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运潮
张朝辉
+4 位作者
李美君
刘祝英
邹丽丽
肖玉梅
葛玲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法,进行《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通过“课前导学,任务准备”“课中教学,任务实施”...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法,进行《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通过“课前导学,任务准备”“课中教学,任务实施”“课后探究,任务延伸”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与教学改革前相比,课程综合测评不及格的学生明显减少,良好率由20%上升到41.55%,优秀率由9.66%上升到17.61%,且实行了全程多元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表明以“PBL+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禽生产》线上线下合式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可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
生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PBL+半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礼》六禽考辨
2
作者
孙笑颜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周礼》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郑玄在《注疏》引注郑司农曰'六禽,雁、鹑、鷃、雉、鸠、鸽。'自此六禽这一概念为后世沿用。六禽在周代为供周王及其后、世子的羽类膳羞的一个统称,但这一含义于后...
《周礼》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郑玄在《注疏》引注郑司农曰'六禽,雁、鹑、鷃、雉、鸠、鸽。'自此六禽这一概念为后世沿用。六禽在周代为供周王及其后、世子的羽类膳羞的一个统称,但这一含义于后逐渐模糊,逐渐同六畜、六兽等一样,变成了日常食用禽类的代名词。在明清时期的鸟类著述中更屡见不鲜,亦成为禽类划分之中的一个固定称谓。人们对禽类认知水平与农业发展水平等的不断发展使得六禽这一词不断地模糊,六种禽类的指代以及与人的互动关系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禽
《周礼》
《本草纲目》
《禽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化教学在《禽生产》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3
作者
冯涛
李健
《畜禽业》
2019年第10期82-82,共1页
随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开始提高,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传统化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在《禽生产》课程中的研究背景和价值,重...
随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开始提高,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传统化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在《禽生产》课程中的研究背景和价值,重点探讨了《禽生产》课程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禽
生产》课程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禽一类传染病的诊治教学实施报告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冰洁
徐婕
+1 位作者
张爽
徐菁
《畜禽业》
2021年第6期84-85,共2页
课程设计秉承“育训结合、校企融合、校地联合”的办学模式,采用“季节分段、忙出闲归,线上线下、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治为载体,设计出“家禽一类传染病诊治”的工作过程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
课程设计秉承“育训结合、校企融合、校地联合”的办学模式,采用“季节分段、忙出闲归,线上线下、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治为载体,设计出“家禽一类传染病诊治”的工作过程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将“闻鸡起舞(勤)、闻鸡思疫(防)、闻鸡思生(食)”的职业精神贯穿始终,牢固树立“与乡村振兴为荣、与农民致富为伍、与鸡场兴旺为伴”的思想,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乡村。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
病诊治》课程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的“鸟兽草木之学”
被引量:
24
5
作者
罗桂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 ,生物学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伴随着动植物资料的积累 ,促进了专门的“鸟兽草木之学” (或称古典生物学 )的形成。各种类型的生物学著作迅速增加。它们有的描述地域性的动植物资源 ,如《益...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 ,生物学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伴随着动植物资料的积累 ,促进了专门的“鸟兽草木之学” (或称古典生物学 )的形成。各种类型的生物学著作迅速增加。它们有的描述地域性的动植物资源 ,如《益部方物略记》、《南方草木状》;有的描述专门类属的动植物 ,如《桐谱》和《蟹谱》等等 ;还有一些是当时学者广泛学习的资料丰富的综合性生物学著作 ,如《埤雅》。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学者试图创造出自己的生物学奠基性著作 ,如《禽经》、《昆虫草木略》。后一书的作者不但阐明“鸟兽草木之学”的重要性 ,而且把它当作古代 2 0种最重要的学术之一。还有一些学者则强调研究动植物对于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性。当时的这种学术思潮 ,使更多的生物学著作涌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昆虫草木略》
宋代
生物学史
中国
《益部方物略记》
《禽经》
生物学专著
古典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记》中的凤凰原动物考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冯洪钱
冯兰兰
冯新英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礼记》
历史考证
动物
《本草纲目》
《禽经》
飞鸟
李时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讯
7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反刍动物营养学》
《家
禽
营养》
《禽
病诊断彩色图谱》
冯仰廉
呙于明
吕荣修
陈伟生
徐桂芳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运潮
张朝辉
李美君
刘祝英
邹丽丽
肖玉梅
葛玲瑞
机构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基金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GB2019083)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8CZY046)。
