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与河上肇及其《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受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2-60,共9页
在无产阶级文坛上驰骋了近六十个春秋的郭沫若,经历过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思想转变过程。开始这种思想质变的时间,他自己说是一九二四年:“在一九二四年,我中止了前期创造社... 在无产阶级文坛上驰骋了近六十个春秋的郭沫若,经历过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思想转变过程。开始这种思想质变的时间,他自己说是一九二四年:“在一九二四年,我中止了前期创造社的纯文艺活动,开始转入了对于辩证唯物论的深入的认识,在这儿使我的思想生出了一个转机”,“不仅在思想上生出了一个转机,就在生活上也生出了一个转机”。这里说的“转机”,就是他从此“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方面来”了,迈开了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可贵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上肇 九二 社会革命 社会问题研究 福田德三 实践运动 一九 日本共产党 太阳没了 上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如何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基于重庆大足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俏 肖洁 赵天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在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下积极融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发挥了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基于重庆大足区的典型案例,构建“结构嵌入-主体互动”解释性分析框架,探讨了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居家...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在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下积极融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发挥了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基于重庆大足区的典型案例,构建“结构嵌入-主体互动”解释性分析框架,探讨了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过程及其可推广之处。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历了政策规划与试点建设、摸底调研与制度构建、分类管理与志愿互助、村社支持与企业帮扶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构建制度建设、能力管理、资源整合和关系黏合等机制,突出了试点改革的引领性,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增强了村社服务的自主性,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社会组织在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还存在政策不连贯、服务范围有限、专业人才不足、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制度、关系、能力、资源等角度联合发力,加大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力度,激活社区民众参与热情,培育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村社之间的互助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嵌入 农村养老 居家养老 互助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整合研究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洪灵 曹强 陈汉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审计机构复杂而多重的治理逻辑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使得审计机构呈现出“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的典型性组织行为。为此,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总体理论思想、以宏微观整合研究为基本方法论、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范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审... 审计机构复杂而多重的治理逻辑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使得审计机构呈现出“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的典型性组织行为。为此,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总体理论思想、以宏微观整合研究为基本方法论、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范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与影响路径实质上便是审计机构组织治理过程中的正当性机制,包含管制正当性、规范正当性与文化—认知正当性。审计机构宏微观组织场域的形成有赖于审计机构正当性要素的制度化过程,该过程便是审计质量在本质上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资源、程序、制度”这些组织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构建了审计机构的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构 治理机制 审计质量 组织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动员与联动治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机制——以陕西省S县“五同”工作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得桂 陈露露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9,127,128,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蕴含着组织动员与联动治理的意蕴,这是观察“中国之理”的重要维度。组织动员旨在激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形塑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员机制。在结构维度上,组织动员依托...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蕴含着组织动员与联动治理的意蕴,这是观察“中国之理”的重要维度。组织动员旨在激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形塑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员机制。在结构维度上,组织动员依托政治势能健全组织结构,形成体系化动员;在行动维度上,它释放党建势能统合治理行动,促成引领型动员。治理有效离不开动员式治理,更需要联动式治理。基于党组织的制度优势,联动治理以其整合性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互动机制。从治理维度看,联动治理基于集成联结凝聚治理要素,展现要素化联动;从改革维度看,它通过多维互动平衡好秩序与活力,呈现责任型联动。作为中国特色的治理创新实践样态,组织动员、联动治理与共同缔造的行动理念和基本方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高度耦合性,它们共同彰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生动图景和治理智慧,这对于促进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组织动员 联动治理 基层社会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承载与社会性参与:社区自组织建构社区共同体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慧 杨琳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现代社区的治理应转向一种更加多元和自主的发展模式,其中社区自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贵州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自组织通过空间接触催生社区参与、组织化促成社会信任重构、“个人—社区”融入性连带增强社区团... 现代社区的治理应转向一种更加多元和自主的发展模式,其中社区自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贵州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自组织通过空间接触催生社区参与、组织化促成社会信任重构、“个人—社区”融入性连带增强社区团结等机制推动了社区共同体的建构。但社区自组织也面临空间承载力不足和制度不完善导致“小众参与”、资源配置失衡阻碍功能发挥、行政力量介入削弱组织自主性、成员特性限制服务效能等发展困境。