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尔登湖》与韩少功生态散文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树勤 龙其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无疑对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寻根文学"的主将,韩少功已将这种生态意识转化为某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反映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研究《瓦尔登湖》与韩少功生态散文之间...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无疑对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寻根文学"的主将,韩少功已将这种生态意识转化为某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反映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研究《瓦尔登湖》与韩少功生态散文之间诸多关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西生态散文之间的异同、传播途径及其重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韩少功 《山南水北》 生态散文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尔登湖》与中国当代生态散文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树勤 龙其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7,共6页
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瓦尔登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受《瓦尔登湖》的影响,苇岸、张炜、韩少功等作家的生态散文表现出与其诸多的共通之处:致力于对大地的亲近与认知,主张简朴生活的理念,以体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 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瓦尔登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受《瓦尔登湖》的影响,苇岸、张炜、韩少功等作家的生态散文表现出与其诸多的共通之处:致力于对大地的亲近与认知,主张简朴生活的理念,以体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态佳境;突破了人类中心立场,凸显动物的主体价值,敬畏生命,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追求语言的有机性,努力保持语言与大地的精神关联,在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中恢复人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生态散文 亲近大地 敬畏生命 有机性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的玫瑰:国内《瓦尔登湖》翻译出版情况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爱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0,共4页
《瓦尔登湖》的中译本自1949年在中国首次出版以来,经历了由冷到骤热的接受过程。笔者从翻译出版视角并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来考察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以及读者期待视野对《瓦尔登湖》在中国出版接受状况的影响,并对《瓦尔登湖》复... 《瓦尔登湖》的中译本自1949年在中国首次出版以来,经历了由冷到骤热的接受过程。笔者从翻译出版视角并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来考察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以及读者期待视野对《瓦尔登湖》在中国出版接受状况的影响,并对《瓦尔登湖》复译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翻译出版 接受语境 复译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地球中心主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瓦尔登湖》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在自然中寻找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生态主义者,是现代生态文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瓦尔登湖》描述了梭罗对自然的超验主义生活体验,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 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在自然中寻找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生态主义者,是现代生态文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瓦尔登湖》描述了梭罗对自然的超验主义生活体验,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共荣的生活画面,梭罗从地球中心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出发看待自然界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在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中寻求自我,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表达了自己的隐忧。《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显示了超前的生态意识,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生态批评 人与自然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略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38-44,共7页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次肯定的历程,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徐迟对梭罗和《瓦尔登湖》的态度之所以出现阴阳两重天的巨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是在政治和个人双重因素的制约下,译者对作者和原作本身的体悟有所变动。到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后,晚年的徐迟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欣赏依旧,但更多时候徐迟是在借梭罗和《瓦尔登湖》来巧妙地剖白心迹,进行自我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瓦尔登湖》 梭罗 翻译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尔登湖》:中美语文教师的“同课异构” 被引量:2
6
作者 任为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2,共3页
有朋友赴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Newark)教育考察,带回一个教案——《瓦尔登湖》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看了觉得很有意思,恰好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也有《瓦尔登湖》,取杭州某中学老师的教案,两相比较,随机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语文教师 中美 教育考察 新泽西州 教学设计 语文课本 教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罗《瓦尔登湖》的语言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亚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75-76,共2页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通过运用口语化和幽默语言,完美呈现了简单生活的理念,但是梭罗在作品中表达的生活方式却遭到了大众的质疑。本文将重新对《瓦尔登湖》进行语言层面的探析,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梭罗的散文集,探究梭罗在语言表达上的深...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通过运用口语化和幽默语言,完美呈现了简单生活的理念,但是梭罗在作品中表达的生活方式却遭到了大众的质疑。本文将重新对《瓦尔登湖》进行语言层面的探析,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梭罗的散文集,探究梭罗在语言表达上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尔登湖》徐迟译本语言风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Z期55-56,共2页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于1854年创作的散文集,讲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畔隐居时的所见、所感。目前我国《瓦尔登湖》译本有十几种,其中徐迟的译本最为优秀。徐迟将西方的思想、哲学、视角、语言巧妙地置于我国文化语境下,在充分传达...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于1854年创作的散文集,讲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畔隐居时的所见、所感。目前我国《瓦尔登湖》译本有十几种,其中徐迟的译本最为优秀。徐迟将西方的思想、哲学、视角、语言巧妙地置于我国文化语境下,在充分传达原作核心内涵和独特意象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洁优美、诙谐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与“偏离”——苇岸对梭罗《瓦尔登湖》的接受研究
