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浪漫主义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珊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整体虽然用传统协奏曲的快—慢—快三乐章布局,但各乐章结构均不同程度地突破传统,集中体现在具有前奏性质仅保留奏鸣曲原则的第一乐章和具有结构多解性的第二乐章,而多处模糊的调性、降Ⅶ级进行及和声...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整体虽然用传统协奏曲的快—慢—快三乐章布局,但各乐章结构均不同程度地突破传统,集中体现在具有前奏性质仅保留奏鸣曲原则的第一乐章和具有结构多解性的第二乐章,而多处模糊的调性、降Ⅶ级进行及和声大调等和声语言则直接形成了该曲神秘多变的浪漫色彩。这些浪漫主义因素凸显了布鲁赫对诗意与幻想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赫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奏鸣原则 结构多解性 浪漫主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喜”与“热情”——希曼诺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
2
作者 马海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通过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介绍了他在第二个音乐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该协奏曲是一首印象主义浪漫音乐,是一首洋溢着『狂喜』与『热情』气氛的浪漫之歌。作者在音色的运用、曲式的处理以及独奏小提琴的写作等方... 本文通过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介绍了他在第二个音乐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该协奏曲是一首印象主义浪漫音乐,是一首洋溢着『狂喜』与『热情』气氛的浪漫之歌。作者在音色的运用、曲式的处理以及独奏小提琴的写作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建立在浪漫主义基础之上的印象派风格以及灵活运用音乐表现形式以达到其表现目的的高超的音乐处理手法。这首作品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作品的共同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曼诺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印象主义音乐 音色 二重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与小提琴的协奏曲——麦家文学作品走向海外的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时贵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3,共7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中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对抗已演变为对中外文学规律的探索。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的速度日益加快,由此引起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2009年鲁迅的作品在经历了82年后终于以全译...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中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对抗已演变为对中外文学规律的探索。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的速度日益加快,由此引起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2009年鲁迅的作品在经历了82年后终于以全译本的形式走向广大海外读者,2012年莫言的著作在海外传播22年后,最终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而麦家的《解密》则在海外上市的当天便创下了骄人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传播 文学作品 麦家 协奏曲 小提琴 古筝 中国作家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演奏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比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在作曲家贝多芬的众多作品当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世界三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和贝多芬的生平,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贝多芬 小提琴协奏曲 演奏 古典乐派 浪漫乐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人文阐释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鹏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0-161,共2页
本文以独特的音乐研究视角对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人文寓意即"俄罗斯气质"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分析指出了该曲所体现的俄罗斯气质的精神内涵及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作品。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人文阐释 精神内涵 俄罗斯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德小提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及艺术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海伦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8-170,共3页
罗德是18世纪著名的法国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以24首小提琴随想曲闻名于世,但也创作了不少小提琴协奏曲。我们现在通常演奏的罗德的小提琴协奏曲只有1、2首,还有其它几首几乎是没接触与欣赏过的。本文是对罗德小提琴协奏曲的风格特... 罗德是18世纪著名的法国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以24首小提琴随想曲闻名于世,但也创作了不少小提琴协奏曲。我们现在通常演奏的罗德的小提琴协奏曲只有1、2首,还有其它几首几乎是没接触与欣赏过的。本文是对罗德小提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总的阐述和分析,通过此篇的论述,希望大家对罗德的整体创作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德 小提琴协奏曲 风格特征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鹏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9-181,共3页
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其晚期的作品,从这部协奏曲的主题、配器手法及曲式结构来判断,它证明了作曲家想要创作的不只是技巧性的小提琴作品,还是一部具有兴味的音乐作品。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其晚期的作品,从这部协奏曲的主题、配器手法及曲式结构来判断,它证明了作曲家想要创作的不只是技巧性的小提琴作品,还是一部具有兴味的音乐作品。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至今听起来依然十分新鲜,依旧具有最初的感染力,《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维尼亚夫斯基22部作品中精华之作,具有独树一帜的高贵气质及抒情性。本文对《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完成小提琴演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尼亚夫斯基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创作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提琴协奏曲》探索后简约主义音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3期89-93,共5页
