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趣》与《幼时记趣》编写体例的再比较——与唐书杰老师商榷
1
作者 王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0,共2页
细读唐书杰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9期上的文章《〈童趣〉与〈幼时记趣〉编写体例比较》,重新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相关资料,觉得该文有些观点失之偏颇.
关键词 编写体例 《童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幼时记趣》 老师 语文教学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出“童趣”来
2
作者 李海燕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喜欢读沈复的<童趣>,读着读着,不觉哑然失笑;更喜欢教<童趣>,好像在和学生一起捡拾童年的记忆. 今天,应该是第三次教<童趣>了,不同的是现在面对的是稚气未脱的七年级的学生.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梳理了一下思路,考虑... 喜欢读沈复的<童趣>,读着读着,不觉哑然失笑;更喜欢教<童趣>,好像在和学生一起捡拾童年的记忆. 今天,应该是第三次教<童趣>了,不同的是现在面对的是稚气未脱的七年级的学生.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梳理了一下思路,考虑到这是他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尝试疏通文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趣》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外”辨析
3
作者 王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92,共2页
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都选了沈复的《童趣》(苏教版作《幼时记趣》),二者对“物外”一词的注释,大致相同。人教版注:“[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苏教版注:“[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关键词 《幼时记趣》 苏教版 《童趣》 《语文》 人教版 初中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