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祥文化时空叙事:《白蛇传》传说与景观文化建构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凝玉 胡燕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0,I0005,共9页
吉祥文化是根植于华夏民族对美好生活心向往之的独特表达。以根植于《白蛇传》传说底层逻辑的吉祥文化为叙事主线,通过梳理历史传说脉络中蕴含的吉祥观念之反向呈现、存在的记忆形式与互动逻辑,阐释语言叙事与景观时空叙事在共融互动中... 吉祥文化是根植于华夏民族对美好生活心向往之的独特表达。以根植于《白蛇传》传说底层逻辑的吉祥文化为叙事主线,通过梳理历史传说脉络中蕴含的吉祥观念之反向呈现、存在的记忆形式与互动逻辑,阐释语言叙事与景观时空叙事在共融互动中吉祥文化的张力表达,进而从叙事要素传承吉祥文化之以悲促吉、叙事空间结构蕴含吉祥文化之一心向善以及叙事线索蕴含吉祥文化之圆融意识与生存智慧三个层面对吉祥文化的具体特质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拓宽人类对善美的信仰及与吉祥文化价值关联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弘杨民族精神,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精神文化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文化 时空叙事 《白蛇传》 文化景观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表演媒介中《白蛇传》故事空间的塑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舒 孙正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5,共4页
表演媒介对《白蛇传》的演绎,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较为独立的表达系统,在塑造故事空间这一方面,将语言想象中的空间具象化,而且在导演与演员的创造性发挥方面也给定了故事空间的具体性与地域文化的个性,从而为《白蛇传》的广泛传播... 表演媒介对《白蛇传》的演绎,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较为独立的表达系统,在塑造故事空间这一方面,将语言想象中的空间具象化,而且在导演与演员的创造性发挥方面也给定了故事空间的具体性与地域文化的个性,从而为《白蛇传》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变革提供了媒介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媒介 《白蛇传》 故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传》故事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泳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为《白蛇传》故事探源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列举与此事类似的记载,未能阐明其形成的具体过程。从北宋人章炳文《搜神秘览》中的记载可知,在《白蛇传》故事产生之前,杭州当地已流传有“女化蛇”型故事,且是作为“雷峰”名迹... 为《白蛇传》故事探源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列举与此事类似的记载,未能阐明其形成的具体过程。从北宋人章炳文《搜神秘览》中的记载可知,在《白蛇传》故事产生之前,杭州当地已流传有“女化蛇”型故事,且是作为“雷峰”名迹的地方风物传说。南宋初,由于宋高宗的个人爱好,杭州市民掀起了一股制造传说的热潮,好事者受原有“雷峰”传说的启发,借鉴唐人《李黄》等故事,将它们编成宛曲多致的“蛇化女”型故事,《白蛇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雷峰塔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年来《白蛇传》影视改编的奇观化趋向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火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家喻户晓,对这一故事新编的小说、戏曲、话剧等版本众多,而影视版本尤为引人关注,迄今已多达23个,被誉为"翻拍率最高的影视题材"。综观《白蛇传》的改编历史,彰显出从叙事性到奇观化的转向...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家喻户晓,对这一故事新编的小说、戏曲、话剧等版本众多,而影视版本尤为引人关注,迄今已多达23个,被誉为"翻拍率最高的影视题材"。综观《白蛇传》的改编历史,彰显出从叙事性到奇观化的转向特征,突出表现在故事叙述的弱化、宏大场面奇观与动作奇观的演绎。这与故事本身传奇性、视觉文化消费、发达的高新科技以及好莱坞大片等因素密切相关,展现出影视业对经典传说进行故事新编及意义重构的艺术探索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影视改编 奇观化 视觉文化 意义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传》的双重颠覆
5
作者 周兰 任胜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7-39,共3页
《白蛇传》作为最常被改编的中国民间传说,自唐代至今有几十个不同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版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下,白蛇传呈现出多种的形态。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和徐克以其为蓝本的同名电影,都对原本的经典《... 《白蛇传》作为最常被改编的中国民间传说,自唐代至今有几十个不同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版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下,白蛇传呈现出多种的形态。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和徐克以其为蓝本的同名电影,都对原本的经典《白蛇传》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以互文性理论分析《青蛇》的小说和电影文本,理清两种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质和相互影响,对文学和电影改编都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互文性 文本 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面媒介中《白蛇传》的故事讲述者
6