具有内在韧性和现代适应能力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相应破解措施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组织 社区共同体 组织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类型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社会性质党组织参与企事业单位与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两类党组织除遵循党的逻辑之外还要分别遵循国家逻辑和社会逻辑,于是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双层治理逻辑和双层治理结构。作为国家治理的中枢,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上的国家机构共同构成中国真实的国家(state)——广义政府。这也使得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面临政党逻辑、国家逻辑、社会逻辑之间的张力。因此,国家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国家逻辑治理国家事务,社会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社会逻辑参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防止不恰当地以政党逻辑遮蔽国家逻辑与社会逻辑,避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脱离自身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 社会 组织类型 党的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冲突治理的组织过载难题、梗阻镜像及应力调校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锐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各级权力机关是防范社会冲突的最核心动力单元。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发展,社会秩序的变革更加剧烈,其所面临的治理瓶颈日益凸显,这源于社会冲突诱发的组织过载难题及由此所衍生的系列困境。其中,组织运行中呈现和面临的势能超宽、功... 各级权力机关是防范社会冲突的最核心动力单元。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发展,社会秩序的变革更加剧烈,其所面临的治理瓶颈日益凸显,这源于社会冲突诱发的组织过载难题及由此所衍生的系列困境。其中,组织运行中呈现和面临的势能超宽、功能超限、负能超高等问题对社会冲突治理形成了一定的短板、障碍和梗阻:组织机构设置的缺失与臃肿;组织机构运行的亢进与僵化;组织机构维护的对抗与冷漠。为此,要对其抗压应力作出合理调校,重点是建立三种对应的压力缓解机制,分别是:责任分担与任务分解的减压机制;力量加固与功能整合的弹性机制;文化滋养与认同培育的润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治理 组织过载 治理困境 梗阻镜像 应力调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影响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动态能力的机制
8
作者 朱俭 卢新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中之一便是能够为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工... 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中之一便是能够为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工作带来突破性发展,保持相对较强的营销动态能力是商贸流通企业在多变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而有效调配人力、结构以及关系等社会资本,有助于商贸流通企业加速识别营销机会与市场威胁,进而强化其营销动态能力;同时,优化组织学习机制,有助于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开发资源、发现新机会以及接受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营销动态能力。因此,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无疑均是影响营销动态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大数据能力也是加强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动态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本文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对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动态能力影响机制,旨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资源配置、提升营销动态能力,以构建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社会资本与商贸流通企业的营销动态能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大数据能力在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对商贸流通企业营销动态能力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式学习 营销动态能力 社会资本 组织学习 大数据能力 探索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辨识及路径构建
9
作者 曹海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2,共2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在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多维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中,社会组织面临制度性约束、组织性障碍和文化性隔阂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严重制约了其应有功能的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在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多维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中,社会组织面临制度性约束、组织性障碍和文化性隔阂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严重制约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些困境的具体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路径构建,以期社会组织为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乡村治理 制度 组织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期待-赋权”三维视域下社会组织认同困境破解——以广州Z志愿服务队为研究样本
10
作者 方俊 郭细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基于“认知-期待-赋权”三维框架分析社会组织认同困境形成机理及有效破解之道。以广州Z志愿服务队为研究样本,获取285份有效样本数据,实证性检验了认知、期待、赋权三个自变量对作为因变量的社会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和期待对... 基于“认知-期待-赋权”三维框架分析社会组织认同困境形成机理及有效破解之道。以广州Z志愿服务队为研究样本,获取285份有效样本数据,实证性检验了认知、期待、赋权三个自变量对作为因变量的社会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和期待对认同没有显著直接影响,赋权对认同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在认知对认同的影响机制中,期待、赋权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赋权不仅在认知对认同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还在期待对认同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认知不充分、预期不高和赋权不足是造成社会组织认同困境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提升社会组织的认同感,亟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强化制度供给,消除认知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优化品牌建设,提升公众期待与社会组织形象的契合度;拓宽参与渠道,促进公众赋权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循此,形成综合性破解社会组织认同困境的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认知 期待 赋权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视角下社会组织获取“情境授权”的基本遵循
11
作者 董敬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6,共9页
