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汉中博物馆——《石门颂》 被引量:1
1
作者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1期13-14,共2页
《石门颂》,又称《杨孟文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汉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刻石为长方形,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内容记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之事,碑文多为四字一句,押韵可以通读。原... 《石门颂》,又称《杨孟文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汉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刻石为长方形,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内容记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之事,碑文多为四字一句,押韵可以通读。原石在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位于石门西壁中部,距石门南口5米多。1967年因修水库,移入汉中博物馆至今。《石门颂》与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合称为“汉三颂”,书法价值极高,历来受到习隶书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颂》 司隶校尉 《西狭颂》 摩崖石刻 书法价值 长方形 博物馆 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隶石刻《石门颂》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雨瑄 《艺海》 2017年第11期86-87,共2页
汉隶是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呈长方形。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的发展达到顶峰,在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其中《石门颂》凭借奇纵恣肆的风格在... 汉隶是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呈长方形。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的发展达到顶峰,在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其中《石门颂》凭借奇纵恣肆的风格在汉隶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颂》 汉隶 审美价值 艺术特征 石刻 东汉时期 长方形 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石门经典汉隶书风之异同——以《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纪》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思 《书法教育》 2019年第4期55-62,共8页
汉中石门石刻群是书法艺术的宝库。其中《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纪》为汉隶精品,在书法史领域闻名遐迩,其美感令人神往。《大开通》是篆隶过渡时期古隶的代表,《石门颂》《杨淮表纪》为成熟汉隶的经典,历来为书者临习之范本和取之... 汉中石门石刻群是书法艺术的宝库。其中《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纪》为汉隶精品,在书法史领域闻名遐迩,其美感令人神往。《大开通》是篆隶过渡时期古隶的代表,《石门颂》《杨淮表纪》为成熟汉隶的经典,历来为书者临习之范本和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颂》 杨淮表纪 《大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颂》
4
作者 马斌 《江苏教育》 2018年第29期41-42,共2页
【作品概况】《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碑高228厘米,宽96厘米,10行,每行17~23字。篆书。现存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观典赏析】《祀三公山碑》是... 【作品概况】《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碑高228厘米,宽96厘米,10行,每行17~23字。篆书。现存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观典赏析】《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碑刻之一。字体在篆隶之间,又称“缪篆”,以隶势作篆,这种创造性的篆隶融合有不可言说之妙,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颂》 三公 不可言说 封龙山 元氏县 河北省 篆书 缪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教学文化主题欣赏课型初探——以隶中草书《石门颂》教学为例
5
作者 左菲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1期43-46,共4页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离不开笔画、结构、章法三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规范书写的严谨要求,过分强调书写的技巧,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更是一种文化。摩崖、刻石、简牍亦是一座座的书法文化宝库...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离不开笔画、结构、章法三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规范书写的严谨要求,过分强调书写的技巧,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更是一种文化。摩崖、刻石、简牍亦是一座座的书法文化宝库,能够培养学生对书法文化的兴趣。站在文化欣赏的角度,开展字法、笔法、章法的教学,带领学生感受摩崖石刻的质朴、自然、大气,增加学生的基本书法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书法课堂的品质和学生的书法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欣赏 《石门颂》 笔画 结构 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涩与奔放的融合——评《石门颂》的艺术美
6
作者 吴彩虹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书法、国画是我国文化瑰宝,独步于世界的民族智慧结晶。只有走进这块园地,欣赏传统元素,体验民族精神,才能赋予创造的灵感。
关键词 《石门颂》 艺术美 民族精神 书法 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健逸宕 超然绝俗——析“对比”在《石门颂》中的妙用
7
作者 孟春 贾勤亮 《书画艺术》 2002年第1期J018-J019,共2页
《石门颂》系摩崖石刻,刻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乃汉中太守王升为嘉奖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之功,奏请朝廷而写的一篇颂文,又称《杨孟文颂》。原刊在陕西褒城县城东北的石门崖壁上,现已被整幅切割下来,移存于... 《石门颂》系摩崖石刻,刻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乃汉中太守王升为嘉奖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之功,奏请朝廷而写的一篇颂文,又称《杨孟文颂》。原刊在陕西褒城县城东北的石门崖壁上,现已被整幅切割下来,移存于汉中市博物馆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颂》 摩崖石刻 东北 朝廷 东汉 汉中市 博物馆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摩崖刻石《石门颂》考略——兼谈秦刻汉简书风之流变
8
作者 苏超 《书画世界》 2022年第9期75-77,共3页
秦汉易代,为政之策由严刑峻法向黄老无为转变。在书法艺术上,古文字书法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今文字(汉碑)书法,战国古隶文字经西汉易构,至东汉字形逐渐标准化。汉隶的演变,有一个由纵野向谨严发展的历程。本文对汉隶摩崖刻石《石... 秦汉易代,为政之策由严刑峻法向黄老无为转变。在书法艺术上,古文字书法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今文字(汉碑)书法,战国古隶文字经西汉易构,至东汉字形逐渐标准化。汉隶的演变,有一个由纵野向谨严发展的历程。本文对汉隶摩崖刻石《石门颂》的艺术风格与例句用字试做分析,旨在探明《石门颂》与古今文字演变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刻石 《石门颂》 秦刻汉简 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狭颂》
