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马勒《第九交响曲》的崇高之美
1
作者 张智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8,共4页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对象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外在结构上的无限大和内在思想上的超越性两个方面。对于马勒《第九交响曲》的外在体量探究,即聚焦在宏大的交响体裁与庞大的乐队编制。而对于马勒《第九交响曲》内在构成的...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对象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外在结构上的无限大和内在思想上的超越性两个方面。对于马勒《第九交响曲》的外在体量探究,即聚焦在宏大的交响体裁与庞大的乐队编制。而对于马勒《第九交响曲》内在构成的探讨,重在关注作曲家的创作主题和生命感悟,主要体现在零散发展的撕裂感、死亡意蕴的恐怖感、缓慢流动的超越感和生命叙事的崇高感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 马勒 《第九交响曲》 外在体量 内在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指挥处理与版本比较
2
作者 周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46,共16页
文章是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曲式结构、速度、再配器、宣叙调、合唱、重唱、赋格段等个性化处理等作了较详尽的指挥分析,通过不同指挥家录音和总谱版本的诠释分析,旨在揭示与继承这部伟大的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表演实践的一些... 文章是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曲式结构、速度、再配器、宣叙调、合唱、重唱、赋格段等个性化处理等作了较详尽的指挥分析,通过不同指挥家录音和总谱版本的诠释分析,旨在揭示与继承这部伟大的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表演实践的一些规律与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乐队 指挥 马勒 再配器 合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至的批判与绝望
3
作者 王晚 《电影评介》 2002年第7期42-43,共2页
主题如果看过库布里克的多部影片,便可以试着理解他电影的一贯主题:性、暴力与绝望。在《奇爱博士》里,装备先进的战争基地是现代社会高效和进步的表象,同时又是失上控制和失去理智的象征;在《2001:漫游太空》里,人类在神秘力量面前无... 主题如果看过库布里克的多部影片,便可以试着理解他电影的一贯主题:性、暴力与绝望。在《奇爱博士》里,装备先进的战争基地是现代社会高效和进步的表象,同时又是失上控制和失去理智的象征;在《2001:漫游太空》里,人类在神秘力量面前无能为力的死去;在《洛丽塔》里,中年男人亨伯特得到了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生命却又因为洛丽塔爱的背叛而走到了尽头;在《全金属外壳》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九交响曲》 自由意志 贝多芬 《洛丽塔》 理智的象征 亨伯特 战争 人工智能 欧洲现实主义 神秘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人乐圣贝多芬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地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4期55-55,共1页
最能让人听后获得悲壮美、莫大慰藉和灵魂升华的音乐,非贝多芬的音乐莫属。有人评价说:'即使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827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凭借哲学和诗歌... 最能让人听后获得悲壮美、莫大慰藉和灵魂升华的音乐,非贝多芬的音乐莫属。有人评价说:'即使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827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凭借哲学和诗歌的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第九交响曲》 黑格尔 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音乐艺术过程中的潜在动力
5
作者 郭亚飞 何圣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试谈音乐艺术过程中的潜在动力郭亚飞,何圣伦音乐艺术属社会文化之列,它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审美活动的主客体的高度统一产生的。音乐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那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体现了人对生存环境的态度,它是社会现实对... 试谈音乐艺术过程中的潜在动力郭亚飞,何圣伦音乐艺术属社会文化之列,它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审美活动的主客体的高度统一产生的。音乐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那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体现了人对生存环境的态度,它是社会现实对人类情感的艺术创造性的再现。由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艺术精神 行为主体 艺术个性 创作动力 贝多芬 艺术行为 艺术活动 《第九交响曲》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