作者 孙正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书面媒介对于故事的建构已有很长的历史,叙事学的讨论也以书面故事为核心对象,书面媒介的叙事理论因而成为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经典叙事学认为,书面媒介的故事讲述者是编排故事的主体,在书面媒介中以叙述者命名,其功能可以从讲述者与故... 书面媒介对于故事的建构已有很长的历史,叙事学的讨论也以书面故事为核心对象,书面媒介的叙事理论因而成为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经典叙事学认为,书面媒介的故事讲述者是编排故事的主体,在书面媒介中以叙述者命名,其功能可以从讲述者与故事的内外关系、人称表达方式以及叙述者的故事知晓权等方面加以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本文对《白蛇传》在书面媒介中的故事讲述者予以深入考察,为《白蛇传》的多媒介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媒介 《白蛇传》 故事讲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白蛇传》中的空间场景设计
7
作者 陈高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7,共2页
本文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分析了当前电影中的空间场景设计的一些现状,而对于《白蛇传》电影,着重从灯光的合理运用突出内景的真实,精湛的拍摄技巧展现了外景的生动,色彩的制作精良凸显了场景的艺术性,道具和特技结合模型布景让影... 本文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分析了当前电影中的空间场景设计的一些现状,而对于《白蛇传》电影,着重从灯光的合理运用突出内景的真实,精湛的拍摄技巧展现了外景的生动,色彩的制作精良凸显了场景的艺术性,道具和特技结合模型布景让影片更加恢弘等方面介绍了该电影中空间场景设计的一些巧妙,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和思考,进一步创新空间场景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空间场景设计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视剧中许仙形象之新变——以《青蛇》《新白娘子传奇》《白蛇传说》为例
8
作者 谭本龙 彭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0-42,共3页
受接受欣赏主体审美心理和社会经济意识的影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说在大陆港台被频繁地改编为电影《白蛇传》(1962)、《真白蛇传》(1978)、《青蛇》(1993)、《白蛇传说》(2011)和电视剧《千古... 受接受欣赏主体审美心理和社会经济意识的影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说在大陆港台被频繁地改编为电影《白蛇传》(1962)、《真白蛇传》(1978)、《青蛇》(1993)、《白蛇传说》(2011)和电视剧《千古奇缘》(1989)、《奇幻人世间》(1990)、《新白娘子传奇》(1992)、《青蛇与白蛇》(2001)、《白蛇传》(2006)、《又见白娘子》(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 新白娘子 《白蛇传》 四大 欣赏主体 许仙 白娘子 审美心理 影视艺术 田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传说》的民间文化渊源与商业影片的时代操作策略
9
作者 蒋建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4-65,共2页
魔幻爱情电影《白蛇传说》是根据民间故事《白蛇传》的情节单元改编的一部时代商业影片。《白蛇传》是民间蛇妻故事的一种,在民间演变、散播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体会中国本土文学传统对女性身份的设置与异化。《白蛇传说》是当下语境中... 魔幻爱情电影《白蛇传说》是根据民间故事《白蛇传》的情节单元改编的一部时代商业影片。《白蛇传》是民间蛇妻故事的一种,在民间演变、散播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体会中国本土文学传统对女性身份的设置与异化。《白蛇传说》是当下语境中的一部商业影片,商业票房与娱乐消费显然是其首要的价值追求。通过对《白蛇传》民间文化渊源的分析,对比《白蛇传说》影片的时代商业操作策略,以此探讨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艺术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民间文化渊源 《白蛇说》 商业操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白蛇传说》中的法与情
10
作者 彭妍 张夏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78,共2页
程小东导演的最新力作《白蛇传说》上演了一场法与情的交战,一次礼与欲的纠葛,一段人与妖的孽事。千古传说,魔幻重生,最新演绎。白蛇的故事曾被多次搬演,为了拍出新意,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了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 程小东导演的最新力作《白蛇传说》上演了一场法与情的交战,一次礼与欲的纠葛,一段人与妖的孽事。千古传说,魔幻重生,最新演绎。白蛇的故事曾被多次搬演,为了拍出新意,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了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成了正义的化身,代表了反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典型妇女形象。因此,法与情的冲突使她的爱情处于尴尬境地,并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法理、爱情和人性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法理 人性化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再媒介化叙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21-125,共5页
