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读“公意”:道德制高点的面纱——以卢梭《社会契约论》为文本依据 |
黄璇
任剑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中外视角:社会契约与宪政精神——再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汤唯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4 |
6
|
|
3
|
令人惊异的政治哲学经典——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另类解读 |
宋宽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的“人民”教诲——《社会契约论》卷一、卷二的解读 |
王辉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矛盾的理解及理解的矛盾——关于《社会契约论》的矛盾的分析 |
左骏
|
《湖湘论坛》
|
2004 |
0 |
|
6
|
论《社会契约论》和人权 |
李增华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7
|
动态社会契约论:一种经济法的社会理论之解说 |
郑少华
竹青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4 |
16
|
|
8
|
先秦“舆人”考论——中国“舆论”概念的历史语源学考察 |
夏保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9
|
康德的国际伦理法则 |
胡适
席云舒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0
|
中国首部旅游法应定位为“硬法” |
孟凡哲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卢梭公意理论的模型建构与当代运用——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 |
蓝剑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何兆武:少年时的自由与希望 |
曾国华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传统领导权威的消解原因分析 |
费鹤祥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现代性的反思与困境——卢梭伦理政治观述评 |
邹珊珊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