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历史话语的颠覆——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后现代历史观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章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他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 ,认为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 ,不存在跨知识型的客观性 ,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它才有意义 ;历史主体...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他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 ,认为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 ,不存在跨知识型的客观性 ,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它才有意义 ;历史主体只是一个变项 ,或者说是一个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出来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游戏而已。传统线性连续的和进步的历史观是在现代知识型这种特定的框架中 ,将充满断裂、歧义、分岔的历史重新装配成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后现代主义 历史观 《知识考古学》 历史客观性 陈述 现代历史哲学 历史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述与话语——《知识考古学》的理论基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欧权 安磊 《重庆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39-41,共3页
话语:从巴赫金/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到福柯 “话语”这个术语始于巴赫金,其后的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福柯等人也对这上概念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表明,他不会囿于语言形式的分析,... 话语:从巴赫金/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到福柯 “话语”这个术语始于巴赫金,其后的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福柯等人也对这上概念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表明,他不会囿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而是着重对语言的社会历史性的分析。正是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性能 描述陈述 言语行为 严肃语言行为 话语 《知识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的功能——从《知识考古学》看福柯的后现代历史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娟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历史观 后现代 福柯 话语 个人与社会 启蒙理性 理性观念 思考方法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诞生与消亡——“知识考古学”与福柯的早期主体观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德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知识考古学"是福柯早期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论。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行考古学调查,福柯解构了现代性的历史观与主体观。但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并不是一种后现代批判。从它的功能与效果来看,福柯的现代性主... "知识考古学"是福柯早期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论。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行考古学调查,福柯解构了现代性的历史观与主体观。但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并不是一种后现代批判。从它的功能与效果来看,福柯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用意不在于颠覆,而在于对主体性的"纠偏"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知识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 主体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福柯“知识考古学”对于档案学的贡献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雅琴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5,共2页
从《词与物》到《知识考古学》,福柯对于知识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谱系学式的清理和分类。在其整理和分类的过程中,他力图将陈述及其包含的特殊性的放射相对性地区分开来,以求寻绎和概括出陈述的特质和规律,从而获得陈述对象的确定性、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福柯 档案学 《词与物》 谱系学 特殊性 陈述 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志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
作为自源文字的汉字保留并发展了起源时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如宗教、美学和符号属性,汉字直接与人和大自然构成浑然天成的互文空间,彰显并巩固了华夏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天和谐精神。
关键词 汉字 起源 《知识考古学》 天人合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