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亚子《答客难》的考证与解析
1
作者 叶扬兵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1945年12月24日,柳亚子针对客人23日晚来访时的一系列言论,写下全面反驳的长文《答客难》。经过考证,客人就是邵力子。邵力子竭力为国民党政权及其政策辩护,肆意攻击和指责毛泽东和中共,并多方"规劝"柳亚子。次日,柳亚子奋笔... 1945年12月24日,柳亚子针对客人23日晚来访时的一系列言论,写下全面反驳的长文《答客难》。经过考证,客人就是邵力子。邵力子竭力为国民党政权及其政策辩护,肆意攻击和指责毛泽东和中共,并多方"规劝"柳亚子。次日,柳亚子奋笔疾书,进行痛快淋漓的反驳。《答客难》表明,尽管柳邵两人私交很深,但当时他们的政治立场却是尖锐对立的,这反映出两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客难》 柳亚子 邵力子 南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选》“难”体 被引量:7
2
作者 傅刚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6期86-89,共4页
《文选》分类,一般认为是37或38类,近有人提出39类说,即卷44“檄”下有“难”一体,而常见各《文选》版本皆脱,此说引起学术界的争议。本文从《文选》的版本、目录等方面加以考证,同时,又详尽考察了“难”体在汉魏六朝史... 《文选》分类,一般认为是37或38类,近有人提出39类说,即卷44“檄”下有“难”一体,而常见各《文选》版本皆脱,此说引起学术界的争议。本文从《文选》的版本、目录等方面加以考证,同时,又详尽考察了“难”体在汉魏六朝史书、总集中的著录情况,并对“难”体与相近各文体间的关系进行了辩析,对“难”体的产生和发展也作了清楚的论述,进而指出,《文选》以“难”体单独列类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司马相如 汉魏六朝史书 《郡斋读书志》 《答客难》 文体辨析 汲古阁本 胡克家 图书馆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代辞赋家的牢骚
3
作者 孙亭玉 《湖湘论坛》 2001年第6期63-74,共2页
关键词 汉代辞赋 政治 辞赋家 司马迁 贾谊 《答客难》 赵壹 直士 封建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汉的“贤人失志之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生龙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98-104,57,共8页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春秋之后,周道(?)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他所说的“贤人失志之赋”,主要指战国时文人贤士如屈原、荀卿等在政治上失意后抒情言志的辞赋作品。实际上,就“贤...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春秋之后,周道(?)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他所说的“贤人失志之赋”,主要指战国时文人贤士如屈原、荀卿等在政治上失意后抒情言志的辞赋作品。实际上,就“贤人失志”而论,它是长期封建社会中代代有之的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汉代自然也不例外;就以辞赋这一体裁来抒情言志而论,汉代承战国遗风,也作者云蒸霞蔚。不过汉代的贤人失志之赋已不同于战国,战国时天下纷争,诸侯力政,文人贤士们各为其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人失志之赋 屈原 扬雄 齐物 贤士 张衡 《答客难》 武帝 宾戏 贾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5
作者 于迎春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7-22,共6页
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于迎春一、西汉文人对道家思想的汲取汉初,士人在社会政治、文化由粗疏、简陋而走向稳定、统一的过程中,曾经相对集中地表现出一股年轻的哀情,那是一种纤细、敏感而又迷茫的幽怨、悲伤。贾谊遭谗... 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于迎春一、西汉文人对道家思想的汲取汉初,士人在社会政治、文化由粗疏、简陋而走向稳定、统一的过程中,曾经相对集中地表现出一股年轻的哀情,那是一种纤细、敏感而又迷茫的幽怨、悲伤。贾谊遭谗毁而滴去,为赋以吊屈原,"遭世罔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东方朔 扬雄 文人 士大夫 《庄子》 司马迁 《答客难》 《太玄》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