9
作者 马斌 《江苏教育》 2018年第69期39-39,共1页
【作品概况】《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摩崖石刻.隶书.东汉仇靖撰刻并书丹.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记载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宽340厘米,高220... 【作品概况】《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摩崖石刻.隶书.东汉仇靖撰刻并书丹.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记载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宽340厘米,高220厘米,凡20行,共383字.《西狭颂》与《石门颂》《郙阁颂》同列为“汉三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狭颂》 《石门颂》 摩崖石刻 汉武 东汉 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鱼》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研究
10
作者 晏斯宇 赵泽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0期30-31,共2页
图像学是现代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图像学方法是艺术史和艺术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对具象或者写实类型的图像、画面与符号进行深入解析,而杨大禹《石门鱼》作品正是具有具象画面元素的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 图像学是现代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图像学方法是艺术史和艺术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对具象或者写实类型的图像、画面与符号进行深入解析,而杨大禹《石门鱼》作品正是具有具象画面元素的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研究方法还注重图像与时代精神的关联。通过图像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对杨大禹所创作的《石门鱼》丝网版画作品进行研究,运用图像学的知识和理论方法对画面寓意进行分析与总结,去深入了解《石门鱼》作品背后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析,进而揭示画面隐含的深层次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丝网版画 《石门鱼》 《石门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深苍浑 沉劲峻拔——谈肖娴的书法艺术
11
作者 陈积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年第4期39-41,共3页
肖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一九○一年生于贵阳。早年离乡随父至广州、上海一带。抗战期间,辗转汉口、成都、重庆、兰州、等地。解放后,定居南京玄武湖畔。她五岁失恃,继母刘氏要她事家务,学女红,没有机会入学。因此只有利用晚... 肖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一九○一年生于贵阳。早年离乡随父至广州、上海一带。抗战期间,辗转汉口、成都、重庆、兰州、等地。解放后,定居南京玄武湖畔。她五岁失恃,继母刘氏要她事家务,学女红,没有机会入学。因此只有利用晚上闲暇,随父读经念诗,磨墨习字。其父铁珊先生精诗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沉劲 《石门颂》 《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深苍浑 沉劲峻拔——谈肖娴的书法艺术
12
作者 陈积厚 《南艺学报》 1981年第4期39-41,共3页
肖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一九○一年生于贵阳。早年离乡随父至广州、上海一带。抗战期间,辗转汉口、成都、重庆、兰州、等地。解放后,定居南京玄武湖畔。她五岁失恃,继母刘氏要她事家务,学女红,没有机会入学。因此只有利用晚... 肖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枕琴室主。一九○一年生于贵阳。早年离乡随父至广州、上海一带。抗战期间,辗转汉口、成都、重庆、兰州、等地。解放后,定居南京玄武湖畔。她五岁失恃,继母刘氏要她事家务,学女红,没有机会入学。因此只有利用晚上闲暇,随父读经念诗,磨墨习字。其父铁珊先生精诗文,书法、金石。曾任孙科秘书。早年曾参加以柳亚子为首的"南社"组织。南社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团体,以诗文鼓吹革命,成员中有不少书画家。她经常随父参予活动,耳濡目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沉劲 《石门颂》 《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亢金马印象
13
作者 田树苌 《书画世界》 2009年第4期60-66,1,共7页
认识金马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是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的。长期以来,他学习书法很注重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和研习,行书学过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篆书以《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为主:隶书涉猎《石门颂》《张迁碑》及摩崖刻石;楷... 认识金马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是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的。长期以来,他学习书法很注重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和研习,行书学过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篆书以《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为主:隶书涉猎《石门颂》《张迁碑》及摩崖刻石;楷书则侧重对北碑的学习,如《张猛龙碑》和北魏墓志、造像等。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老实厚道,扎扎实实,没有粉饰张扬、矫揉造作,追求古朴典雅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 《张迁碑》 《石门颂》 摩崖刻石 王羲之 颜真卿 毛公鼎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文骏
14
《上海艺术家》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李文骏 195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与画》杂志特约编辑。李文骏自幼爱好书法,楷书宗《张黑女》;隶书好《石门颂》、《曹全碑》;篆书取法汉篆,1969年拜浙派大家江成之为师,潜心刻印40余年,其篆刻作品雄健... 李文骏 195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与画》杂志特约编辑。李文骏自幼爱好书法,楷书宗《张黑女》;隶书好《石门颂》、《曹全碑》;篆书取法汉篆,1969年拜浙派大家江成之为师,潜心刻印40余年,其篆刻作品雄健淳厚,端庄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文 《石门颂》 《曹全碑》 西泠印社 协会会员 特约编辑 篆刻作品 书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志英艺术剪影
15
作者 刘志英 《黄河之声》 2012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刘志英女1970年出生。自幼喜欢书画,曾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书法初学(《九成富》.《颜勤礼碑》。继而又临汉碑《乙碑》.《张迁碑》(《石门颂》,后又临汉简。现为中国石油书法协会会员。1987年国画作品在物探技校获得... 刘志英女1970年出生。自幼喜欢书画,曾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书法初学(《九成富》.《颜勤礼碑》。继而又临汉碑《乙碑》.《张迁碑》(《石门颂》,后又临汉简。现为中国石油书法协会会员。1987年国画作品在物探技校获得二等奖。2009年书法作品入展中石油书画.摄影.美术展。2000年书法作品获交通局书法摄影展一等奖。2010年书法作品获东方公司第四届书法.美术.摄影展优秀奖。2011年书法作品获东方公司重阳节书画展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志 书法作品 艺术 中国书画 《颜勤礼碑》 《石门颂》 《张迁碑》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