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0,48,共8页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时反映出深刻矛盾:中期他说自己是苗族,后期又说自己是汉族。沈从文后期创作中,“隐瞒”民族身份是一个普遍现象,他采取的策略是用地域性消解民族性,用地域的存在瓦解民族的存在。在“五四”东西文化碰撞主潮中。沈从文所呈现的苗汉文化对话的极其复杂的形式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苗族文化 比较文学 形象学研究 苗族故事 《边城》 《神巫之爱》 民族身份 《月下小景》 《晨报副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语言及其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0-45,共6页
叙事语言是叙事者借以完成叙述行为的工具,也是读者与叙事文之间的媒介,叙事语言是构成小说叙事形态的至关重要的方面。 沈从文小说叙事语言的特点早在三十年代就为评论家所注意。苏雪林曾说:“句法短峭简炼,富有单纯的美”,“次则用字... 叙事语言是叙事者借以完成叙述行为的工具,也是读者与叙事文之间的媒介,叙事语言是构成小说叙事形态的至关重要的方面。 沈从文小说叙事语言的特点早在三十年代就为评论家所注意。苏雪林曾说:“句法短峭简炼,富有单纯的美”,“次则用字造句,虽然力求短峭简炼,描写却依然繁冗拖沓。”同时代还有人认为沈从文的小说“方言和成语太多”。近年来,研究者已注意到题材内容与其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沈从文写小说,也许可以认为有三套笔墨(自然就其‘大略’而言)。写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叙事语言 叙述性语言 人物语言 描写性 《神巫之爱》 《月下小景》 《边城》 《菜园》 苏雪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