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神宗实录》朱墨本辑佚简论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胡昭曦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71-78,共8页
-
文摘
王安石和他推行的变法,是研究北宋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这一研究推向深入,还需搜集更多史料,并对史料作全面考察。然自宋哲宗元祐以降,史官褒贬不一,在《宋神宗实录》的修纂上,尤为突出。清理其概貌,将有助于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
关键词
宋神宗
朱墨本
王安石
北宋历史
宋哲宗
史料
史官
修纂
《神宗实录》
佚简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杨庆存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33-37,81,共6页
-
文摘
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杨庆存苏轼与黄庭坚这两位宋代文苑巨子的友谊,始自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时苏轼在湖州太守孙党处见到黄庭坚诗文后叹赏称誉,熙宁十年(1077)在济南李常处又对黄氏诗文再次推许褒扬。元丰元年(1078)春末夏初,苏轼接到黄庭坚投寄...
-
关键词
黄庭坚
苏轼
交游考述
《山谷题跋》
东坡
苏黄
《神宗实录》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总案》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黄庭坚的咏茶诗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梅俊道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茶诗的并不多见。黄庭坚共有几十首咏...
-
关键词
黄庭坚
茶诗
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审美趣味
以小见大
《过秦论》
以故为新
江西省
苏轼
《神宗实录》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代文职大臣廷推制度探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渝龙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92-96,共5页
-
文摘
秦代以降,历代封建王朝的大臣,概由皇帝一人特简。但在明代,曾实行过一种任官由延臣公推(廷推)的制度。本文探讨了明代文职大臣的量才授官(铨选)制度产生的原因、基本内容及其演变情况,并对这一制度在明中后期所起的作用以及它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
关键词
吏部尚书
探略
九卿
《明史》
科道
廷议
万历
代文
侍郎
《神宗实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呼和浩特建成于明万历三年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秀川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11-11,共1页
-
文摘
呼和浩特在明清以来的一些旧书里被写作“库库和屯”、“库和合屯”。解放后才把它统一成现在的写法。那么呼和浩特建于何年呢?依据历史资料所载,于明代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初建规模,到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基本建成,明朝赐名为“归化城”。主要根据是: 1.《神宗实录》对呼和浩特建城年代,明确肯定为万历三年建成。其书载“(万历三年十月十三日)丙子,顺义王俺答遣夷使乞佛象经文蟒段等物,所盖城寺乞赐城名,镇臣以闻,部复谓俺答恪守盟约,禁戢部落,乞今五载,劳委可靠,所请勿拒也。上然之。赐城名归化。佛经象许该镇量写铸给。”这实录一书是给皇帝的奏章,又经御笔珠批,是国家的原始史料,在通常情况下的实录是可靠的。这里按实录所说,俺答汗盖的是“城寺”,所乞赐的却是“城”名,而无“寺”名。
-
关键词
呼和浩特
明万历
城名
归化城
阿勒坦汗
《神宗实录》
俺答汗
建城年代
公元
清代以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宋代统治阶级在撰修国史上的斗争
- 6
-
-
作者
张孟伦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8-67,共20页
-
文摘
宋自开国,统治阶级内部就是矛盾尖锐、斗争激烈的。而一代国史,又是一代政事组成的主要部分,存之当时,传之后世的。从而对于所记政事、加以美化,也就扬名一时,流芳百世。对于丑恶的政事,给以削除,也就免得播恶当代,遗臭万年。所以宋代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激烈斗争,也就必然导致他们在撰修国史上的严重斗争。现且分述于下。
-
关键词
《神宗实录》
王安石
太祖实录
国史
司马光
史官
撰修
范祖禹
太宗实录
统治阶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大雅堂在四川
- 7
-
-
作者
陈伯勋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5,共1页
-
文摘
“不登大雅之堂”,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常用的一个成语。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初诗坛承晚唐遗风,盛行杨亿、刘筠等人内容贫乏、浮艳柔靡的“西昆体”。黄庭坚力图继承欧阳修、苏轼等人反西昆诗风的诗歌革新工作,大力提倡学习杜甫。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诋斥王安石新法。
-
关键词
四川
黄庭坚
杜甫
江西诗派
王安石新法
《神宗实录》
诗歌革新
柔靡
杨亿
西昆体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黄山谷与他的题画诗
- 8
-
-
作者
钟圣生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5-47,44,共4页
-
文摘
黄山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擅于书画,精于书画鉴赏,因而在其诗集中留下了不少颇具特色的题画诗.黄山谷是1067年中进士,1068年赴任汝州叶县的,那时宋廷分立两派,争夺激烈.因此,诗人一从政就面临斗争漩涡,虽终未卷入,但也不断经受震惊.苏轼入狱,苏门诸学士受苏株连,诗人自己也因《神宗实录》、《承天院塔记》冤案,两遭贬谪.从此怀着戒心,提心吊胆地生活着.这样的生活状况,促使他写诗或婉转地衬托,或含蓄地暗示,而在画上题诗,又正好可运用这些因小见大、言近旨远、声东击西的“隐蔽”手法.山谷写了许多题画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创作此类诗歌的大家高手.山谷的题画诗是他名诗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讨.
-
关键词
题画诗
黄山谷
艺术特色
山谷诗
《神宗实录》
言近旨远
生活感受
诗歌创作
生活状况
委婉曲折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