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白鹿原》中的反抗者形象 |
姜鑫
|
《今古文创》
|
2025 |
0 |
|
2
|
《白鹿原》版本修改及文本演变考论 |
罗先海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长篇小说《白鹿原》与中国式现代化体验的书写 |
张文诺
|
《北方论丛》
|
2024 |
0 |
|
4
|
《白鹿原》“出走”母题叙事方式及其置换变形 |
刘莹莹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浅析小说《白鹿原》版本视野下的话剧改编 |
樊益琳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6
|
从小说到话剧——论北京人艺版《白鹿原》的时空转换策略 |
王旸犀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7
|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在戏剧与影视创作中的融合与发展——以《白鹿原》与《哈姆雷特》为例 |
刘端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8
|
浅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儒者形象 |
王玲
翟晓甜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9
|
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白鹿原》中的民俗词汇英译 |
张茜楠
|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概念合成视域下《白鹿原》民族秘史的认知解构 |
王瑛
王小潞
冯希哲
|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
2016 |
2
|
|
11
|
《白鹿原》:一部值得重新论证的文学“经典” |
宋剑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2
|
《红旗谱》与《白鹿原》两个时代的两种历史叙事 |
朱水涌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3
|
建构正义与良知的文化场——《白鹿原》的空间场域分析 |
苏喜庆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4
|
《白鹿原》的“性”叙事策略 |
李清霞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08 |
7
|
|
15
|
归化与异化视野下的《白鹿原》英译本中的民俗翻译 |
戴玉霞
董勇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后革命的“史诗”:《白鹿原》论 |
徐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灵与肉双重欲求冲突中的苦魂——《白鹿原》与《古船》中女性形象的个案比较阐释 |
王渭清
赵德利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1
|
|
18
|
继承传统 丰富传统——舞剧《白鹿原》音乐创作手法研究 |
王文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9
|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 |
尹季
|
《船山学刊》
|
2004 |
9
|
|
20
|
1990年代的小说叙事转向--以陈忠实《白鹿原》为例 |
王俊虎
李柔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