再媒介化是传播学的一个术语,指一种媒介在另一种媒介中的再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通过再媒介化手段有意义地融合了电影、粤剧、舞蹈、武术、绘画等多媒介,从而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以情叙事”“以情塑人”“融舞... 再媒介化是传播学的一个术语,指一种媒介在另一种媒介中的再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通过再媒介化手段有意义地融合了电影、粤剧、舞蹈、武术、绘画等多媒介,从而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以情叙事”“以情塑人”“融舞于武”“融技于艺”“融画于影”的艺术特征。这种再媒介化叙事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戏曲之虚和电影之实相融,既使新媒介——粤剧电影变得透明,又传播了传统文化媒介,尤其是粤剧的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情》 粤剧电影 再媒介化 叙事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传·情》:粤剧审美的时代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7-120,共4页
粤剧《白蛇传·情》由舞台走向银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通过影像技术加持,成功地将“戏”与“影”及“情”与“景”融为一体,彰显了戏曲艺术的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展示出传统艺术在大众消费时代的自我突围,有力提升了戏曲艺术在... 粤剧《白蛇传·情》由舞台走向银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通过影像技术加持,成功地将“戏”与“影”及“情”与“景”融为一体,彰显了戏曲艺术的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展示出传统艺术在大众消费时代的自我突围,有力提升了戏曲艺术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和戏曲电影在市场运作中的活跃度,为戏曲电影的创作传播提供了经验参考。戏曲电影这一中国独有的类型片,历经百余年的艺术形式建构,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情》 戏曲电影 审美 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白蛇》看民族动画电影的商业化改编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晓静 葛芳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对于民族动画电影而言,《白蛇:缘起》之价值在于探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商业化改编模式。影片在保留传统文化经典“韵味”的基础上,对故事、角色、精神进行了富有时代感的创新;在追求极致“中国风”的基础上,兼顾国际化、大众化的审美需求... 对于民族动画电影而言,《白蛇:缘起》之价值在于探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商业化改编模式。影片在保留传统文化经典“韵味”的基础上,对故事、角色、精神进行了富有时代感的创新;在追求极致“中国风”的基础上,兼顾国际化、大众化的审美需求;不盲从“合家欢”,不拘泥“低幼向”,深耕成人受众群体,满足正在崛起的成人受众全方位的动画观影体验。一系列大胆创新,为《白蛇:缘起》赢得商业上的成功,也为民族动画的真正崛起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缘起》 《白蛇传》 民族动画电影 成人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戏曲与故事原型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炜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6-73,共8页
白蛇戏曲与故事原型的意义陆炜一、问题的提出白蛇故事是中国流传最广的民间神话故事之一。这一故事从宋代萌生以来,经历了从笔记小说到白话小说,到戏剧(先是传奇,后到各种地方戏),到电影、电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流传过程。透... 白蛇戏曲与故事原型的意义陆炜一、问题的提出白蛇故事是中国流传最广的民间神话故事之一。这一故事从宋代萌生以来,经历了从笔记小说到白话小说,到戏剧(先是传奇,后到各种地方戏),到电影、电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流传过程。透析这一发展和流传过程,对于我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故事 《白蛇传》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故事原型 《雷峰塔》 人神恋 《雷峰宝卷》 戏曲 《聊斋志异》 文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缘起》:文化叙事阐释与经典形象重塑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方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在新的动漫市场环境下,具有大众广泛认知的神话故事能够引发观众普遍的情感共鸣,而全新的故事改编则会激发观众的心理期待。因而,在创作动画电影时,创作者将经典文化叙事与现代社会氛围有机融合,在增强影片感染力的同时,赋予了传统民间... 在新的动漫市场环境下,具有大众广泛认知的神话故事能够引发观众普遍的情感共鸣,而全新的故事改编则会激发观众的心理期待。因而,在创作动画电影时,创作者将经典文化叙事与现代社会氛围有机融合,在增强影片感染力的同时,赋予了传统民间故事新的生命力。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以经典民间故事《白蛇传》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为蓝本,充分借鉴徐克电影《青蛇》、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元素,将叙事场景设定在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500年前,即两人相遇的前世,讲述二者情感的“缘起”,为观众呈现出唯美、动人的视觉盛宴,也为经典文学形象传播提供了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故事 白娘子 文化叙事 许仙 《白蛇传》 经典文学 形象 视觉盛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瓶新酒更醇香——看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后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清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3,共1页
拜读了发表在《电影评介》九三年第八期电视评介专栏上孙先成同志所写《正义与邪恶的颠倒》——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观后的评论文章后,又重看了一遍《新》剧,产生了与孙“文”中的一些观点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与之商榷。
