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本《竹书纪年》看西周王年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锐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古本《竹书纪年》虽然早已亡佚,但是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仍然搜集到了一定数量的佚文,其中不乏一些关于西周王年的,价值非常高。笔者以古本《竹书纪年》佚文为主,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成果,... 古本《竹书纪年》虽然早已亡佚,但是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仍然搜集到了一定数量的佚文,其中不乏一些关于西周王年的,价值非常高。笔者以古本《竹书纪年》佚文为主,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成果,推定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关于西周王年的一些重要信息,以求能为将来西周年代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西周王年 在位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本”《竹书纪年》附注之“寒门”“塞门”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关键词 《竹书纪年》 附注 今本 寒门 天一阁 刻书家 范本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本《竹书纪年》“穆王起师,至于九江”解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书灿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穆王“大起九师,至于九江”实指西周王朝政治、军事势力伸入至今湖南省北部古越人所居之洞庭湖一带。该记录为我们研究扬越族早期的历史地理及西周王朝中期对南土拓殖的情况提供了一条极宝贵的信史资料及可寻的重要历史线索。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穆王 九江 大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本”《竹书纪年》与中国上古年代研究--《〈竹书纪年〉解谜》概观 被引量:2
4
作者 倪德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103,共16页
《〈竹书纪年〉解谜》一书讨论了"今本"《竹书纪年》对研究中国上古年代的重要性,认为任何恢复准确年代的企图都必须从分析"今本"《竹书纪年》开始——而此却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忽略了。书中以"今本"... 《〈竹书纪年〉解谜》一书讨论了"今本"《竹书纪年》对研究中国上古年代的重要性,认为任何恢复准确年代的企图都必须从分析"今本"《竹书纪年》开始——而此却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忽略了。书中以"今本"《纪年》为基础,结合古代天文和历法的研究成果,提出《纪年》记载的在位年数通常是从完成对先君的服丧期之后算起的假设,确定克商的具体时间为公元前1040年4月18日,并提供了夏商周三代的具体编年。接着对断代工程做了评论,表明断代工程的方法和结论并不完全可靠。最后,重构了《竹书纪年》原始文本的前303条竹简,讨论分析了商周递嬗之际的年代,并认为"今本"《纪年》是战国时魏人对真实年代篡改的结果。附录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对断代工程在确定商代后期事件时间的问题上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本《竹书纪年》 中国古年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东方《〈竹书纪年〉研究论稿》的学术贡献——兼论其文献研读方法及在当下古史研究中的意义
5
作者 余君 《云梦学刊》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对于古史研究来说,《竹书纪年》因其文献的复杂性,需要对其进行考辩,方能为古史研究采用;又因其文献的独特性,很多关于古史的记载不见于它书,故而也值得考辩。从乾嘉时代开始,《四库全书总目》、钱大昕、崔述,以至朱右曾、王国... 对于古史研究来说,《竹书纪年》因其文献的复杂性,需要对其进行考辩,方能为古史研究采用;又因其文献的独特性,很多关于古史的记载不见于它书,故而也值得考辩。从乾嘉时代开始,《四库全书总目》、钱大昕、崔述,以至朱右曾、王国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古史研究 文献 学术贡献 《四库全书总目》 意义 研读 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在古史研究中的几点失误──兼论三代纪年
6
作者 吴薇薇 吴晋生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郭沫若 “三年之丧” 《竹书纪年》 《史记》 王国维 《史记·殷本纪》 古史 研究中 《尚书》 盘庚迁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文侯在位年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锐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7期53-55,共3页
按照《史记》的记载,晋文侯在位35年,即公元前780年至公元前746年,历来几乎无歧异。本文以古本《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系年》的记载为主,以《史记》的记载为辅,并结合其他文献的记载,通过对相关的史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晋文侯在位当是27... 按照《史记》的记载,晋文侯在位35年,即公元前780年至公元前746年,历来几乎无歧异。本文以古本《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系年》的记载为主,以《史记》的记载为辅,并结合其他文献的记载,通过对相关的史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晋文侯在位当是27年,即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746年。其中,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769年当是晋殇叔在位,公元前768年至公元前746年当是晋文侯在位,晋文侯元年至四年当是追改自晋殇叔元年至四年,晋文侯实际在位当只有23年。另外,西周灭亡的时间当是公元前773年,而非《史记》记载的公元前771年。当然,本文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绝对性,只希望能为将来两周之际年代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文侯 在位年 古本《竹书纪年》 清华简《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 被引量:6