9
作者 龙娟 张曦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4-191,共8页
文本永远都处在未完成状态,潜对话性是伟大作品在文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属性之一。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作为这种潜对话的例证之一,中国作家苇岸对梭罗的接受与偏离值得学术界关注。与梭罗存在事实影响的中国作家苇岸就... 文本永远都处在未完成状态,潜对话性是伟大作品在文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属性之一。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作为这种潜对话的例证之一,中国作家苇岸对梭罗的接受与偏离值得学术界关注。与梭罗存在事实影响的中国作家苇岸就与梭罗展开了一场基于文学创作层面上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苇岸既有在写作模式、自然观念、语言特色等方面对梭罗的接受与认同;也有因时代、地域和个人等方面原因而对梭罗的创造性偏离。从苇岸的创作出发,我们可以管窥中国作家参与美国环境文学文本对话的深层动因,并对我国环境文学创作的特质及未来走向做出一定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苇岸 《瓦尔登湖》 对话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野下自然审美比较——以“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为例
10
作者 刘延玫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X期59-60,共2页
人类审美活动根源于自然,终归于审美。跨过文化视野,透过审美之窗,东方文学典著"永州八记"和西方文学佳作《瓦尔登湖》摩擦出了巨大的火花。"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与通融,本文对"永州八... 人类审美活动根源于自然,终归于审美。跨过文化视野,透过审美之窗,东方文学典著"永州八记"和西方文学佳作《瓦尔登湖》摩擦出了巨大的火花。"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与通融,本文对"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进行了跨文化视野下自然审美比较,从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对二者进行了平行分析,以期"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能在自然审美的角度下,走向更深层次的艺术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野 自然审美 “永州八记” 《瓦尔登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瓦尔登湖》的环境美德伦理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6-179,共4页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人们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散文,它是根据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亲身经历写成。梭罗本人主张简单自足的生活方式,反对恣意向自然索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思想越来越受到学者...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人们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散文,它是根据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亲身经历写成。梭罗本人主张简单自足的生活方式,反对恣意向自然索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思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对环境美德伦理学进行阐述,然后对《瓦尔登湖》中所体现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该作品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美德伦理学 《瓦尔登湖》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美学探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Z期93-94,共2页
梭罗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创作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作品。《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这部散文集揭示了人们生活的真谛,引人思考。本文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出发研究这部散文集所具有的生态美学观点,发现其体现的自然生... 梭罗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创作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作品。《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这部散文集揭示了人们生活的真谛,引人思考。本文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出发研究这部散文集所具有的生态美学观点,发现其体现的自然生态美学即喜爱、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美学,以及社会生态美学即摆脱金钱束缚、追求简单生活以及崇尚自由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永恒的精神圣地——评《瓦尔登湖》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凤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89,共3页
《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传世之作,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部小说详细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26个月,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呵护之心。同时,《瓦尔登湖》所体... 《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传世之作,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部小说详细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26个月,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呵护之心。同时,《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对处于现实浮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审美意识 消费观念 作品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尔登湖》对《四书》的引用和悖离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广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2,共8页