亚当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后简约主义的"惊世之作",无论是在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还是富于变化的速度方面,都与简约主义相距甚远。可以说,亚当斯是将简约主义发展到最高成就的作曲家。
关键词 亚当斯 后简约主义 小提琴协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的红线 潘德雷茨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结构力分析
9
作者 黄珊珊 《音乐创作》 2007年第5期112-113,共2页
提起波兰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克里斯托夫皤德雷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人们立刻会想到他那首著名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52件弦乐器而作,1960),实际上,那只代表了作曲家在20世纪60年代“唯音主义”‘时期的创作理念。自2... 提起波兰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克里斯托夫皤德雷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人们立刻会想到他那首著名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52件弦乐器而作,1960),实际上,那只代表了作曲家在20世纪60年代“唯音主义”‘时期的创作理念。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潘德雷茨基开始回归传统,呈现出新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转变在他为斯特恩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初显端倪,而名为“变形”(Metamorphosen)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92—1995)继续了这种新浪漫主义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变形 结构力 新浪漫主义 音乐 风格特征 创作理念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伯《小提琴协奏曲》的歌唱风格
10
作者 彭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恪守自己的创作原则、创作风格,坚持表现自我内心的情感,追求旋律优美、可听性强的音乐效果,形成以歌唱性为主的特点。他创作的器乐作品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歌唱性,被评论家称为"没... 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恪守自己的创作原则、创作风格,坚持表现自我内心的情感,追求旋律优美、可听性强的音乐效果,形成以歌唱性为主的特点。他创作的器乐作品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歌唱性,被评论家称为"没有歌词的旋律"。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巴伯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为对象,并以最具代表性的第一乐章为蓝本,对乐曲中歌唱性风格的体现,如音乐体裁、结构、调式、调性等,及其小提琴的技术,如运弓速度、力度、动作等,进行客观地分析、论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 歌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的颤音技巧运用
11
作者 樊海伦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55,共2页
颤音是小提琴演奏中常用的左手技巧之一,它对音乐的发展和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文通过对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颤音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使大家不仅对小提琴这一右手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西贝柳斯这位伟大的... 颤音是小提琴演奏中常用的左手技巧之一,它对音乐的发展和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文通过对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颤音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使大家不仅对小提琴这一右手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西贝柳斯这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贝柳斯 小提琴协奏曲 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应被“遗忘”的康努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2
作者 张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在浪漫主义晚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康努斯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篇幅较短的单乐章协奏曲。这首似乎被人们所“遗忘”的小提琴协奏曲,不但音乐充满了激情,而且演奏技术上也可与诸多炫技作品“媲美”,堪称经典之作。笔者根据自身... 在浪漫主义晚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康努斯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篇幅较短的单乐章协奏曲。这首似乎被人们所“遗忘”的小提琴协奏曲,不但音乐充满了激情,而且演奏技术上也可与诸多炫技作品“媲美”,堪称经典之作。笔者根据自身学习、演奏感悟与教学经验,对该作的作品内容、演奏特点及学习价值进行论述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努斯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演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古典与民族音乐思维的融合
13
作者 何怡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4,共6页
