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电影《百鸟朝凤》看民间技艺的师徒传承及其礼俗
1
作者 杨传杰 唐家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电影《百鸟朝凤》以师父焦三与徒弟天鸣之间的唢呐技艺传承为主线,通过收徒、传艺、经营等内容,不仅体现了民间艺人执着的价值追求、顽强的生命意识和匠心精神,同时,技艺传承过程中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择徒观念,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 电影《百鸟朝凤》以师父焦三与徒弟天鸣之间的唢呐技艺传承为主线,通过收徒、传艺、经营等内容,不仅体现了民间艺人执着的价值追求、顽强的生命意识和匠心精神,同时,技艺传承过程中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择徒观念,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传艺方式,以及技艺传承的礼俗规范等,也深刻反映了民间文化的传承特征和性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民间技艺 师徒传承 民间礼俗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悲鸣于传统与现代的挽歌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瑞红 齐桂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84,共3页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对民俗艺术执着坚守和艰难传承的故事。这部将思考的触角深入到中国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领域的影片从人物塑造、意象传达、结局安排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导演对中国传...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对民俗艺术执着坚守和艰难传承的故事。这部将思考的触角深入到中国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领域的影片从人物塑造、意象传达、结局安排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忧患意识,对时代大潮冲击下的民俗艺术传承的不屈精神。《百鸟朝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将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问题借助苍凉、哀婉的影像进行表现和反思的一次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唢呐 《百鸟朝凤》 人物塑造 意象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从唢呐独奏曲到钢琴改编曲 被引量:7
3
作者 武增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钢琴改编曲 《百鸟朝凤》 独奏曲 功能和声 唢呐 钢琴音乐 十二音和声 十二音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发展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百鸟朝凤》现象引发的中国电影“三问” 被引量:8
4
作者 尹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2,共3页
电影的多样化,既表现在艺术电影的多样化,也表现在小众电影与大众电影的共存互赢。从这个意义上说,《百鸟朝凤》现象带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万万不能。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关键词 《百鸟朝凤》 电影市场 艺术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鸟朝凤》看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冰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吴天明导演留下的最后作品《百鸟朝凤》,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片塑造了黄河边上新老两代艺人焦三爷和游天鸣对唢呐的真诚热爱并艰难传承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唢呐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西方文化强势注入的环境... 吴天明导演留下的最后作品《百鸟朝凤》,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片塑造了黄河边上新老两代艺人焦三爷和游天鸣对唢呐的真诚热爱并艰难传承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唢呐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西方文化强势注入的环境下的艰难传承并难掩逐渐没落之势,展现了唢呐艺术在传承中面临着人们意识淡薄、外来文化艺术冲击、传统市场萎缩、传统文化艺人断层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这是给观众留下的时代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影响造就的艺术电影特异现象——《百鸟朝凤》思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2016年5月,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造就了一次关于艺术电影的起落风潮,遭遇市场失落,却因为一次跪请而逆袭市场的事件,媒介传播的惊人事件引发不同认识。艺术电影原本期望受到观众的礼遇而不得,却意外获得观赏的机遇;艺术电影不应该与... 2016年5月,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造就了一次关于艺术电影的起落风潮,遭遇市场失落,却因为一次跪请而逆袭市场的事件,媒介传播的惊人事件引发不同认识。艺术电影原本期望受到观众的礼遇而不得,却意外获得观赏的机遇;艺术电影不应该与商业电影争夺市场,却不忍被冷落的命运;因为悲情而获得超越性的票房,但自身的价值如何判定。这些问题都需要站在更为客观的角度来辨析。同时,媒介传播的角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吴天明电影 《百鸟朝凤》 艺术价值市场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艺术及音色欣赏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1,共2页
《百鸟朝凤》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乐曲,唢呐是其主要的演奏乐器。王建中先生据此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保留了原曲的旋律,并利用钢琴的演奏特点,对中国的民族乐器进行了模仿。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音色丰富、虚实结合,意境深远且韵... 《百鸟朝凤》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乐曲,唢呐是其主要的演奏乐器。王建中先生据此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保留了原曲的旋律,并利用钢琴的演奏特点,对中国的民族乐器进行了模仿。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音色丰富、虚实结合,意境深远且韵味十足。本曲的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演奏技艺,以呈现出虚实相生、百鸟齐鸣等音响效果。从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乐曲改编入手,探究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音色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中 《百鸟朝凤》 钢琴演奏艺术 音色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影像中的乡土叙事策略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彬 赵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2,共3页
