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践耳《第二交响曲》二维奏鸣程序的建构
1
作者 魏雨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奏鸣曲式从来不是静态对象,而是一种变化的“灵活规范”。二维奏鸣程序特指处理关于多乐章奏鸣套曲与单乐章奏鸣曲式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多乐章的套曲规范来衡量大型单乐章作品结构形式的模态与变形,研究朱践耳《第二交响曲》基于十二音... 奏鸣曲式从来不是静态对象,而是一种变化的“灵活规范”。二维奏鸣程序特指处理关于多乐章奏鸣套曲与单乐章奏鸣曲式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多乐章的套曲规范来衡量大型单乐章作品结构形式的模态与变形,研究朱践耳《第二交响曲》基于十二音作曲技术建构的二维奏鸣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践耳 《第二交响曲》 十二音 交响套曲 奏鸣曲式 二维奏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配器风格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哲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4,共13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部交响曲应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包括俄罗斯学派在内的西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作为柴可夫斯基的继承人,拉赫玛尼诺夫始终在创作中体现着他对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观念甚至是风格上的认同,... 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部交响曲应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包括俄罗斯学派在内的西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作为柴可夫斯基的继承人,拉赫玛尼诺夫始终在创作中体现着他对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观念甚至是风格上的认同,并将之发扬光大,而他的这种征象在交响曲创作中表露得最为明显。本文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为实例,从分析、归纳这部作品的配器风格入手,来揭示他的创作中这样一种看似拘谨、刻板,实则深沉、热情的本质,以及精湛的技法中透出的音乐思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交响曲》 配器风格 基本色调 穿插色调 音色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信明《第二交响曲》的材料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武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6,共7页
本文以著名作曲家钟信明先生的《第二交响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作品的技术层面,对其所包容的音乐结构力因素进行专题研究,揭秘作曲家藏于谱面背后的交响音乐思维属性。
关键词 钟信明 《第二交响曲》 音乐分析 材料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思——钟信明《第二交响曲》主题构成解析
4
作者 吴继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钟信明《第二交响曲》构成形式和音乐表现内容的高度统一,其主题构思之精妙,逻辑严密,将音乐音响与人性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他的创作特点,将中国民族精髓和当代音乐写作结合得天衣无缝,其音乐主题更为奇妙。
关键词 钟信明 《第二交响曲》 主题 技术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死亡“印象”到复活“映像”--以马勒《第二交响曲》第五乐章史料释证为例
5
作者 黄易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2,共4页
作曲家的创作中往往反映着“印象”到“映像”的过程,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尤为显著。“印象”为人获得刺激后在脑内留下的痕迹,“映像”则为最终的具象产物,如音乐作品。因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中有鲜明的死亡“印象”—复活“映像”... 作曲家的创作中往往反映着“印象”到“映像”的过程,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尤为显著。“印象”为人获得刺激后在脑内留下的痕迹,“映像”则为最终的具象产物,如音乐作品。因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中有鲜明的死亡“印象”—复活“映像”之指向,笔者就以其第五乐章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该乐章存在音乐印象、宗教印象与哲学印象,并且,该过程具有先后性、再生性和异质同构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第二交响曲》 复活 印象 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程级原则的十二音和弦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作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7,共6页
20世纪以来的现代和声语言,大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原则:一是用“紧张度”来控制十二半音;一是用“基本集合”来控制十二半音。通过研析鲁托斯拉夫斯基60年代以后的晚期音乐作品,本文提出鲁氏主要是用“音程级”来控制十二半... 20世纪以来的现代和声语言,大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原则:一是用“紧张度”来控制十二半音;一是用“基本集合”来控制十二半音。通过研析鲁托斯拉夫斯基60年代以后的晚期音乐作品,本文提出鲁氏主要是用“音程级”来控制十二半音,并以此构成具有固定垂直面的十二音和弦。文章从部分实际作品中分析归纳了十二音和弦结构及其序进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托斯拉夫斯基 音程级 十二音 音乐作品 和声进行 《第二交响曲》 和弦结构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和声语言 音响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采——钟信明
7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钟信明,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当代作曲家和指挥家。1935年出生于广西南宁。1956年毕业于中南音专(武汉音乐学院前身)作曲系并留校任教,先后赴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苏联指挥专家班进修。交响组曲《长江画页》、《第... 钟信明,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当代作曲家和指挥家。1935年出生于广西南宁。1956年毕业于中南音专(武汉音乐学院前身)作曲系并留校任教,先后赴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苏联指挥专家班进修。交响组曲《长江画页》、《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笛子协奏曲《巴楚行》等有个性有影响的管弦乐作品先后灌录成唱片,并于1989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交响音乐作品音乐会(韩中杰指挥、中央乐团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 上海音乐学院 管弦乐作品 北京音乐厅 指挥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