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电影《第五元素》音乐赏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全 何源 赵雪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影片《第五元素》融合了古典交响乐和现代电子音乐,配乐和影片内容紧密结合,堪称经典之作。其中外星歌唱家DIVA在失乐园的歌剧院里演唱的歌曲,具有着极大的魅力,折服了观众,成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之作;而影片结束时的《Little Light Of Lov... 影片《第五元素》融合了古典交响乐和现代电子音乐,配乐和影片内容紧密结合,堪称经典之作。其中外星歌唱家DIVA在失乐园的歌剧院里演唱的歌曲,具有着极大的魅力,折服了观众,成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之作;而影片结束时的《Little Light Of Love》(一点爱的光芒)的主题和整部影片主题思想混然一体。透过这些音乐,观众品味全新视听感受的同时,也更深入的理解了影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元素》音乐 古典 现代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
2
作者 刘浩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2-103,共2页
吕克·贝松执导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以好莱坞普遍吸引力的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和标准的情节特质为基础,兼容了"法兰西"式的浪漫情趣和对社会人文价值的深切感怀。通过解构父权主义影响下银幕上以男性为中心的英雄主义,赞... 吕克·贝松执导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以好莱坞普遍吸引力的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和标准的情节特质为基础,兼容了"法兰西"式的浪漫情趣和对社会人文价值的深切感怀。通过解构父权主义影响下银幕上以男性为中心的英雄主义,赞颂了女性的伟大和美好,剧情处处闪烁着耀眼的女性光芒。影片警示了现代社会"科技万能论"可能导致的人文的缺失和科技的异化,表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思索,体现了对人类生存、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元素》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第五元素》所展现的救赎情结研究
3
作者 刘中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80-81,共2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第五元素》基本剧情,然后从《第五元素》核心主题出发,对电影《第五元素》所展现的救赎情结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进而从关于地球救赎的角度以及关于人性救赎的角度出发,详细解读了电影《第五元素》中在各类矛盾引发背景... 本文首先概述了《第五元素》基本剧情,然后从《第五元素》核心主题出发,对电影《第五元素》所展现的救赎情结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进而从关于地球救赎的角度以及关于人性救赎的角度出发,详细解读了电影《第五元素》中在各类矛盾引发背景下所展现的救赎情结,提出了爱是救赎的核心所在,而人性的真善美也是电影所倡导的重要救赎对象,只有挖掘人类的真善美,回归爱的家园,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地球永恒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元素》 救赎情结 真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权文化下的女性魅力模式——电影《第五元素》女性角色分析
4
作者 文丽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8-49,共2页
对电影作某一价值判断时,必须考量其相关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形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角度剖析《第五元素》中的女性角色,以解读主流电影如何将情色编码加入主导的父权秩序语言之内,通过一些编码、异化的主... 对电影作某一价值判断时,必须考量其相关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形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角度剖析《第五元素》中的女性角色,以解读主流电影如何将情色编码加入主导的父权秩序语言之内,通过一些编码、异化的主体幻化成一种形式之美,阐明父权社会及其文化的无意识怎样结构了电影的形态及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社会 《第五元素》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女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第五元素》音乐鉴赏
5
作者 初咏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48-149,共2页
《第五元素》这部电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尤其是在音乐的选用上,可以说实现了电影内容与配乐的完美结合,有效融合了现代电子音乐与古典交响乐,因此也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所在。音乐是一种相对活跃的艺术形式,音乐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在... 《第五元素》这部电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尤其是在音乐的选用上,可以说实现了电影内容与配乐的完美结合,有效融合了现代电子音乐与古典交响乐,因此也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所在。音乐是一种相对活跃的艺术形式,音乐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体系。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然后对电影《第五元素》从多个角度进行音乐赏析,通过音乐更深入地了解与感受电影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第五元素》 音乐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d doped M-type hexagonal barium ferrite ultrafine powders
6
作者 GUO Rui qian, LI Hong gui, SUN Pei mei, LI Yun jiao, ZHAO Zhong wei, LIU Mao sheng (Department of Metallur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The hexagonal BaNd x Fe12?x O19(x=0.1?1.0) fine powders with M-type structure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auto-combustion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powders, gels’ combustion and magnetic pro... The hexagonal BaNd x Fe12?x O19(x=0.1?1.0) fine powders with M-type structure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auto-combustion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powders, gels’ combus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wders were respectively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TA-TG)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The powders before and after combustion and calcination at 450–850 °C with different mole ratio of Nd to Ba (0.1–1.0)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XR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wder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pH 7.0 or so, mole ratio of citrate to nitrate (1–3)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850 °C for 1 h, M-type BaNd x Fe12?x O19(x=0.1?1.0) fine powders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coercive force reaches 436880 A·m?1 at x=1, which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barium permanent ferrite (BaFe12O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method rare earth element permanent ferrite citate ultrafine pow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