柴科夫斯基是最能代表19世纪俄国音乐精神的作曲家,其作品既运用了俄罗斯诸多的民族元素,还借鉴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与技巧。《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最能体现他创作思维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古典音乐思维和民族... 柴科夫斯基是最能代表19世纪俄国音乐精神的作曲家,其作品既运用了俄罗斯诸多的民族元素,还借鉴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与技巧。《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最能体现他创作思维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古典音乐思维和民族音乐思维两方面切入研究,对这两种音乐思维的内涵进行阐述,叙述它们是如何在这部作品中相互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古典音乐思维 民族音乐思维 相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结构及其演奏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59年夏天,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把华彩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乐章。文章就本乐章的曲式、和声、调性、复调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演奏的技术处理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提琴协奏曲 形态特征 演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形式与浪漫气息的交融——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浅析与演奏版本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宗晏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1-153,共3页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创作特点 演奏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昌群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祖国》创作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梦蝶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敖昌群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祖国》借鉴新古典主义的协奏曲体裁,以传统调性音乐结合现代作曲观念,构建出大小调体系半音化的音乐风格和富有时代气息的音响特征,力图在美学基础上寻求一种具有现代意涵的世界性话语。本文结合作品的素材、... 敖昌群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祖国》借鉴新古典主义的协奏曲体裁,以传统调性音乐结合现代作曲观念,构建出大小调体系半音化的音乐风格和富有时代气息的音响特征,力图在美学基础上寻求一种具有现代意涵的世界性话语。本文结合作品的素材、旋律、和声、结构和内在逻辑等方面,对作曲家的创作构思、音乐内涵及人文意义进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昌群 小提琴协奏曲《祖国》 半音化旋法 五度叠置和弦 现代结构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J.S.巴赫《d小调双簧管与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及演奏技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治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69,共3页
巴洛克时期音乐作为欧洲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为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之后器乐体裁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中涌现出大量双簧管乐器的音乐作品,形成音乐史上双簧管乐器发展的高峰。本文拟从巴洛克时期音乐发... 巴洛克时期音乐作为欧洲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为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之后器乐体裁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中涌现出大量双簧管乐器的音乐作品,形成音乐史上双簧管乐器发展的高峰。本文拟从巴洛克时期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音乐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双簧管音乐发展,并以巴赫创作的《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为例,概括分析这一时期的双簧管的演奏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S.巴赫 《d小调双簧管与小提琴协奏曲 巴洛克时期 双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纪念阿尔班·贝尔格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英烈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46-56,共11页
贝尔格和威伯恩虽同样受过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熏陶和勋伯格的点化,甚至在求学时代便与老师一道探索着新的无调性语言,但自第一次大战后,两人便分道扬镳,发展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道路。威伯恩选择的是突出老师激进的一面为其发展方向,... 贝尔格和威伯恩虽同样受过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熏陶和勋伯格的点化,甚至在求学时代便与老师一道探索着新的无调性语言,但自第一次大战后,两人便分道扬镳,发展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道路。威伯恩选择的是突出老师激进的一面为其发展方向,贝尔格却将老师创始的十二音方法与过去的浪漫派语言相结合,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民歌主题 贝尔格 小提琴协奏曲 十二音 威伯恩 相结合 浪漫主义音乐 节奏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主题分析及其演奏
19
作者 唐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4-37,共4页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仅有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是作曲家重要的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协奏曲的整体曲式结构上、主题的刻画和发展上,还是大提琴的表现技法上都有着独特的创新。研究这一作品,对于...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仅有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是作曲家重要的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协奏曲的整体曲式结构上、主题的刻画和发展上,还是大提琴的表现技法上都有着独特的创新。研究这一作品,对于了解肖斯塔科维奇在该作品中显露出的精湛的创作技艺以及对大提琴表现手法的开拓,乃至作曲家毕生创作都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这部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主题刻画以及表现这些主题的演奏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提琴协奏曲 主题 主导动机 核心材料 主题表现 表现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石小提琴协奏曲《龙船调》的指法运用与设计思路
20
作者 刘梦恬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8,168,共7页
小提琴指法的运用与设计是二度创作的重要环节,尤其当演奏者面临新创作品时,在未有“前人之鉴”的情况下,指法的选择又多了一分难度。作者以中国当代小提琴协奏曲《龙船调》为例,结合个人学习及首演的体悟,通过论述指法运用与设计思路,... 小提琴指法的运用与设计是二度创作的重要环节,尤其当演奏者面临新创作品时,在未有“前人之鉴”的情况下,指法的选择又多了一分难度。作者以中国当代小提琴协奏曲《龙船调》为例,结合个人学习及首演的体悟,通过论述指法运用与设计思路,分享该曲指法的应用与思考,以期为其他学习者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指法 小提琴协奏曲 龙船调 方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