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睡美人》的女性拯救与灵魂自赎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斌育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6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睡美人》
灵魂
女性
代表作品
当代作家
创作主题
川端康成
后期创作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题名 《睡美人》:真实的变态人格
2
作者
尧守江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文摘
1968年,川端康成因为他的小说艺术“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性格的日本灵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三部代表作分别是《雪国》、《古都》、《千只鹤》。的确,这三部作品是川端康成作品风格的最好体现也即日本风格的体现,即“物哀”和“风雅”。但是真正体现川端康成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的,还当推他在晚年即196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睡美人》。《睡美人》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该书涉及道德中的色情问题,也正是如此,直到90年代,《睡美人》才翻译介绍到中国。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睡美人》
《古都》
风雅
译介
中篇小说
《雪国》
作品风格
创作
艺术手法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题名 电影《沉睡魔咒》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莹
机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典童话的好莱坞电影改编研究"(项目编号:13ZC087)
文摘
作为1959年迪斯尼童话电影《睡美人》的衍生外传,迪斯尼电影《沉睡魔咒》被冠以"颠覆童话《睡美人》"之名。这部电影在故事框架、人物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童话电影《睡美人》进行了颠覆性重述,表现出迪斯尼电影在时代等多种话语影响下的变化发展。但在其"颠覆"的外衣之下,《沉睡魔咒》仍在故事模式、善恶对立、真爱主题等方面遵循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模式,用更加隐秘的方式继承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
关键词
《沉睡魔咒》
《睡美人》
互文性
颠覆
继承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两种电影与当代女性气质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海淑
机构
广西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36,共3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15LX040)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合同编号:XGS1502)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合同编号:XPS1608)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4年上映的魔幻电影《玛琳菲森》讲述的尽管还是"睡美人"的故事,但是许多与情节推动、形象塑造密切相关的因素,比如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公主的气质等已经和20世纪50年代上映的动画片《睡美人》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强烈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新认识,艺术作品对当代现实状况的一种新反映:当代女性气质是多样并存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求女性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女性。
关键词
《睡美人》
《玛琳菲森》
拯救者
被拯救者
新公主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美国“花木兰”啥模样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忠顺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6,共1页
文摘
好莱坞真的没有不敢拍的题材,根据中国古诗《木兰辞》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已经问世。迪斯尼版本的木兰姑娘是个什么样子? 首先,她长得一点不像人们看惯了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美人》中的女主角。花木兰的额骨很宽,眼睛只有一条线(当然也有杏眼圆睁的时候),而且几乎设有鼻子。 尽管不像洋娃娃。
关键词
花木兰
迪斯尼公司
《睡美人》
木兰从军
《木兰辞》
中国古诗
好莱坞
文化差异
白雪公主
弟兄们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原声电影
6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78,共1页
文摘
《偶然与巧合》 (Hasards ou coincidences) 《男欢女爱》、《战火浮生录》的导演克劳德雷路许执导的《偶然与巧合》,曾创下国内影展连演二十七周最长映期的纪录,其原声带也成为媒体询问度最高的电影原声带之一。电影音乐由法国爵士乐界传奇钢琴家/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克劳德波林(ClaudeBolling)
关键词
原声电影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
德波林
主题曲
克劳德
钢琴家
配乐音乐
电影音乐
奥斯卡
《睡美人》
编曲
爵士音乐
爵士乐
音乐家
作曲家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