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的体制框架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俊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77,158,共8页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中提出的社会治理,具有不同于社会管理的概念内涵。英美两国20世纪后期的变革表明,社会治理是对市场本位和国家本位的超越,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在承担基本责任的前提下从社会领域"撤退",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中提出的社会治理,具有不同于社会管理的概念内涵。英美两国20世纪后期的变革表明,社会治理是对市场本位和国家本位的超越,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在承担基本责任的前提下从社会领域"撤退",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灵活应用政府、市场和自组织等治理机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建立了社会政策的基本体系,基层自治不断推进,社会组织获得了较大发展,市场机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社会治理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推进基础,但也面临着社会政策不完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功能受到制约,市场机制难以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挑战。巩固社会治理的成果、应对当前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增强政府的"元治理"责任,促进基层自治,发展社会组织,合理利用市场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 体制框架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秀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即第一阶段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状态转变;第二阶段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qu... 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即第一阶段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状态转变;第二阶段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变;第三阶段从"强政府强社会"向"好政府好社会"转变,经过这三个阶段发展,可以达到政府和社会的理想状态,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 政府与社会关系状态 政府力量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拓展与治理创新 被引量:35
3
作者 范和生 唐惠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社会治理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因而,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治...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社会治理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因而,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组织则成为纠正"失灵"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主要有:承接政府的社会服务项目、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当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然而,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参与社会治理存在诸多困境,应加强制度建设,破除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壁垒;强化分类治理,创新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实施增能赋权,提升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力:助力协同共治,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路径拓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8
4
作者 邵静野 来丽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4-206,共3页
笔者着眼于当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社会协同的现实操作,重点探讨社会协同实现机制的构建,详细阐述如何构建社会协同的政府主导机制、社会协同的责任分担机制、社会协同的合作动力机制、社会协同的成本分担和收益分配机制、社会协同的集... 笔者着眼于当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社会协同的现实操作,重点探讨社会协同实现机制的构建,详细阐述如何构建社会协同的政府主导机制、社会协同的责任分担机制、社会协同的合作动力机制、社会协同的成本分担和收益分配机制、社会协同的集体行动机制、社会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社会协同的监督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体制创新 社会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研究:实证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梅 叶锦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0-587,共8页
为整体探究与考量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厘清相关理论问题基础上,梳理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FCE模型展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 为整体探究与考量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厘清相关理论问题基础上,梳理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FCE模型展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困境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最终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提出能力提升的路径创新。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应做到参与社会化,提升组织公信力;治理程序法治化,打好政策法规组合拳;组织监管合作化,完善合力监督;资源配置最优化,建立以基层需求为中心的体育资源配置体系;组织发展国际化与本土化,协调组织的对外联结与自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治理能力 AHP-FCE模型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机理和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蒋璟萍 袁媛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4,共4页
无论是传统治理还是现代治理,文化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礼仪文化,由于其发生作用的特殊机理,融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于一体,可以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特殊纽带,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要遵循礼仪... 无论是传统治理还是现代治理,文化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礼仪文化,由于其发生作用的特殊机理,融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于一体,可以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特殊纽带,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要遵循礼仪文化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实现社会治理观念的内化和外化;把握礼仪教育和实践养成两个环节,形成社会治理创新的长效机制;抓好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两个关键,推进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文化 社会治理创新 机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视野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风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5,共6页
"国家-社会"理论既是分析社会问题的工具,也是分析社会问题视角。以此为分析视角对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分类,主要有无主地模式、国家控制社会模式、社会参与国家模式、国家-社会合作模式、国家-社会共生模式和社会自治模式。改... "国家-社会"理论既是分析社会问题的工具,也是分析社会问题视角。以此为分析视角对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分类,主要有无主地模式、国家控制社会模式、社会参与国家模式、国家-社会合作模式、国家-社会共生模式和社会自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术界也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我国未来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推动国家-社会的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社会治理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目标框架与支撑体系——基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胡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7,共7页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单位制”消解后的地方治理空白,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下国家-社会关系调整的方向。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涉及各层级政府内部权责配置,以及政府与社会等治理主体间多维度关系的构建和运行。...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单位制”消解后的地方治理空白,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下国家-社会关系调整的方向。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涉及各层级政府内部权责配置,以及政府与社会等治理主体间多维度关系的构建和运行。从管理下移、服务下移、资源下移构建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目标框架,管理下移是核心,服务下移是目标,资源下移是保障。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是一个“授权化”过程,需要包括授权文化与战略、授权结构性体制和授权策略与技术等各种治理要素的相互整合和综合运用,形成“授权化”的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重心下移 目标框架 支撑体系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跨部门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是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必然选择。跨部门合作治理建立在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之上,而且离不开一定的行...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是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必然选择。跨部门合作治理建立在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之上,而且离不开一定的行政安排。通过建立一系列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形成新的合作治理结构,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跨部门合作治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体制创新、实现路径与治理结构研究——产权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震 刘继广 张雪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57-64,共8页