被奉为"大师遗作"的影片《百鸟朝凤》公映后,其排片和营销的百转千回努力成为传播热点,使导演吴天明倾注的乡土文化关怀得以被关注。农耕文明,礼俗社会积淀出"以德为美"的品评标准,用唢呐曲调授予人们盖棺而论的德... 被奉为"大师遗作"的影片《百鸟朝凤》公映后,其排片和营销的百转千回努力成为传播热点,使导演吴天明倾注的乡土文化关怀得以被关注。农耕文明,礼俗社会积淀出"以德为美"的品评标准,用唢呐曲调授予人们盖棺而论的德行评价。具有传统乡土叙事意味的符号,在时代冲击中的叙事场域里,《百鸟朝凤》使孕之于乡野、守之于乡情的匠人精神长鸣苍穹。走进城市,背离乡村,凋敝与重生、坚守与传承是几代人要为之反思的命题,隐约间传声的唢呐,将这股激流推向观影人的心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符号 乡土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鸟朝凤》论“非遗”传承 被引量:4
9
作者 谭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5-147,共3页
《百鸟朝凤》反映了当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举步维艰的状况。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英格兰,英格兰》也反映了类似问题。消费社会盛行的"拟像"对真实的历史、文化造成威胁,引领了人们对轻松时尚的追求,... 《百鸟朝凤》反映了当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举步维艰的状况。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英格兰,英格兰》也反映了类似问题。消费社会盛行的"拟像"对真实的历史、文化造成威胁,引领了人们对轻松时尚的追求,由此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危机。通过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社会文化和教育方式对"非遗"传承的影响,对比中、英两国对待"非遗"的不同策略,有助于我们为"非遗"困境寻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朱利安·巴恩斯 《英格兰 英格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文化传承的坚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形态的一个标志性乐器,承载着民族变迁的历史记忆。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新老两代唢呐匠在唢呐技艺由盛转衰的现实遭遇中的心路历程。影片通过表现两代唢呐艺人对民族传统技艺、匠人精...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形态的一个标志性乐器,承载着民族变迁的历史记忆。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新老两代唢呐匠在唢呐技艺由盛转衰的现实遭遇中的心路历程。影片通过表现两代唢呐艺人对民族传统技艺、匠人精神、文化风俗的传承与守护,唤起观众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意识,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 技艺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脸》和《百鸟朝凤》:传承与坚守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晓琳 杨卫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24-126,共3页
吴天明的电影跨越了30年的历史,始终秉持着一种历史视野、民族立场和人文关怀,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影片去展现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深切关注,在讲述中国人的某种坚守和执着。在《变脸》(1997)和《百鸟朝凤》(2016)这两部电影中,吴天明将... 吴天明的电影跨越了30年的历史,始终秉持着一种历史视野、民族立场和人文关怀,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影片去展现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深切关注,在讲述中国人的某种坚守和执着。在《变脸》(1997)和《百鸟朝凤》(2016)这两部电影中,吴天明将视点放在中国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扬上,两部电影相隔近30年,却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吴天明追寻行将消亡的中国传统艺术,试图以电影的力量去唤醒人们对传统的重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变脸》 传承 坚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文化传承的美学困境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延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电影《百鸟朝凤》烛照出文化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所持的心态及其嬗变轨迹。作为文化意象的唢呐,被赋予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在学习与演奏的过程中,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美学韵味,并且体现为传统的人伦理想。两代唢呐匠对文化传... 电影《百鸟朝凤》烛照出文化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所持的心态及其嬗变轨迹。作为文化意象的唢呐,被赋予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在学习与演奏的过程中,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美学韵味,并且体现为传统的人伦理想。两代唢呐匠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有着一致的坚决,但由于各自所处时代语境的差异,游天鸣比焦三爷面临着更深的困境,其坚守也显得更为艰难。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大行其道的当下,这部电影还昭示着第四代导演美学风格的悲壮落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 美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8-150,共3页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视觉、听觉感官以及一定的审美活动来传达和感受艺术所展现的内容。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电影,影片以平实朴素的叙事风格、独特的艺术表现,讲述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传统文...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视觉、听觉感官以及一定的审美活动来传达和感受艺术所展现的内容。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电影,影片以平实朴素的叙事风格、独特的艺术表现,讲述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传承文化精神信念的坚守。本文将以小说的文学形象、画面的视觉形象以及音乐的听觉形象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逐一进行阐述,进一步剖析影片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艺术表现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光向下与文化传承——从《百鸟朝凤》看传统文化的困境与传承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36,共4页
一、传统文化之消失:《百鸟朝凤》的多重悲剧性《百鸟朝凤》是被称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吴天明的遗作,具有浓厚而多重的悲剧性。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曾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29届中国电... 一、传统文化之消失:《百鸟朝凤》的多重悲剧性《百鸟朝凤》是被称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吴天明的遗作,具有浓厚而多重的悲剧性。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曾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影片虽好,也卖座,却仍被商业大片挤到了角落,于是才有制片人的惊世一跪。其次,影片是一曲为传统文化呐喊的悲歌。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祖祖辈辈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维系着民众的生产、生活、情感,在现代却急剧地断裂、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眼光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电影 第四代导演 五个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的乡土创作与价值传播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小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93,共3页