8
作者 温玉春 曲惠敏 《管子学刊》 1997年第4期88-92,共5页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温玉春曲惠敏关于三代以上的中国古史,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残断,尽管后代学者曾做过无数有益的探索,但许多问题甚至包括基本脉络方面现在仍然难以彻底理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温玉春曲惠敏关于三代以上的中国古史,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残断,尽管后代学者曾做过无数有益的探索,但许多问题甚至包括基本脉络方面现在仍然难以彻底理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拟对少昊等诸氏族的原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五帝本纪》 《竹书纪年》 少昊 戎氏族 《读史方舆纪要》 左传 杜预注 《史记·殷本纪》 山东大学学报 陶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王克殷”年代30家异说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晋生 吴薇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73,共6页
“武王克殷”年代30家异说综述吴晋生,吴薇薇"武王克殷"年代之争,从古至今已有30家之分。这30家主张,多所重复,实际只有16家。列表如下。"武王克殷"年代异说表("前841"是共和元年;"前256"是周赧王59年,... “武王克殷”年代30家异说综述吴晋生,吴薇薇"武王克殷"年代之争,从古至今已有30家之分。这30家主张,多所重复,实际只有16家。列表如下。"武王克殷"年代异说表("前841"是共和元年;"前256"是周赧王59年,东周亡。本表参照鞠德源《万年历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武王 干支纪年 《武成》 《史记》 仲康日食 国际政治 紫金山天文台 洛邑 甲骨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国东迁肇始时间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国红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郑国东迁,对于两周之际政治地理格局的再造有重大影响,深入探究这一事件的意义自不待言,学术界对其关注较多,成果丰富。其中,对于郑国东迁始于何时这个关键问题,多数学者信从《国语·郑语》《史记·郑世家》的记载,认为发生在... 郑国东迁,对于两周之际政治地理格局的再造有重大影响,深入探究这一事件的意义自不待言,学术界对其关注较多,成果丰富。其中,对于郑国东迁始于何时这个关键问题,多数学者信从《国语·郑语》《史记·郑世家》的记载,认为发生在“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之后。然而,这是忽视或者否定古本《竹书纪年》相关记载得出的结论。清华简“郑史三篇”的面世,提供了审视此问题的新线索。通过梳理新、旧文献,重新解读古本《竹书纪年》有关晋文侯二年桓公克郐的记载,可得出其为一条信史的结论;进而论证出郑桓公伐郐是因周宣王被弑引发的王室追责行动;桓公因功受赏“郑父之丘”,获得了实现其东迁战略意图的机会,此地实际上成为郑国东迁的早期基地。因此,将“晋文侯二年”即公元前779年视为郑国东迁肇始之年是成立的,这比传统主流观点要早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清华简 晋文侯二年 郑国东迁 宣王被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夏代积年与“五星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富祥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文献所见夏代积年的431年之数,当是西汉末由《三统历》谱推排而来的;现存推求夏年的比较可信的参考数据,仍是古本《竹书纪年》所记的471年。古籍中有关上古“五星聚”的记录,皆出于西汉《太初历》颁行以后的虚构,不能作为推求古史年代... 文献所见夏代积年的431年之数,当是西汉末由《三统历》谱推排而来的;现存推求夏年的比较可信的参考数据,仍是古本《竹书纪年》所记的471年。古籍中有关上古“五星聚”的记录,皆出于西汉《太初历》颁行以后的虚构,不能作为推求古史年代的天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积年 “五星聚” 《竹书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年代辨析
12
作者 吴晋生 吴薇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西周年代 武王 《竹书纪年》 郭沫若 山东大学 校图书馆 范文澜 图表示 洛邑 吴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最早记录的一次日食──中国夏代“仲康日食”
13
作者 吴晋生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仲康日食 《竹书纪年》 夏代 《胤征》 《尚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 辛亥革命时期 夏商周断代 年月日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太公“圣”名之辩的历史文化蕴涵
14
作者 陈青荣 《管子学刊》 1995年第3期47-50,共4页
姜太公“圣”名之辩的历史文化蕴涵陈青荣一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圣人是指那些德智超群、出类拔萃者,他们都是历史上一些高不可攀的超凡人物.实际上,据学者考证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中的"圣"字,皆是普通的... 姜太公“圣”名之辩的历史文化蕴涵陈青荣一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圣人是指那些德智超群、出类拔萃者,他们都是历史上一些高不可攀的超凡人物.实际上,据学者考证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中的"圣"字,皆是普通的称美之词,毫无神秘意义.顾颉刚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太公 文化蕴涵 《六韬》 “圣” 尧舜禹 圣人 孟子 荀子 稷下先生 《竹书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誓》新解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景芳 吕绍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1,共7页