文摘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法,进行《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通过“课前导学,任务准备”“课中教学,任务实施”“课后探究,任务延伸”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与教学改革前相比,课程综合测评不及格的学生明显减少,良好率由20%上升到41.55%,优秀率由9.66%上升到17.61%,且实行了全程多元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表明以“PBL+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禽生产》线上线下合式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可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禽
生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PBL+半翻转课堂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礼》六禽考辨
2
作者
孙笑颜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文摘
《周礼》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郑玄在《注疏》引注郑司农曰'六禽,雁、鹑、鷃、雉、鸠、鸽。'自此六禽这一概念为后世沿用。六禽在周代为供周王及其后、世子的羽类膳羞的一个统称,但这一含义于后逐渐模糊,逐渐同六畜、六兽等一样,变成了日常食用禽类的代名词。在明清时期的鸟类著述中更屡见不鲜,亦成为禽类划分之中的一个固定称谓。人们对禽类认知水平与农业发展水平等的不断发展使得六禽这一词不断地模糊,六种禽类的指代以及与人的互动关系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关键词
六
禽
《周礼》
《本草纲目》
《禽经》
Keywords
six poultry
The Rites of Zhou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Qin Jing(The Classic on Birds)
分类号
S83-09 [农业科学—畜牧学]
K224.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教学在《禽生产》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3
作者
冯涛
李健
机构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出处
《畜禽业》
2019年第10期82-82,共1页
文摘
随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开始提高,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传统化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在《禽生产》课程中的研究背景和价值,重点探讨了《禽生产》课程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禽
生产》课程
实践探索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禽一类传染病的诊治教学实施报告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冰洁
徐婕
张爽
徐菁
机构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畜禽业》
2021年第6期84-85,共2页
文摘
课程设计秉承“育训结合、校企融合、校地联合”的办学模式,采用“季节分段、忙出闲归,线上线下、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治为载体,设计出“家禽一类传染病诊治”的工作过程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将“闻鸡起舞(勤)、闻鸡思疫(防)、闻鸡思生(食)”的职业精神贯穿始终,牢固树立“与乡村振兴为荣、与农民致富为伍、与鸡场兴旺为伴”的思想,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乡村。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禽
病诊治》课程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学习效果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S855-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的“鸟兽草木之学”
被引量:
24
5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文摘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 ,生物学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伴随着动植物资料的积累 ,促进了专门的“鸟兽草木之学” (或称古典生物学 )的形成。各种类型的生物学著作迅速增加。它们有的描述地域性的动植物资源 ,如《益部方物略记》、《南方草木状》;有的描述专门类属的动植物 ,如《桐谱》和《蟹谱》等等 ;还有一些是当时学者广泛学习的资料丰富的综合性生物学著作 ,如《埤雅》。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学者试图创造出自己的生物学奠基性著作 ,如《禽经》、《昆虫草木略》。后一书的作者不但阐明“鸟兽草木之学”的重要性 ,而且把它当作古代 2 0种最重要的学术之一。还有一些学者则强调研究动植物对于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性。当时的这种学术思潮 ,使更多的生物学著作涌现 。
关键词
生物学
《昆虫草木略》
宋代
生物学史
中国
《益部方物略记》
《禽经》
生物学专著
古典生物学
Keywords
biology,Kun Chong Cao Mu Lue,the Song Dynasty
分类号
Q-092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记》中的凤凰原动物考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冯洪钱
冯兰兰
冯新英
机构
浙江省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温岭市第二中学生物实验室
台州市第一中学外语教研室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礼记》
历史考证
动物
《本草纲目》
《禽经》
飞鸟
李时珍
分类号
Q958.1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讯
7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反刍动物营养学》
《家
禽
营养》
《禽
病诊断彩色图谱》
冯仰廉
呙于明
吕荣修
陈伟生
徐桂芳
书评
分类号
S8-55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讨
彭运潮
张朝辉
李美君
刘祝英
邹丽丽
肖玉梅
葛玲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礼》六禽考辨
孙笑颜
《农业考古》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体化教学在《禽生产》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冯涛
李健
《畜禽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家禽一类传染病的诊治教学实施报告
李冰洁
徐婕
张爽
徐菁
《畜禽业》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宋代的“鸟兽草木之学”
罗桂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礼记》中的凤凰原动物考证
冯洪钱
冯兰兰
冯新英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书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