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审音鉴古录》中的“戏曲导演意识”——以《琵琶记》为例 |
赵晓红
蒋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善与善的冲突:《琵琶记》的伦理世界 |
陈恬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琵琶记》:悲剧的制造与消解 |
冯文楼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4
|
厥旨渊放 归趣宜求——《琵琶记》复杂面貌成因索解 |
卜亚丽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5
|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
马华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琵琶记》意义新探——兼谈悲剧的形而上特质 |
李跃红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评价问题 |
李晓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8
|
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以《琵琶记》的评论与版本比较为线索 |
黄仕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9
|
元本《琵琶记》生角主线与乡村士子困局的书写 |
陈志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琵琶记》与英语《琵琶歌》主题思想的对照性解读 |
张秋林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琵琶记》与古代曲论的几个重要命题 |
赵山林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2
|
从《琵琶记》看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 |
党月异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3
|
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 |
李舜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4
|
湘剧高腔《琵琶记》考论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凌刻臞仙本《琵琶记》考述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论毛氏父子对《琵琶记》的批评 |
汪超宏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论明人王骥德的《琵琶记》批评 |
余丹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莫说市朝事,功名欲逼人──高明的遭际与《琵琶记》中的科举描写 |
蒋雪艳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9
|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
黄仕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20
|
《琵琶记》主旨新探 |
李新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