在共建共治共享国家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不仅需要国家的“总体授权”,还需要具体治理场景中的“情境授权”。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治理进行“总体授权”,促进政府职能转移... 在共建共治共享国家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不仅需要国家的“总体授权”,还需要具体治理场景中的“情境授权”。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治理进行“总体授权”,促进政府职能转移改革。然而,随着基层群众对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在“总体授权”的基础上,社会组织还需要在具体公共服务治理场景中获取来自基层党组织、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区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即“情境授权”。授权理论既体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中西差异,也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服务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情境授权”理论出发,目前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治理面临政策上下分际、组织能力悖论以及地方性知识冲突等困境。在知识体系自主化语境下,社会组织须在党建统领下,提升自身能力,重塑行动伦理,融汇地方性知识,实现价值共创,以更好获得来自基层的“情境授权”。如此,才能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服务治理 职能转移 情境授权 基本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增能、关系再造与行动调适: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何以可能——基于W市HD公益服务中心的历时性考察
12
作者 曹海林 周全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0,共14页
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多元公共性建构的重要环节和集中体现,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显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组织-关系-行动”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通过对W市HD公益服务中心的历时性考察表明,社会... 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多元公共性建构的重要环节和集中体现,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显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组织-关系-行动”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通过对W市HD公益服务中心的历时性考察表明,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是一个从弱到强、多层次的动态发展的连续统一体,其实践逻辑在组织层面表现为从内部失序走向规范发展,在关系层面表现为从单一离散走向多元共建,在行动层面表现为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回应。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仍面临着组织主体价值错位、政社关系“非对称依存”、数字技术风险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阶梯式组织增能下的内部治理制度化、渐进式关系再造下的多元合作结构化、整合式行动调适下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是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的三重治理进路。本文揭示了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的内在机理与动态路径,旨在为公共性生产机制从静态结构分析转向动态过程研究,突破既有研究对社会组织公共性再生产的碎片化解释范式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公共性再生产 组织增能 关系再造 行动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景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
13
作者 黄亚玲 金朝霞 +1 位作者 胡兰兰 丁鑫旸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共15页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体育新场景是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正处于体育呈现“智变”“境变”“拓变”“群变”“融变”和“合变”的新语境之中,承担起...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体育新场景是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正处于体育呈现“智变”“境变”“拓变”“群变”“融变”和“合变”的新语境之中,承担起公益体育构建者、公共精神倡导者、体育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者等多重角色。然而,当前体育社会组织面对体育新场景的需求,其独立性、社会认同、数智化应用、文化打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组织的角色定位与扮演。研究认为,面对体育新场景,要明确价值取向为改革的指引、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改革的目标、以稳定基层为改革的依托、以“明责、确责、问责”为改革的抓手、以数字赋能为改革的方向、以提升公益性服务能力为突破,不断深化体育社会组织适应新场景需要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时代 体育新场景 体育社会组织 角色期待 体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对酒店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促进机制
14
作者 李朋波 陈涛 李金竹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2,共13页
当前,许多酒店新入职员工在组织社会化初期时便选择离职,如何帮助新员工顺利完成身份转变,成为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同事支持、组织支持等内部主体探讨其促进机制,忽略了外部社会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 当前,许多酒店新入职员工在组织社会化初期时便选择离职,如何帮助新员工顺利完成身份转变,成为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同事支持、组织支持等内部主体探讨其促进机制,忽略了外部社会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跨领域增益效应。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该研究收集了369位酒店新员工3个时点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家庭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促进机制和作用边界。研究表明:家庭支持正向影响新员工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在家庭支持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学习目标导向强化了家庭支持对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师傅指导强化了心理资本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正向影响,在高学习目标导向、高师傅指导的水平下,家庭支持对酒店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间接效应均更大。以上结果为酒店企业促进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进程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 组织社会 心理资本 师傅指导 学习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基于组织冗余与CEO国际化经验的调节效应
15
作者 杜晓君 石茹鑫 +1 位作者 高瑞 张铮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影响,探讨组织冗余和CEO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天生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未吸收...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影响,探讨组织冗余和CEO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天生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未吸收冗余越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天生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吸收冗余越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渐进对外直接投资模式;CEO国际化经验越丰富,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天生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当企业投资于与母国制度距离较小的东道国时,上述结论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文献,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组织冗余 国际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平台何以赋能市域社会治理——“需求—回应”框架的组织机制分析
