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6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评杨欢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一书
1
作者 文启湘 许永兵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5期94-95,共2页
时光任苒,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经济理论中, 许多僵化的观念渐渐淡化、 消失,新的理论范式在探索中逐步形成。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 杨欢进 现代化 书评 河北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部力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评介
2
作者 刘金霞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书评 创新 杨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3
作者 张兴祥 何元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福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形成地和实践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习近平在福建工作长达17年半,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国内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讨论最为热烈、争议最大的时期。... 福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形成地和实践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习近平在福建工作长达17年半,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国内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讨论最为热烈、争议最大的时期。习近平结合在福建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敢于亮明“定见”,发表系列文章并出版《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一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展开深入的理论探索,其核心命题在于解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这些论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献,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资源。重温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目的是发掘其内蕴的思想伟力,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核心命题 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兼论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乔晓楠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共9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理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突破方向,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促进效率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理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突破方向,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促进效率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立足当前发展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讨论,不仅遵循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而且回应了新时代新征程对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其蕴含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式探索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方向与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质生产力 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5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志凯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4,共9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及其实践,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近年来,不仅中国古代、近代商品经济的专题讨论会开得红红火火,大量的相关专著、文章相继出版和发表,而且对中国现代商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及其实践,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近年来,不仅中国古代、近代商品经济的专题讨论会开得红红火火,大量的相关专著、文章相继出版和发表,而且对中国现代商品经济与市场发展的论述涉及面更广泛,观点异彩纷呈,研究的新进展或突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相辅相成。由于经济理论研究与社会经济体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形成与中国经济理论研究息息相关。这里,仅就半个世纪以来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有关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 现代经济 商品市场 改革开放 流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袖与学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中的互动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视角和案例之一 被引量:3
7
作者 苑秀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本文分时期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确立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展是包含领袖和学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过程中,一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极大地发挥了引领思想、答疑解惑的作用。领... 本文分时期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确立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展是包含领袖和学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过程中,一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极大地发挥了引领思想、答疑解惑的作用。领袖和学者建立了一种互动和互补的交互关系,从而共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领袖与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常荆莎 时劲雨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现行中国社会是否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市场经济是否真正实现了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现行中国社会是否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市场经济是否真正实现了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服务。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诞生,理论界围绕我国相关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目的与任务、路径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促进了这一理论的不断成熟。也有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厘清,其理论才能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基本问题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国家利用市场思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俞良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资本主义 经济理论 列宁思想 市场思想 经济政策 商品交换 贸易自由 市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重追问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京京 李红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厚植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余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其“更高起点”高在全球治理格局调整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空方位”、坚持党的领导的“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厚植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余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其“更高起点”高在全球治理格局调整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空方位”、坚持党的领导的“阶级方位”、秉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价值方位”,“更高层次”高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公平竞争与共同富裕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相统一、立足内需与扩大开放相统一、政府治理与多元治理相统一、法治规范与道德约束相统一的辩证智慧,“更高目标”高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和“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渊源 鲜明主题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古今 求实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研究》评介
11
作者 杨灿明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研究 体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盼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9,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益科学化地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益科学化地把握商品经济的历史客观性和不可逾越性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肯定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经济、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特征,肯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肯定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内在特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刻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深厚融合基础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增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机制,已经成为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课题。按照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机制原理,社会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机制,已经成为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课题。按照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机制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理论主体是党和国家领导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间接理论来源是西方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社会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机制表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阶级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坚持指导地位的一元性与吸收和借鉴的多元性的辩证统一,坚持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形成机制 动力 主体 社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卓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3,29,共4页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是对1978年之后1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新体制基本框架设计合理,我国在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大步展开,已...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是对1978年之后1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新体制基本框架设计合理,我国在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大步展开,已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是简单的外部结合,而是要互相渗透的内在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资本论》中商品货币理论的价值——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审视 被引量:1
15
作者 鲜阳红 张尊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从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本论》,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商品货币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其历史变迁及商品货币理论中价值规律、劳动二重性、劳动分工等理论,从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货币理... 从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本论》,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商品货币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其历史变迁及商品货币理论中价值规律、劳动二重性、劳动分工等理论,从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从进步性、局限性、与时俱进性评价了商品货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货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昌跃 孙良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16,共3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人性"的"自利经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人性"的"自利经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利他双重人性"的"道德经济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对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构建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大理论基石的逻辑生成——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金成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4,共3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中,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基石。由此形成的指导思想的三次演进,集中展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选择...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中,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基石。由此形成的指导思想的三次演进,集中展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选择—坚持—改造的逻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 市场经济 理论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征在《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上的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郁芳 余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0,共8页
陈征是我国研究《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他致力于深入研究并运用《资本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一般原理和经济规律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密切结合,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除理论障碍。陈征创立的现代科学劳动... 陈征是我国研究《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他致力于深入研究并运用《资本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一般原理和经济规律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密切结合,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除理论障碍。陈征创立的现代科学劳动理论和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等理论,创造性发展了《资本论》的相关思想,丰富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宝库,为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指导意义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松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内在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内在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树立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的新观念,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有...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内在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内在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树立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的新观念,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有利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能够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 有机结合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肖远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16,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市场手段论”和“市场基础论”两个阶段。“市场手段论”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标志着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市场手段论”和“市场基础论”两个阶段。“市场手段论”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市场基础论”从改造公有制的角度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的可行性,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创新 体制创新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