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兼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
徐梦瑶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看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
华雷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例 |
王巍
|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4
|
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生成的三个论域——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 |
魏泳安
王学俭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在中国的传播 |
白占群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5 |
4
|
|
6
|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于凤梧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2
|
|
7
|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张绪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2
|
|
8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纪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101周年 |
马知明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纪念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一百周年 |
刘开通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0
|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体会 |
刘仁学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1
|
马克思群众思想的创立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牟成文
冯连军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2
|
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略论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
韩一德
李帆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13
|
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师泽生
梁磊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王真
周健人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5
|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李友华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6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时代因素——基于《乌托邦》与《共产党宣言》的比较 |
吴韵曦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7
|
论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原理及其发展 |
陈世润
陈晨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毛泽东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石仲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9
|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 |
苏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20
|
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
郑永廷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