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畏天用身》的结构与义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峰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根据文意可以将清华简《畏天用身》分为七个章节。此文认为既要重视天(人力之外不可控制的因素),也要重视人自身的意志和能力。虽然是天人二分的思路,但较之天,作者更强调人,强调“心”的能动性、“作”的必要性、“知”的有效性、“法... 根据文意可以将清华简《畏天用身》分为七个章节。此文认为既要重视天(人力之外不可控制的因素),也要重视人自身的意志和能力。虽然是天人二分的思路,但较之天,作者更强调人,强调“心”的能动性、“作”的必要性、“知”的有效性、“法”的重要性。此文希望有为的统治者能够圆方并行、动静相养,具备最大的冷静、顽强以及最高的智慧,不达目标不罢休。为此,统治者需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坚持不懈地努力,秉持坚定的信念,充分发挥人的认识能力去把握和利用事物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行动方案。行动时既要遵循普遍法则,也要机动灵活,随时应变。高明的统治者既能“从中”,充分发挥心灵的能动作用,又能够“致中”,达到政治艺术的最高境界。此文是一篇典型的政论文,论述的是受统治阶层欢迎的“主术”,重点在于如何展开积极的政治行动,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文章虽然也体现了维护传统、尊重恒道的一面,但更具要求变革、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此文并无强烈的学派特征,儒家、法家、黄老道家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将其视为战国中期前开始酝酿变法运动的启蒙文章,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畏天用身》 行动理论 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分而合:清华简《畏天用身》与战国天人观念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子珍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清华简《畏天用身》围绕天人关系,在倡言天人相分观念的同时,又兼备天人相合的文化传统,揭示了战国天人相合观念所呈现的新面向。《畏天用身》所见天人相分观念并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作用,而是通过抬升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人要发挥主观能... 清华简《畏天用身》围绕天人关系,在倡言天人相分观念的同时,又兼备天人相合的文化传统,揭示了战国天人相合观念所呈现的新面向。《畏天用身》所见天人相分观念并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作用,而是通过抬升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此,《畏天用身》天人相合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与命运天、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但战国天人相合观念并不局限于此,还体现在人与主宰天、道德天的关系等层面。诸子根据其思想学说需要,又对天人相合传统观念进行重构,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天人相合文化传统的某些特征,同时又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畏天用身》 人观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畏天用身》思想探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民镇 宋亚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清华简《畏天用身》是一篇新见战国佚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该文主张天人相因的天人观,强调天与人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凭依,不可偏废。具体到人的因素,该文主张注重事在人为的实践观,认为“用身”是“作”的途径、“图”是成事的关键... 清华简《畏天用身》是一篇新见战国佚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该文主张天人相因的天人观,强调天与人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凭依,不可偏废。具体到人的因素,该文主张注重事在人为的实践观,认为“用身”是“作”的途径、“图”是成事的关键、“作”是“知”的基础。至于如何“作”,作者认为需要勉力、谨慎、有“恒”、有“法”,并强调“知其不可而不为”。该文的思想与《恒先》《心是谓中》等战国竹书有较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畏天用身》 人观 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