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冯氏喜剧《私人订制》的文化批判
- 1
-
-
作者
赵德鸿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
文摘
《私人订制》是2014年的贺岁片,曾经有人引来广泛评价,但是结论却是褒贬不一,甚至认为它是一场娱乐大众视觉的闹剧,实则不然,《私人订制》只是在用喜剧的元素来表达悲剧的主题,是欢娱里的悲歌,是荒诞里的现实,更是戏谑里的批判。在每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里,都有直刺人心的现实。影片批判了"五类人":"自己人""换位人""雅俗人""有钱人""道歉人"。通过对"五类人"嬉笑怒骂的描绘,鞭挞了每一个有此情结的灵魂。
-
关键词
《私人订制》
戏谑
文化批判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冯氏喜剧之《私人订制》解析
- 2
-
-
作者
栗晓枢
-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6-107,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QN-481)
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
+2 种基金
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3-1774)
郑州航院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141001)
郑州航院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hjy14-(06)]
-
文摘
冯小刚影片《私人订制》再次企划帮人圆梦,该作品语言更加尖锐,对于敏感犀利的问题不再回避闪躲,而是正面回应,直批现实社会中的丑陋面,将人生百态、嬉笑怒骂真实完整呈现在这部影视作品中。本文从影片的风格定位、台词魅力以及黑色幽默三个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指出影片在调侃、自嘲、幽默搞笑等氛围中,批判了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不良和丑陋现象,表达了"成全别人,提升自己"的主题,并指出了影片的瑕疵。
-
关键词
《私人订制》
黑色幽默
喜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私人订制》与受众喜剧审美趣味的错位
- 3
-
-
作者
于洋
-
机构
吉林动画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81,共3页
-
文摘
《私人订制》一片,作为"冯氏喜剧"近几年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喜剧表现手法和传递的文化价值观。但从受众的喜剧审美趣味角度分析,该片因其在喜剧性上的缺失和真实性上的匮乏而无法具有更深层次的批判现实意味和价值。一部经典影片除了带来票房收益的经济价值,于观众而言更重要的离不开艺术作品的超越性品质,这也是《私人订制》一片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本文立足于该片与受众喜剧审美趣味的错位,探究其内容缺失,并思考"冯氏喜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冯氏喜剧”
《私人订制》
喜剧审美趣味
喜剧性
真实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电影《私人订制》的叙事艺术探究
- 4
-
-
作者
田宇阳
-
机构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2013年末,由冯小刚导演、王朔编剧的电影喜剧片《私人订制》正式上映,在中国内地掀起了贺岁片的狂潮。《私人订制》一改《一九四二》沉重的叙事风格,运用游戏化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大众文化生活的精彩。电影叙事将夸张与现实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让观众在欢乐、放松之余也能够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其叙事艺术值得借鉴。然而,叙事题材的老套和部分情节的突兀影响了电影的艺术水准。
-
关键词
《私人订制》
叙事艺术
大众化
喜剧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