陵《答苏武书》的真伪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琳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文摘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标榜“情采”,自汉至梁同情李陵的声音绵绵不绝,是《答苏武书》在六朝及后世受到注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李陵
《答苏武书》
《李陵传》与《苏武传》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Keywords
"Li Ling' s Letter in Reply to Su Wu"
biographies of Li Ling and Su Wu
Cao Pi's "Letter to Wu Zhi"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前李陵接受史考察——兼论李陵作品的流传及真伪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宏武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0,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区胡汉著姓与本土文学综合研究"(10BZW036)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SKGG15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唐代以前关于李陵的认识和评价,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和演变。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归国,引发了西汉王朝对李陵案的重新审查和讨论,为经学时代班固书写李陵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建安时期文姬归汉,引发了魏晋士人对李陵的重新关注和反思,《李陵集》、《李陵别传》的整理编撰,是时人重新认识和解读李陵的历史产物。五胡乱华以后,李陵接受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刘琨等文化精英肯定李陵,突破了此前同情为主、批判为辅的评价模式;拓跋鲜卑等北方民族追祖李陵,凸显了李陵在胡汉融合过程中的象征意义;江淹等南北朝文士拟引李陵,使其形象完成了由"武士"到"文士"的转型,李陵的文学史地位也因此确立。传世李陵之作,真伪难辨,唐代以前多信其真,宋代以后多疑其伪,全面否定或肯定,均非的论。
关键词
李陵
苏李诗
《答苏武书》
真伪
接受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李诗文出自民间演艺节目”说平议
3
作者
丁宏武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区胡汉著姓与本土文学综合研究"(10BZW036)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
文摘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一敷衍苏李故事的演艺节目"、"其编创者出于民间"、"其产生年代在西汉后期"等论断,值得商榷和反思。
关键词
《文选》
苏李诗
《答苏武书》
李陵
苏武
Keywords
Selected Works
Su's and Li's Poems
Reply to Su Wu
Li Ling
Su W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李陵《答苏武书》的真伪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前李陵接受史考察——兼论李陵作品的流传及真伪
丁宏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李诗文出自民间演艺节目”说平议
丁宏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