乡土文化始终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根,而乡土电影是乡土文化的艺术呈现。乡土电影也是最早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力军,甚至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具艺术价值和传播力的类型电影。吴天明执导的电影《百鸟朝凤》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 乡土文化始终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根,而乡土电影是乡土文化的艺术呈现。乡土电影也是最早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力军,甚至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具艺术价值和传播力的类型电影。吴天明执导的电影《百鸟朝凤》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描摹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割裂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心理结构。本文从乡土创作的现状谈起,进一步分析乡土创作对《百鸟朝凤》及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呈现与传播力的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 传播力 影响力 《百鸟朝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确的文明史观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由电影《百鸟朝凤》引发的民族艺术传统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德 李逸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4,共10页
文章以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作为引子,运用马克思、汤因比、麦克尼尔等人的理论观点,针对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史流变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文明史观和社会进步论的立场,确立我们当下倡导的文化自信... 文章以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作为引子,运用马克思、汤因比、麦克尼尔等人的理论观点,针对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史流变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文明史观和社会进步论的立场,确立我们当下倡导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承担起中华美学当代表达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史观 进步论 民族艺术 传统文化 《百鸟朝凤》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天明《百鸟朝凤》的文化叙事冲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委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呈现了传统文化——唢呐曲艺在新时期面临的文化矛盾和传承危机。影片以丰富的情感叙述来展现传统曲艺唢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从道德冲突的角度揭示了中华礼乐文化失落的根本原因:农耕文明的衰落。影片同时... 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呈现了传统文化——唢呐曲艺在新时期面临的文化矛盾和传承危机。影片以丰富的情感叙述来展现传统曲艺唢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从道德冲突的角度揭示了中华礼乐文化失落的根本原因:农耕文明的衰落。影片同时表现了吴天明导演在票房与艺术之间的悲壮选择。影片本身的命运与片中人物及唢呐的命运相互隐喻,深刻地传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百鸟朝凤》 文化叙事 冲突 礼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民间艺术的叙事功能及局限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冬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86-87,共2页
民间艺术是极具文化标识性的创作素材,反映民间艺术的电影不仅能够增加民间艺术的传播力与感染力,同时民间艺术也能对电影进行良好的反哺功能,赋予电影独特的人文情怀与美学韵味。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将唢呐这一逐渐失落的民... 民间艺术是极具文化标识性的创作素材,反映民间艺术的电影不仅能够增加民间艺术的传播力与感染力,同时民间艺术也能对电影进行良好的反哺功能,赋予电影独特的人文情怀与美学韵味。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将唢呐这一逐渐失落的民间艺术动人而深刻地呈现在大银幕上,不仅成为一部为民间艺术发声的作品,民间艺术也令该片成为别具一格的商业片,为影片架构起文化艺术空间的同时,也在叙事进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民间艺术 叙事功能 表达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鸟朝凤》的叙事风格略论
19
作者 王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8,共3页
《百鸟朝凤》讲述的是处在新旧时代变迁下的焦、游两代唢呐艺人对唢呐技艺的坚守和传承的故事。导演吴天明在诠释这样一个凝重而深沉的故事时,用客观理性的纪实性叙述手法,展现深沉无奈的悲歌色彩,讴歌匠人精神的人文主义情怀,平实中不... 《百鸟朝凤》讲述的是处在新旧时代变迁下的焦、游两代唢呐艺人对唢呐技艺的坚守和传承的故事。导演吴天明在诠释这样一个凝重而深沉的故事时,用客观理性的纪实性叙述手法,展现深沉无奈的悲歌色彩,讴歌匠人精神的人文主义情怀,平实中不失持重,质朴中带着深思,可谓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文章从客观理性的线性叙事、矛盾对立的细致展现和深沉无奈的悲歌色彩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百鸟朝凤》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吴天明 叙事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房崇拜时代《百鸟朝凤》的文本隐喻
20
作者 赵自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51-153,共3页
吴天明通过电影《百鸟朝凤》隐喻传达个人的多重情怀,并尝试诗意建构融崇高与优美为一体的美学体系,焦三爷对唢呐艺术坚守的生命崇高与优美的西北高原田园风光、悠扬嘹亮的唢呐声、真挚美好的人情世界浑然一体,让观众既感动又享受。吴... 吴天明通过电影《百鸟朝凤》隐喻传达个人的多重情怀,并尝试诗意建构融崇高与优美为一体的美学体系,焦三爷对唢呐艺术坚守的生命崇高与优美的西北高原田园风光、悠扬嘹亮的唢呐声、真挚美好的人情世界浑然一体,让观众既感动又享受。吴天明推崇焦三爷对唢呐艺术坚守的生命意志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品格,事实上,正是他个人创作个性与艺术精神的表征,这对日渐陷入票房崇拜陷阱中的当下中国电影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百鸟朝凤》 票房崇拜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