16
作者 李忠汉 王文浩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超越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单一技术逻辑而深入到组织机制层面,是数字时代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需求—回应”解释框架,依托典型案例对政府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机制、效能逻辑及其功能边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不同... 超越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单一技术逻辑而深入到组织机制层面,是数字时代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需求—回应”解释框架,依托典型案例对政府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机制、效能逻辑及其功能边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不同于单一科层制的组织形态,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呈现出敏锐化感知识别、整体性治理、精准化监督考核的组织机制和“层级优势+平台驱动”的效能逻辑。在此基础上,将市域多层级政府吸纳和归并至一个统一管理的平台组织框架内,通过标准化的“输入—过程—输出”来强化横向部门协作与纵向层级控制,突破科层政府回应迟滞与不足的困境,能够有效提升对复杂市域社会治理环境的回应性。需要注意的是,平台组织并非完全独立的存在,其有效运作依赖于科层组织和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在平台逻辑和科层逻辑的互构中长效化提升平台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平台 市域社会治理 “需求—回应” 组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型经纪:外源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的角色架构
17
作者 林雪霏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28,共14页
作为政府与市场有力补充的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建设时普遍面临着面向村庄的嵌入性难题和面向政府的自主性危机。和合公益组织推动乡村书院建设的历程,展现出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建设中所塑造的“赋能型经纪”角色。该角色以... 作为政府与市场有力补充的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建设时普遍面临着面向村庄的嵌入性难题和面向政府的自主性危机。和合公益组织推动乡村书院建设的历程,展现出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建设中所塑造的“赋能型经纪”角色。该角色以专业社会技能赋能乡村共同体建设为导向,致力于成为联结乡村内外、政社之间的“资源桥接者”,通过能动性地呈现出创设在地陪伴赋能项目、构建资源融通平台以及形塑集约型组织等角色特征,有效破解了嵌入性和自主性难题。这一角色是在村庄内部整合链条断裂、政府项目制运行中信息不对称的结构环境中生成的,也是社会组织在既有制度环境下为保有自主性而进行的实践探索。由此将社会组织研究在空间情景上由城市拓展至乡村,系统梳理乡村场域特有的政社结构基础和实践困境,并提出区别于政府购买服务承接者的社会组织可能的行动角色,为实践创新和政策调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型社会组织 乡村建设 赋能型经纪 角色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适应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肖瑶 杨蕊羽 +2 位作者 姜鑫婷 周杜易 陈欣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301,336,共13页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关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组织支持感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组织支持感影响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内部机制尚不明确。以1118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支持感对...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关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组织支持感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组织支持感影响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内部机制尚不明确。以1118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职业适应和社会资本的作用路径。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和教师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职业适应在组织支持感对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3)社会资本调节了组织支持感通过职业适应影响教师离职倾向的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表现为高社会资本的教师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对职业适应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了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资本在组织支持感通过职业适应影响其离职倾向的路径中扮演的角色,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为优化学校组织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组织支持感 离职倾向 职业适应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基于“意愿-能力”匹配视角的研究
19
作者 王瑜 金筱霖 +1 位作者 付婷 刘银喜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参与意愿与组织能力已成为衡量科技类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运用TOPSIS综合评估法选取489家科技类社会组织,对其参... 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参与意愿与组织能力已成为衡量科技类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运用TOPSIS综合评估法选取489家科技类社会组织,对其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与“能力”展开评估调查,发现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面临整体“参与意愿”强烈与“组织能力”建设偏弱的现实矛盾。同时,基于“意愿—能力”匹配结果显示:科技类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组织结构分化”及“组织功能分化”等匹配不合理的现象,对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形成一定阻碍。本文在探究“意愿—能力”匹配不合理根源的基础上,从确立党建引领机制、塑造双重价值驱动、建立策略性收放制度环境、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强化核心业务能力六个方面提升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意愿—能力”匹配度,以期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类社会组织 乡村振兴 “意愿—能力”匹配 结构分化 功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员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
20
作者 赵书策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期256-258,共3页
国内学界从理论依据、价值意义、实践困境、对策路径等维度深入分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来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呈现多学科视角综合研究、多种研究方法并用、研究内容全面深入等... 国内学界从理论依据、价值意义、实践困境、对策路径等维度深入分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来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呈现多学科视角综合研究、多种研究方法并用、研究内容全面深入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学界研究存在停滞于简单的描述性路径分析、规范的定量研究居少等问题。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强化深层次结构意义上的分析,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并重,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社会组织 规范的定量研究 多学科视角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