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公意”:道德制高点的面纱——以卢梭《社会契约论》为文本依据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璇 任剑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5-59,共5页
卢梭的"公意"是一种具有绝对性和至上性的道德力量,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了公意的来源、公意的确立、公意的执行以及公意的维续。公意来源于人们联合的共同需要。公意的确立就是人们把联合的共同意愿以缔约的方式体现出... 卢梭的"公意"是一种具有绝对性和至上性的道德力量,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了公意的来源、公意的确立、公意的执行以及公意的维续。公意来源于人们联合的共同需要。公意的确立就是人们把联合的共同意愿以缔约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共同体的建构中,公意以人民主权的形式体现,建立起了道德共同体。在道德共同体中,法律对公意最高地位的确认事实上就是在为道德立法。公意的执行体现在立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同运用上。公意的维续是要使公意转化为相应的权利,从而建立起牢固的合法性基础,因此也就维续了公意这种道德力量的神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公意 道德共同体 人民主权 立法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视角:社会契约与宪政精神——再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被引量:6
2
作者 汤唯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87-93,共7页
现代西方国家 ,契约不仅是私法的缩影 ,也是公法的精神所在 ,社会契约论即是契约观念在宪政关系中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原理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渗透的过程中 ,笔者并不赞同一种“契约万能”的主张 ,但却笃信缺少契约精神的中国需要用契... 现代西方国家 ,契约不仅是私法的缩影 ,也是公法的精神所在 ,社会契约论即是契约观念在宪政关系中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原理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渗透的过程中 ,笔者并不赞同一种“契约万能”的主张 ,但却笃信缺少契约精神的中国需要用契约维护权利和限制权力 ,这也正是社会契约的现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契约 宪政精种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民主政治 中国 法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惊异的政治哲学经典——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另类解读
3
作者 宋宽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9,共8页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经典之一,但它也是被误读最多或者最少被理解的一本政治哲学经典。就其理论结构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呈现的政治哲学概念框架,是古典的自然政治观、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经典之一,但它也是被误读最多或者最少被理解的一本政治哲学经典。就其理论结构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呈现的政治哲学概念框架,是古典的自然政治观、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奇妙混杂之结果。而这三种政治哲学理论之间难以化解的理路和思想之歧异甚或冲突,也使得这本政治哲学经典充满了令人惊异的"独特"见解和悖谬混乱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公意” “主权者” “立法者” 孟德斯鸠 地理环境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的“人民”教诲——《社会契约论》卷一、卷二的解读
4
作者 王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从physis和nomos以及theoria和praxis关系出发审视,可以看出,卢梭《社会契约论》卷一和卷二中关于"人民"的概念是既有联系也有实质性差别的。卷一的"人民"是普遍的,它是任何政治体都具有的形式一致性。而卷二的&qu... 从physis和nomos以及theoria和praxis关系出发审视,可以看出,卢梭《社会契约论》卷一和卷二中关于"人民"的概念是既有联系也有实质性差别的。卷一的"人民"是普遍的,它是任何政治体都具有的形式一致性。而卷二的"人民"是未缔结社会契约前的人民——"民族",是不同政治体相互划分敌友的依据,是一个共同体区别于另一个共同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社会契约论》 人民 立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的理解及理解的矛盾——关于《社会契约论》的矛盾的分析
5
作者 左骏 《湖湘论坛》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在自然法思想指导下产生的《社会契约论》 ,从面世的那天起 ,就充满着争议。书中内在思想上的矛盾和各人对这些思想理解的矛盾不仅产生了对《社会契约论》的争议 ,更引发了对卢梭的无穷争辩。
关键词 《社会契约论》 自然法思想 契约思想 社会矛盾 平等思想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契约论》和人权
6
作者 李增华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41-46,共6页
卢梭的人权理论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在于它是针对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特权提出的。它主张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斗争。但它并非科学的、正确的。它不懂得人权的真正起源,反映的只是资产阶级特权,并把人权看作... 卢梭的人权理论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在于它是针对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特权提出的。它主张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斗争。但它并非科学的、正确的。它不懂得人权的真正起源,反映的只是资产阶级特权,并把人权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现代资产阶级背叛了《社会契约论》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它用人权理论为现代资产阶级的统治特权作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契约论》进步性 非科学性 现代资产阶级 背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社会契约论:一种经济法的社会理论之解说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少华 竹青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51-62,共12页
动态社会契约论可以从新的视角展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社团作为动态社会契约关系的典型形式 ,对于构造经济法域中的动态社会契约网络具有关键作用。经济法中的主体定位、权力 /权利配置、行为定性、法律责任等问题 ,都可以运用动态社会... 动态社会契约论可以从新的视角展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社团作为动态社会契约关系的典型形式 ,对于构造经济法域中的动态社会契约网络具有关键作用。经济法中的主体定位、权力 /权利配置、行为定性、法律责任等问题 ,都可以运用动态社会契约论予以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社会契约 经济法 社团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契约自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舆人”考论——中国“舆论”概念的历史语源学考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夏保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232,共6页
