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燕乐歌辞的历史考察——论《碧鸡漫志》的主旨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谢桃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王灼的《碧鸡漫志》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音乐文学的历史文献 ,作者旨在探索唐宋燕乐歌辞的演变过程。虽然王灼在观念上具有复古意识和儒家雅正美学观念 ,但他更注重音乐文学发展变化的现实 ,具有历史的观照态度 ,而且见到了音乐文学发展的... 王灼的《碧鸡漫志》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音乐文学的历史文献 ,作者旨在探索唐宋燕乐歌辞的演变过程。虽然王灼在观念上具有复古意识和儒家雅正美学观念 ,但他更注重音乐文学发展变化的现实 ,具有历史的观照态度 ,而且见到了音乐文学发展的客观趋势 ,因而所作出的论断有很大的学术意义。现在我们研究中国音乐文学史时 ,《碧鸡漫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鸡漫志》 燕乐歌辞 历史考察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学广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87-91,共5页
在我国文学史上,周秦以来,诗文一直占据着正统文学的地位,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体现着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价值和功能。而词这一起源于唐,滋衍于五代的新型文体,由于其初始阶段价值取向与传统诗教的背离... 在我国文学史上,周秦以来,诗文一直占据着正统文学的地位,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体现着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价值和功能。而词这一起源于唐,滋衍于五代的新型文体,由于其初始阶段价值取向与传统诗教的背离,直至宋代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为艳科 主流文化 士大夫文人 词学观 词体观念 《花间集序》 矛盾态度 《碧鸡漫志》 欧阳修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晏殊《飞白书赋》——兼论飞白书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克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20,40,共4页
晏殊七岁能属文,被视为“神童”。在宋真宗、仁宗朝,他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也做了一些好事;但我看他那“神童”的“神”,在他一生的事业中,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大家都知道,晏殊的诗、词、赋都写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宋王灼《碧... 晏殊七岁能属文,被视为“神童”。在宋真宗、仁宗朝,他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也做了一些好事;但我看他那“神童”的“神”,在他一生的事业中,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大家都知道,晏殊的诗、词、赋都写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宋王灼《碧鸡漫志》评他的词是“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宋宋祁亦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晏殊 白书 欧阳修 书法家 宋太宗 书法创作 文学艺术 个性特征 《碧鸡漫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灼与晁公武的交往——李清照研究中一桩不为人知的史实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9,共8页
虽然有关王灼、晁公武各自的研究已颇为可观,但二人的交往至今尚不见有人提及,而此事直接关乎《碧鸡漫志》、《郡斋读书志》二书对李清照生平事迹的载录,并连带影响到后人对李清照再嫁一事的评价。考辨可知,南宋高宗绍兴十四至十五年间... 虽然有关王灼、晁公武各自的研究已颇为可观,但二人的交往至今尚不见有人提及,而此事直接关乎《碧鸡漫志》、《郡斋读书志》二书对李清照生平事迹的载录,并连带影响到后人对李清照再嫁一事的评价。考辨可知,南宋高宗绍兴十四至十五年间,同在四川遂宁的王灼、晁公武有过较密切的接触,王灼《颐堂先生文集》卷五所收《次韵晁子与》五首实为与晁公武唱和之作,"子与"乃"子止(公武字)"之讹。晁公武的特殊身份及经历使之有可能知晓李清照早年情况,并对《词论》内容有所耳闻。王灼《碧鸡漫志》所记清照事当得自晁公武口述,其评苏词之言"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可证《词论》作于清照婚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灼 晁公武 李清照 《碧鸡漫志》 《郡斋读书志》 《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卷帘人”——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和安 韩海浪 《学海》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 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中之一。原词如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如梦令》 绿肥红瘦 女主人公 侍女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夜雨 《碧鸡漫志》 中国古代文学 《唐宋词鉴赏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俳谐词的审美形态及其嬗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审美形态 词创作 俳谐词 审美转型 滑稽无赖 《碧鸡漫志》 语言技巧 词人 审美属性 精神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万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100,共6页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精通音律,在宋朝中央音乐机构大晟府审定过古乐,并创制了大量新调,对词乐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清真居士文集》,已佚。词都《清真集》,陈元龙为之作注,题作...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精通音律,在宋朝中央音乐机构大晟府审定过古乐,并创制了大量新调,对词乐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清真居士文集》,已佚。词都《清真集》,陈元龙为之作注,题作《片玉集》。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考察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即是考察清真词在宋代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无疑,这种可供考察的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从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词 周邦彦 《清真集》 李清照 《碧鸡漫志》 陈师道 沈义父 格律派 音律 咏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对词学的贡献
8
作者 邓魁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21,共12页
两宋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它拥有众多的词人、丰富的作品、不同的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的确是后世难以与之比并的。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一定会出现许多艺术经验的总结,也就是理论批评;而这种理论批... 两宋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它拥有众多的词人、丰富的作品、不同的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的确是后世难以与之比并的。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一定会出现许多艺术经验的总结,也就是理论批评;而这种理论批评又必然要反转来给予当时的创作以导向性的影响。这正是我们特别注意了解和研究宋代词学状况的原因。宋人除汇集词作、注释和编选词集外,还在记叙词人生平事迹、评论作家作品,以及探讨词史源流,研究词的做法和声韵、音律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些成绩对于当时和后世词的创作及词学的发展都具有开源导流的作用。例如词学大行的清代,应该说就正是仰仗了宋人的肇建之功才取得那么多的成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词人 苏拭 词话 长短句 张炎 论词 王灼 评论 《碧鸡漫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古代词话略论
9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1-96,102,共7页
中国古代词话是中国古代文论和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川古代词话在中国古代词话中则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中国词话史的角度,对四川古代词话进行了一次初步考察。
关键词 词话 王灼 词品 代词 长短句 论词 杨慎 李调元 《碧鸡漫志》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雅俗词论鉴照
10
作者 许兴宝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雅俗词论 “雅” 理想人格 周邦彦 “骚雅” 崇雅黜俗 张炎 艺术精神 中和之美 《碧鸡漫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