从产权经济学视角,研究提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路径与重点。明晰产权关系与完善产权制度是职业院校“混改”的前提,要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归属、规定职业院校“混改”中产权保护的主要内容。体制机制创新的... 从产权经济学视角,研究提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路径与重点。明晰产权关系与完善产权制度是职业院校“混改”的前提,要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归属、规定职业院校“混改”中产权保护的主要内容。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径是形成多元产权结构,要遴选合适的产权主体进行合作,形成最优的多元产权结构,特别重要的是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与管理机制。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有关法人身份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法人类型及其选择。产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产权结构的具体组织形式。要科学设计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下的“三会一层”运行机制,合理处理党委领导与“三会一层”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职业院校 体制创新 实现路径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制约因素与民主路径解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雪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差,折射出执政者对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高度关怀和重拳指向。当前,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思维、阶层群体冲突和人口流动与交往方式变化等因素制约或影响着新时期社会...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差,折射出执政者对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高度关怀和重拳指向。当前,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思维、阶层群体冲突和人口流动与交往方式变化等因素制约或影响着新时期社会治理的创新进程,必须用以人为本引领,实现从精英主义思维向理性妥协思维转变;用公平正义推动,实现从管理管控到服务治理的转变;用民主法治促进,实现从控制维稳到协商维稳的转变,才能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创新 制约因素 民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一项研究框架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波辉 陈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伴随"放管服"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必然对社会治理创新产生影响,社会治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理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借助于建构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框... 伴随"放管服"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必然对社会治理创新产生影响,社会治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理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借助于建构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框架。分析2016年至2019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发现,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治理方式、管理服务下沉、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乡村治理等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特征与范畴。将这些特征与"放管服"改革的理论蕴含进行关联性思考,可见社会治理创新与"放管服"改革具有明显的理论契合性,从简政放权、健全制度、优化服务等三个核心维度能够建构一种社会治理创新的可适性模型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和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社会治理创新 扎根理论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国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7,共5页
自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若干典型样本。构建创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前提是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重大挑战,核心在于回应群众,要素在于体制机制重组力量、主体合作共治能力、价值理念、制度... 自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若干典型样本。构建创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前提是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重大挑战,核心在于回应群众,要素在于体制机制重组力量、主体合作共治能力、价值理念、制度框架、体制机制控制枢纽、自调节自优化系统和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态,当前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以全程化服务为核心,以集成融合为特色,以五大机制为保障,展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的体制机制。从基层管理工作来看,地方政府创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创新社会治理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及路径创新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秋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41,共2页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社会治理 困境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社会公共领域参与研究——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社会建设问题论述的深层研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仁忠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论断。这一新论断的核心是强调政社分开,政府放权,社会力量接权,关键是通过培育理性社会主体来承接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论断。这一新论断的核心是强调政社分开,政府放权,社会力量接权,关键是通过培育理性社会主体来承接因政府职能转变而让渡出来的社会管理权力。从现代社会的结构特征来看,社会公共领域能够通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培养理性社会主体而促进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公共领域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向度与推进逻辑:新时代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新时代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利文 杨威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是"治体"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重要议题,实践先行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即将展开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不同步的位差;社会体制改革也存在部门非协同、... 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是"治体"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重要议题,实践先行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即将展开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不同步的位差;社会体制改革也存在部门非协同、不联动以及碎片化的困局。围绕"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基础"、"地方社会治理经验及其比较"、"社区治理的理论谱系与关键议题",以及"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实践策略",理论界与实务界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与碰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深了对现实治理经验的学理性思考,深化了对体制改革现状与难题的理论感知,也更加辨明了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系向度、实践逻辑、议题转换以及未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体制改革 社会治理创新 地方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基层自治,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1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246,共1页
周俊、郁建兴撰文《社会治理的体制框架与创新路径》指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中提出的社会治理,具有不同于社会管理的概念内涵。英美两国20世纪后期的变革表明,社会治理是对市场本位和国家本位的超越,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在承担基本... 周俊、郁建兴撰文《社会治理的体制框架与创新路径》指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中提出的社会治理,具有不同于社会管理的概念内涵。英美两国20世纪后期的变革表明,社会治理是对市场本位和国家本位的超越,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在承担基本责任的前提下从社会领域“撤退”,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灵活应用政府、市场和自组织等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的体制框架与创新路径》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体制改革与数字技术驱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进程
18
作者 李凤亮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9,共8页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因应中华文明内生性演进与数字技术时代性变革的历史必然和深层耦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体制改革之路,涉及文化治理主体、内容、结构和效果的系统性优化,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配置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治理手...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因应中华文明内生性演进与数字技术时代性变革的历史必然和深层耦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体制改革之路,涉及文化治理主体、内容、结构和效果的系统性优化,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配置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治理手段、提升文化治理效能等多样化系统性问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为文化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赋能手段,全方位推动治理模式的当代转型,为文化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文化治理的主体、工具、内容与效果等各方面机制均要因时、因势作出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现代化 路径创新 体制改革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解读
19
作者 朱余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2,共3页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村社会管理问题,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乡村的要径。走出乡村社会管理困境,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党...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村社会管理问题,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乡村的要径。走出乡村社会管理困境,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府改革;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管理体制 现实困境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专访中共达州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
20
作者 李富强 韩冰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00-101,共2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将顶层设计转化为能落实、...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将顶层设计转化为能落实、易操作、出实效的政策措施。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区委书记 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治理格局 共建共治共享 顶层设计 有效路径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