关键词 新白娘子 电影评介 古瓶 九三年 审美期待 剧中人物 《白蛇传》 李碧 白素贞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与邪恶的颠倒——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观后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先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3-23,共1页
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此起传统剧《白蛇传》来,不仅演技和道白上相差甚远,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显得消极、陈腐。《新》剧中竭力宣扬“礼不下庶人”的封建思想,无端塞进了白素珍偷法海灵药,小青偷梁王府宝物的情节,并夸大了“水漫... 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此起传统剧《白蛇传》来,不仅演技和道白上相差甚远,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显得消极、陈腐。《新》剧中竭力宣扬“礼不下庶人”的封建思想,无端塞进了白素珍偷法海灵药,小青偷梁王府宝物的情节,并夸大了“水漫金山寺”的后果。这样不仅削弱了白娘子、小青为争得做人权利,在横遭干涉后奋起反抗的正义形象,同时也使《白蛇传》中原有的深刻悲剧内涵荡然无存。《新》剧还大肆宣场“法不阿贵”的等级观念,连玉皇大帝也怪他多事,鲁迅先生深恶痛绝的“蟹和尚”——法海,在剧中却变得可爱起来,留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个慈眉善目,普渡众生的长老;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也变得嫌贫爱富起来,在剧中具有很强的倾向性,老是帮富贵人家说话,赦免罪大恶极的梁王爷,却赐给许士林七天牢狱之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白娘子 水漫金山寺 《白蛇传》 白娘子 法海 讽刺意味 牢狱之灾 百看不厌 思想观念 等级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豆福传》中艺术符号的本土化表达
18
作者 曾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2-104,共3页
先秦哲学家庄子,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仙人的模样:"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御六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伴随庄子的吟诵,仙人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并因此而演化出一整套复... 先秦哲学家庄子,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仙人的模样:"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御六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伴随庄子的吟诵,仙人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并因此而演化出一整套复杂而又精致的美学意象,成为道家文化传统的代表。诸如《大话西游》《白蛇传》《红楼梦》等影视作品中都有神仙的身影,可以说,中国人对仙道的追求已经融入到了血液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大话西游》 淖约 道家文化 《白蛇传》 庄子 疵疠 亲近性 神凝 仙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青蛇》中的女性主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艳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15-117,共3页
《青蛇》是导演徐克20世纪90年代武侠电影高峰时期的代表作。经历了《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系列影片的浸染,徐克的个人风格更加浓郁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现代眼光的思考。《青蛇》脱胎于李碧华的原作小说,影片脱离了传统戏曲的教化语... 《青蛇》是导演徐克20世纪90年代武侠电影高峰时期的代表作。经历了《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系列影片的浸染,徐克的个人风格更加浓郁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现代眼光的思考。《青蛇》脱胎于李碧华的原作小说,影片脱离了传统戏曲的教化语境,传递出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女性性别主义的思考与阐释意图在影片的"传奇"叙事探索中,还原女性精神的自我发端与性别意识的社会塑造与本体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蛇》 女性主义 徐克 《白蛇传》 李碧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历史元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玉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3,共3页
如今,日本动画电影在当今世界影坛的地位仅次于好莱坞,这是我国动画界目前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日本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本身动画技艺的进步和成熟,还在于汲取了其他地域或者国家文化领域的各种元素,中国元素当然是一个组成部分。虽然... 如今,日本动画电影在当今世界影坛的地位仅次于好莱坞,这是我国动画界目前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日本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本身动画技艺的进步和成熟,还在于汲取了其他地域或者国家文化领域的各种元素,中国元素当然是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不能非常肯定地说是中国元素的应用促进了日本动画电影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世界影坛 动画界 国家文化 《白蛇传》 中国历史 元素分析 中国现代文化 电影版 电影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