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荆浩《笔法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池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90,135-136,共9页
荆浩是唐末至五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开北派雄浑山水画之先,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笔法记》提出山水画"图真""六...
荆浩是唐末至五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开北派雄浑山水画之先,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笔法记》提出山水画"图真""六要""四势""二病"等美学观点,强调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与山水画评论中的作用,将山水画美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郭熙、韩拙等人的山水画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浩
《笔法记》
山水画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荆浩在山水画艺术表现语言上的开创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蒋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64-168,共5页
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作品《匡庐图》在表现语言和形式上相对前代的山水画有许多的创新点,他的著作《笔法记》总结出不少山水画创作独特的理论,对其后画家的创作和表现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笔法记》及《...
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作品《匡庐图》在表现语言和形式上相对前代的山水画有许多的创新点,他的著作《笔法记》总结出不少山水画创作独特的理论,对其后画家的创作和表现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笔法记》及《匡庐图》的剖析,得出形似意义的"真"、气质意义的"真"、传神意义的"真"从荆浩开始已成为传统山水画艺术追求的较高境界。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荆浩所采取的大山大水、笔墨恣肆对丰富山水画表现语言也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荆浩
真
《匡庐图》
《笔法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度物取真——以太行题材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为例
3
作者
张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14-I0015,共2页
五代山水宗师荆浩隐居太行,自创笔墨兼备的全新技法,在《笔法记》中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搜妙创真”等山水画理法。中国画的“写生”观是以荆浩太行写生中形成的度物取真说为基本内涵的。与西方常指的客观物理性的真实不同,山水...
五代山水宗师荆浩隐居太行,自创笔墨兼备的全新技法,在《笔法记》中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搜妙创真”等山水画理法。中国画的“写生”观是以荆浩太行写生中形成的度物取真说为基本内涵的。与西方常指的客观物理性的真实不同,山水画的“真”表达的是本真,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融会贯通后,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笔法记》
荆浩
写生与创作
中国画
融会贯通
物理性
心与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代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8-19,共2页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陈代湘滋兴于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在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上,发展成了中国绘画的主流。明人周履清说中国画“山水居首”,这确是事实。然而,在五代荆洁之前,山水画尚居人物画之下,并非画之主于。真正把山水画推...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陈代湘滋兴于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在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上,发展成了中国绘画的主流。明人周履清说中国画“山水居首”,这确是事实。然而,在五代荆洁之前,山水画尚居人物画之下,并非画之主于。真正把山水画推向中国画首位,并开北宋以下千年之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绘画美学
《笔法记》
荆浩
“气韵生动”
人物画
“离形得似”
阳刚之美
“韵”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荆浩《笔法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池瑜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90,135-136,共9页
基金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项目"汉唐艺术史学史研究"(10YJA7600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荆浩是唐末至五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开北派雄浑山水画之先,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笔法记》提出山水画"图真""六要""四势""二病"等美学观点,强调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与山水画评论中的作用,将山水画美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郭熙、韩拙等人的山水画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荆浩
《笔法记》
山水画
笔墨
分类号
J20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荆浩在山水画艺术表现语言上的开创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蒋鑫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文摘
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作品《匡庐图》在表现语言和形式上相对前代的山水画有许多的创新点,他的著作《笔法记》总结出不少山水画创作独特的理论,对其后画家的创作和表现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笔法记》及《匡庐图》的剖析,得出形似意义的"真"、气质意义的"真"、传神意义的"真"从荆浩开始已成为传统山水画艺术追求的较高境界。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荆浩所采取的大山大水、笔墨恣肆对丰富山水画表现语言也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关键词
山水画
荆浩
真
《匡庐图》
《笔法记》
Keyword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JingHao
truth
〈painting of Lushan〉
〈paint stroke records〉
分类号
J20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度物取真——以太行题材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为例
3
作者
张瑞
机构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14-I0015,共2页
基金
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六法论’内涵的逻辑关系在当代山水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SJA2179。
文摘
五代山水宗师荆浩隐居太行,自创笔墨兼备的全新技法,在《笔法记》中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搜妙创真”等山水画理法。中国画的“写生”观是以荆浩太行写生中形成的度物取真说为基本内涵的。与西方常指的客观物理性的真实不同,山水画的“真”表达的是本真,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融会贯通后,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关键词
山水画
《笔法记》
荆浩
写生与创作
中国画
融会贯通
物理性
心与物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代湘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陈代湘滋兴于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在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上,发展成了中国绘画的主流。明人周履清说中国画“山水居首”,这确是事实。然而,在五代荆洁之前,山水画尚居人物画之下,并非画之主于。真正把山水画推向中国画首位,并开北宋以下千年之绘...
关键词
山水画
绘画美学
《笔法记》
荆浩
“气韵生动”
人物画
“离形得似”
阳刚之美
“韵”
“气”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荆浩《笔法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陈池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析荆浩在山水画艺术表现语言上的开创性
蒋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度物取真——以太行题材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为例
张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荆浩绘画美学的开拓性
陈代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