很多中国学者都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对梭罗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品体现出与儒家思想的深度契合。然而有西方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儒家思想对梭罗的影响非常有限。要厘清这一问题,就需要进入中英文的具体语境进行考察。梭罗在《瓦尔登湖... 很多中国学者都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对梭罗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品体现出与儒家思想的深度契合。然而有西方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儒家思想对梭罗的影响非常有限。要厘清这一问题,就需要进入中英文的具体语境进行考察。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共有十处引用了《四书》,分析《四书》原文和英语引文的内涵和目的,就会发现梭罗毫无例外地抛弃了这些儒家语录原文所携带的儒家思想,而是将其改头换面,用来表达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瓦尔登湖》的英语引文和《四书》原文的涵义和目的经常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中国学者往往将梭罗的英语引文默认为《四书》原文,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脑补了很多《瓦尔登湖》中并不存在的思想,与只能凭借英语引文的西方学者相比,其结论必然大相径庭。一旦将《四书》引文置于《瓦尔登湖》的英文语境,就会发现梭罗对中国儒家语录的引用,并非为了表达对儒家文化的亲近或认同,而是为了利用中国《四书》古典、异国的情调来达到点缀、修辞和美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四书》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态智慧的美国之旅及其精神还乡——以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95-101,共7页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验主义者梭罗在接触儒家的生态智慧后,结合美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体现出中国儒家生态智慧与美国超验主义生态思想的融合。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瓦尔登湖》被视为“绿色圣经”,对中国当代...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验主义者梭罗在接触儒家的生态智慧后,结合美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体现出中国儒家生态智慧与美国超验主义生态思想的融合。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瓦尔登湖》被视为“绿色圣经”,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中国当代作家生态思想的渊源之一。这种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现象,可以概括为儒家生态智慧的美国之旅及其精神还乡,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互鉴创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四书》 生态智慧 互鉴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罗的阅读思想——读《瓦尔登湖》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迪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299,339,共8页
引子——一次短暂而曲折的读书经历 现在国内正流行着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瓦尔登湖》。我也跃跃欲读,5月初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借了两本梭罗的《瓦尔登湖》译本,又从网上下载了最有名的徐迟的译本。为了能够读好... 引子——一次短暂而曲折的读书经历 现在国内正流行着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瓦尔登湖》。我也跃跃欲读,5月初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借了两本梭罗的《瓦尔登湖》译本,又从网上下载了最有名的徐迟的译本。为了能够读好这部难读的书,我初步对照了三个译本,从中选择了徐迟的译本和王光林的译本(长江文艺出版社,武汉,2005年)作为阅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梭罗 长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大学城图书馆 读书经历 美国文学 网上下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语文教材里的《瓦尔登湖》——例谈中美文本阅读价值的差异(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爱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美国文学史上,《瓦尔登湖》称得上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其作者梭罗在世之日,独居瓦尔登湖的行为虽然未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瓦尔登湖》在作者生前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人们多半把它当做仿写作品来看待,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但在... 在美国文学史上,《瓦尔登湖》称得上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其作者梭罗在世之日,独居瓦尔登湖的行为虽然未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瓦尔登湖》在作者生前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人们多半把它当做仿写作品来看待,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但在梭罗死后,它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阅读价值 语文教材 中美 文本 文学史 梭罗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语文教材里的《瓦尔登湖》——例谈中美文本阅读价值的差异(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爱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0,共3页
《瓦尔登湖》是一部自然观察、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的著作,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通过作品教学,启发学生怎样的思维?教学这类作品时,中美语文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怎样的差异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语文教材 阅读价值 中美 教学价值取向 文本 自然观察 思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情视角下整本书阅读设计探索——以《瓦尔登湖》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国新 张盐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8-81,共4页
新课标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的《瓦尔登湖》过程中,出现读不懂、不喜欢读、不认真读的现象针对学情,从把握两种写作技巧、做好三次导读设计、实施四位一体对话,推进《瓦尔登湖》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 学情 《瓦尔登湖》 写作技巧 导读设计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生活简单些——《瓦尔登湖》读后感
20
作者 王正国 《农电管理》 2014年第7期71-71,共1页
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瓦尔登湖》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慢慢徜徉在舒缓而纯净的字里行间,仿佛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瓦尔登湖》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书中对动物、... 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瓦尔登湖》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慢慢徜徉在舒缓而纯净的字里行间,仿佛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瓦尔登湖》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书中对动物、植物、湖水、阳光、月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梭罗 亲力亲为 文学奖获得者 船上 铺上 面对自己 就是你 人能 旅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