《汤誓》新解金景芳,吕绍纲【序说】谈四个问题。第一,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是孔子论次的,《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论次诗书",是可信的。据《汉书·艺文态》说,西汉时期鲁共王刘余坏孔子宅所得古文《尚书》(或... 《汤誓》新解金景芳,吕绍纲【序说】谈四个问题。第一,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是孔子论次的,《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论次诗书",是可信的。据《汉书·艺文态》说,西汉时期鲁共王刘余坏孔子宅所得古文《尚书》(或云即孔氏家传本)中有二十九篇与伏生传授的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殷本纪》 《尔雅·释诂》 今文《尚书》 《左传》 《说文》 孔子 《牧誓》 河南 夏桀 《竹书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方”讨论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绍庄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4期12-17,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省地方史研究和编写工作的开展,“鬼方”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省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易经》、《诗经》、《尚书》、《竹书纪年》以至甲骨等先秦文献和资料,都有关于鬼方活动的记载。可以肯定,作为古代时期的一个... 近年来,随着我省地方史研究和编写工作的开展,“鬼方”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省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易经》、《诗经》、《尚书》、《竹书纪年》以至甲骨等先秦文献和资料,都有关于鬼方活动的记载。可以肯定,作为古代时期的一个部落方国,鬼方在商、周时期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那么鬼方是否包括今天的贵州境域,就成为关系到我省文明开发的上限起于何时的关键问题。鬼方包不包括今天的贵州?历来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记述研究。长期来看法虽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献 《竹书纪年》 古代时期 确定无疑 编写工作 南条荆山 戎狄 唐叔 熊绎 先秦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姓氏中的“蓝”≠“兰”
17
作者 王木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6,共1页
姓氏中的“蓝”≠“兰”□王木金姓氏中“蓝”错写作“兰”的现象屡见不鲜。连陈瑞松先生的《百家姓全览》(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一书,也将“杜阮蓝闵”的“蓝”写作“兰”,笔者认为,有必要辨正。“蓝”“兰”是... 姓氏中的“蓝”≠“兰”□王木金姓氏中“蓝”错写作“兰”的现象屡见不鲜。连陈瑞松先生的《百家姓全览》(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一书,也将“杜阮蓝闵”的“蓝”写作“兰”,笔者认为,有必要辨正。“蓝”“兰”是不同的姓氏。这在《现代汉语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湖北师范学院 《汉语大字典》 中国人名 《现代汉语词典》 《后汉书》 《竹书纪年》 湖北省 黄石市 二简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韶乐》嬗变为《齐韶乐舞》之管见──兼述孔子与《齐韶乐舞》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川昆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74-78,共5页
古《韶乐》嬗变为《齐韶乐舞》之管见──兼述孔子与《齐韶乐舞》王川昆一古《韶乐》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部大型乐舞。其流传与艺术形式,是极其悠久和灿烂堂皇的,历来被称作"美哉韶乐稀世国宝",足见其非同一般。据《周礼》记载,... 古《韶乐》嬗变为《齐韶乐舞》之管见──兼述孔子与《齐韶乐舞》王川昆一古《韶乐》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部大型乐舞。其流传与艺术形式,是极其悠久和灿烂堂皇的,历来被称作"美哉韶乐稀世国宝",足见其非同一般。据《周礼》记载,此乐舞为上古时期帝王虞舜所作。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乐 孔子 齐国 子在齐闻韶 《韶》 《竹书纪年》 西周王朝 音乐文化 乐器 大音乐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齐地历史沿革述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承典 《管子学刊》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先秦齐地历史沿革述略王承典齐地何以为齐,学界的认识颇有不同,如天齐渊说、麦穗说、肉块说、箭簇说和济水说等等。本文主要是根据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简略地回顾一下先秦时期齐地的历史变迁,对该地早期居民的族属和文化性质勾勒出一... 先秦齐地历史沿革述略王承典齐地何以为齐,学界的认识颇有不同,如天齐渊说、麦穗说、肉块说、箭簇说和济水说等等。本文主要是根据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简略地回顾一下先秦时期齐地的历史变迁,对该地早期居民的族属和文化性质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旨在向史学界方家求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沿革 大汶口文化 后李文化 鲁北平原 《竹书纪年》 史前文化 北辛文化 齐国 《史记·夏本纪》 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三匡解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恩田 《管子学刊》 1996年第2期13-14,65,共3页
《管子》三匡解题王恩田《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等三篇。为什么要以"匡"字名篇?为什么要以大、中、小相区别?尹知章于《大匡》篇解释说:"以大事匡君",于《中匡》、《小匡》则无说。如果按尹注的说法推衍下去,... 《管子》三匡解题王恩田《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等三篇。为什么要以"匡"字名篇?为什么要以大、中、小相区别?尹知章于《大匡》篇解释说:"以大事匡君",于《中匡》、《小匡》则无说。如果按尹注的说法推衍下去,《中匡》、《小匡》应分别解为"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大匡》 《逸周书》 《中匡》 《小匡》 《逸周书·大匡解》 郭沫若 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懿王元年 《竹书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