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应用的思考——以大唐溧水电厂工程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鹏 蒋丹丹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2期43-46,共4页
以大唐溧水电厂为案例,基于工程实际进度、施工方法,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 773—2018)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追溯计算,并与水土保持监测实测值及类比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类比法,《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 以大唐溧水电厂为案例,基于工程实际进度、施工方法,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 773—2018)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追溯计算,并与水土保持监测实测值及类比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类比法,《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推荐方法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同时,分析总结了目前水土流失预测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流失量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 类比法 水土保持方案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目标下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刚 王家乐 +4 位作者 韩培 杨坤 张超 王可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7-353,共7页
[目的]探讨现有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能否满足多元的现实需求,尝试提出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细化控制值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选择易获取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和背... [目的]探讨现有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能否满足多元的现实需求,尝试提出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细化控制值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选择易获取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和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作为依据制定土壤流失控制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区域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优缺点,提出一个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结果]基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山区可以同时满足维护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不能充分满足维护文化或调节服务的需求。基于背景土壤侵蚀模数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能满足维护文化和调节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山区不能满足维护供给服务功能的需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能够同时满足维护山区和平原区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结论]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的确定方法弥补了单纯依据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土壤流失控制值的不足,为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容许土壤流失量 生产建设项目 土壤流失控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宝环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以泉州南安市再生石智能制造产线项目为例,分别采用《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和传统类比法对其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测算方法,主体工程区均是项目区土壤流失的主要区域... 本文以泉州南安市再生石智能制造产线项目为例,分别采用《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和传统类比法对其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测算方法,主体工程区均是项目区土壤流失的主要区域,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均是项目区土壤流失的主要集中时段;《导则》法在测算土壤流失量时更能反映扰动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土壤流失量预测 水土保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计算要点及难点探讨——以南京某灰渣填埋场工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尤俊龙 冷慧梅 丁鸣鸣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第2期46-49,54,共5页
以南京某灰渣填埋场工程为案例,以批复的方案报告书中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艺、方法等内容,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中的测算方法进行工程施工期土壤侵蚀量测算。对比测算结果、原报告预测结果、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测值... 以南京某灰渣填埋场工程为案例,以批复的方案报告书中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艺、方法等内容,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中的测算方法进行工程施工期土壤侵蚀量测算。对比测算结果、原报告预测结果、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测值,结果显示测算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准确度相对提高。借此,对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方案 土壤流失量预测 测算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蚀区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分类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文盛 童晓霞 +2 位作者 李亚龙 程冬兵 张平仓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开挖面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对其进行分类,是构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水土流失监督执法的基础。以我国东部水蚀区为背景,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及南... 开挖面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对其进行分类,是构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水土流失监督执法的基础。以我国东部水蚀区为背景,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及南方红壤区内多个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的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水蚀区开挖面特征及水土流失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挖面分类体系。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按照开挖面质地与物质组成,把开挖面分为均质面和非均质面;第2层次根据开挖面上方有无来水,把开挖面分为无汇水影响开挖面和有汇水影响开挖面;第3层次按照开挖面形成的时间,把开挖面分为非稳定面和稳定面。该分类体系,不仅打破了现行工程边坡分类中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界限,而且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分类体系在土壤流失测算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 分类体系 生产建设项目 水蚀区 土壤流失量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水电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分析——以浙江省永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
6
作者 陶纯苇 王静 牛振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比较类比分析法和《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 773—2018)(以下简称《导则》)测算法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浙江省永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别采用类比分析法和《导则》测算法对工程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 为比较类比分析法和《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 773—2018)(以下简称《导则》)测算法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浙江省永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别采用类比分析法和《导则》测算法对工程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导则》测算法得到的土壤流失量远小于类比分析法的;《导则》测算法虽不如类比分析法方便快捷,但可根据下垫面扰动形态、扰动程度及上方有无来水等多重因素区别考虑各计算单元的流失量,计算结果相对更加准确,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同时,基于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建议水电工程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可在可研阶段根据《导则》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 类比分析法 土壤流失 永嘉抽水蓄能电站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土壤流失量预测研究
7
作者 钱爱国 高荣 彭琦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36-38,66,共4页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和防治措施体系的布局,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因其局限性、不合理性以及精度差等问题往往难以实现准确预测。将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引入到土壤流失量预测中,将降雨侵...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和防治措施体系的布局,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因其局限性、不合理性以及精度差等问题往往难以实现准确预测。将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引入到土壤流失量预测中,将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长、坡度、水土保持措施作为影响土壤流失量的主要因子,并以17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例作为学习样本和检测样本,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高,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能够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土壤流失量预测 神经网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无人机LiDAR技术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柴鹏 史文妍 王昌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以政和杨源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福州永泰至泉州德化段公路工程项目为监测对象,探讨了无人机LiDAR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通过无人机LiDAR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表模型(DSM)和点云数据,结合ArcGIS... 本文以政和杨源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福州永泰至泉州德化段公路工程项目为监测对象,探讨了无人机LiDAR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通过无人机LiDAR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表模型(DSM)和点云数据,结合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填挖方量计算、土壤流失量估算以及坡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LiDAR技术能够精确获取弃渣场的扰动范围和土壤流失量,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监测发现,未来应进一步提高无人机LiDAR技术的稳定性和数据处理效率,优化成本与环境适应性,加强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分析,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技术 土壤流失量监测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