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第五弦乐四重奏》看谢尔西晚期“单一音”创作技法特征
1
作者 鲁立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4,共8页
文章以贾钦多·谢尔西(Giacinto Scelsi,1905-1988)的晚期代表作《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通过对其单一音的设立、结构的划分、音区的转变和微分音的使用这四个方面的观测,尝试对谢尔西晚期的"单一音"创作技法特征进行归... 文章以贾钦多·谢尔西(Giacinto Scelsi,1905-1988)的晚期代表作《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通过对其单一音的设立、结构的划分、音区的转变和微分音的使用这四个方面的观测,尝试对谢尔西晚期的"单一音"创作技法特征进行归纳。并通过比较该技法在其成熟期的运用特征,尝试总结出作曲家在晚期创作阶段对"单一音"技法的进一步改变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钦多·谢尔西(Giacinto Scelsi 1905-1988) 《第五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5 1984) 单一音技法 晚期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托克《第五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中的三度结构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3,共7页
通过剖析巴托克在《第五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中的核心动机,阐述其中重要的三度结构手法。“三度”作为第三乐章的最主要的结构元素,在整首乐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文章将立足于三度结构手法,分析巴托克如何从简单的三度关系建立起乐曲... 通过剖析巴托克在《第五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中的核心动机,阐述其中重要的三度结构手法。“三度”作为第三乐章的最主要的结构元素,在整首乐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文章将立足于三度结构手法,分析巴托克如何从简单的三度关系建立起乐曲的核心动机,然后借助动机建立控制全曲的三种音高组合??七音音阶组合(diatonic collection)、八音音阶组合(octatonic collection)及十二音组合(twelve-tone collec-tion),再依靠不同音阶组合建立了段落结构,由小至大、由表及里,创作了这首弦乐四重奏的核心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托克 《第五弦乐四重奏》 三度结构 八音音阶 多利亚调式 十二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的音高组织分析
3
作者 牛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0,共8页
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音乐创作大家,罗忠镕先生在其《第二弦乐四重奏》中,以一个原始的十二音序列为基础,在保持作品整体音响同质性的同时,对原型序列进行了多种变化处理,使其成为一部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的十二音作品。本文从两个方面论... 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音乐创作大家,罗忠镕先生在其《第二弦乐四重奏》中,以一个原始的十二音序列为基础,在保持作品整体音响同质性的同时,对原型序列进行了多种变化处理,使其成为一部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的十二音作品。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作品的音高组织逻辑:其一,该作品采用的各种序列再派生的方式;其二,五声性四音组即音级集合[4—23]在作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弦乐四重奏 声性序列1 音级集合4-23 截段 严格序列 序列派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弦乐四重奏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忠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63,共11页
自本期起我刊增设"创作笔谈"栏目,由本刊约请资深作曲家剖析自己发表的新作,曲文对照,以交流创作经验,并便于对作品作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发表的是罗患镕的《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及其"说明"。要理解这种离... 自本期起我刊增设"创作笔谈"栏目,由本刊约请资深作曲家剖析自己发表的新作,曲文对照,以交流创作经验,并便于对作品作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发表的是罗患镕的《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及其"说明"。要理解这种离开西方功能和声体系的文字,须对音级集合理论、十二音集合(序列)的运用等有基本知识。为帮助读者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本刊将相继刊登作者结合作品对这些知识作的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理论 弦乐四重奏 序列 十二音 声性 元素 二二三 音级集合 作品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弦乐四重奏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忠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关键词 音级集合 弦乐四重奏 音高组织 序列 声性 原型 音程含量 音程级 反演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托克风格特色中的黄金分割律与轴心体系 被引量:9
6
作者 艾尔诺.伦德瓦伊 马国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8-106,共9页
匈牙利著名理论家Erno Lendvai在悉心研究了巴托克的作品后,发表了一系列发人思索的权威性论著,首次提出了黄金分割律在巴托克音乐中的体现以及著名的轴心体系等论点.本文是其《巴托克音乐中的二元性和综合性》一文的前半部分,在概述了... 匈牙利著名理论家Erno Lendvai在悉心研究了巴托克的作品后,发表了一系列发人思索的权威性论著,首次提出了黄金分割律在巴托克音乐中的体现以及著名的轴心体系等论点.本文是其《巴托克音乐中的二元性和综合性》一文的前半部分,在概述了黄金分割律和轴心体系之后,着重论述其渊源及其与古典和声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巴托克风格技法的深入认识和透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托克 黄金分割律 风格特色 音乐学院 音体系 轴心 弦乐四重奏 和声 声音阶 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