20世纪历史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历史学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借鉴并与之融合方面。法国年鉴学派标新立异的新史学正体现了历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特别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构成了年鉴学派显著的学术特色。当下历史人类学... 20世纪历史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历史学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借鉴并与之融合方面。法国年鉴学派标新立异的新史学正体现了历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特别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构成了年鉴学派显著的学术特色。当下历史人类学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微观史学正流行于世界各国学术界,体现着学术研究的新潮流。人类学强调田野,而历史学强调文献。但在关涉历时态的古史研究中,单凭历史学或人类学显然都是不够的。历史文献所呈现的大多是当时的一个状态或片段,而其演进则需要走进历史田野的考察。本期刊发的这组文章,即为走进历史田野、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田野资料研究古史的专题讨论,期望这组专题讨论不论对古史研究的深入,还是对史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特别是多重证据法的丰富,都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源学 舆论 《社会契约论》 历史 概念 中国 考论 先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国际伦理法则 被引量:2
9
作者 胡适 席云舒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4,共9页
一 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卢梭说他既不是君主也不是立法者,因而他才要论述政治。出于同样的原因,康德为了详述一个维护"永久和平"之国家联盟的哲学体系而倾注了晚年时光。康德常感叹现实政治脱离了实践理性,
关键词 国际伦理 康德 《社会契约论》 法则 现实政治 哲学体系 国家联盟 永久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部旅游法应定位为“硬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凡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共2页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曾说过,“除了一切人所共同的准则而外,每个民族的自身都包含有某些原因,使它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秩序,并使它的立法只能适合于自己。”可以说,如果我们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立法,就难以获得我们...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曾说过,“除了一切人所共同的准则而外,每个民族的自身都包含有某些原因,使它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秩序,并使它的立法只能适合于自己。”可以说,如果我们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立法,就难以获得我们所期望的秩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棘手问题也有目共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法 《社会契约论》 旅游业发展 硬法 首部 中国 改革开放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公意理论的模型建构与当代运用——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蓝剑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99,共6页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意就是一种社会契约形成后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共意志。以博弈论观之,公意理论的分析逻辑在于:公意来源于人类捍卫自由的共同需要,确立于集体签订的合约,执行于一种设计精巧的政治机制,实现于外在的...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意就是一种社会契约形成后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共意志。以博弈论观之,公意理论的分析逻辑在于:公意来源于人类捍卫自由的共同需要,确立于集体签订的合约,执行于一种设计精巧的政治机制,实现于外在的强制性法律,延续于可操作的选举权利,异化于走火入魔的人类理性。公意理论在当代世界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可以维护政治公平和推进自由民主;另一方面却又导致诸多恶行,比如多数暴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意 卢梭 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 《社会契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兆武:少年时的自由与希望
12
作者 曾国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1,共1页
讲述人:何兆武(生于1921年,清华大学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译著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等)
关键词 何兆武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西方哲学史》 《社会契约论》 自由 少年 大学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领导权威的消解原因分析
13
作者 费鹤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40-41,共2页
一、传统领导权威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形成的合理性基础在于社会个体将个人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由此集结成国家权力。卢梭认为,领导和领导权威的形成与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存在基础基本相同。为了寻... 一、传统领导权威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形成的合理性基础在于社会个体将个人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由此集结成国家权力。卢梭认为,领导和领导权威的形成与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存在基础基本相同。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的更好发展,社会个体在集体组织内部选出具有人格魅力和能力的个人代表众多的社会个体行使集体权力,在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对权力的行使便是领导权威的产生基础。但是权力和权威的概念却不尽相同,权力强调的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其最大的特征是强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威 非权力性 人格魅力 权力的行使 合理性基础 《社会契约论》 个人代表 个人威信 领导工作 领导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反思与困境——卢梭伦理政治观述评
14
作者 邹珊珊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卢梭是思想史上较早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人。他以古典共和国非功利德性和自由的概念基础对当时的启蒙思想进行了批判。这种以古代对抗现代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古典伦理政治观的回归。然而 ,卢梭在反思现代性的同时却陷入困境 ,虽然卢梭... 卢梭是思想史上较早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人。他以古典共和国非功利德性和自由的概念基础对当时的启蒙思想进行了批判。这种以古代对抗现代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古典伦理政治观的回归。然而 ,卢梭在反思现代性的同时却陷入困境 ,虽然卢梭努力借用古代的思想资源 ,他所有恢复伦理政治观的努力并没能抵挡现代性的浪潮 ,因为卢梭所使用的概念同样背离了古代原初精神。当近代政治哲学的根基发生转变时 ,卢梭无法离开这个根基进行反思批判 ,这也是所有近代政治哲学难以逾越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伦理政治观 述评 现代性 《社会契约论》 道德观念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