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策略探究——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1
作者 牟科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4期115-118,共4页
近年来,各高校、各学科专业正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作为英语类专业重要核心课程——英语演讲课程是塑造思想价值、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 近年来,各高校、各学科专业正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作为英语类专业重要核心课程——英语演讲课程是塑造思想价值、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基于OBE理念,本文通过论述教材思政特色和英语演讲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从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任务式教学情境和课程评价等角度论述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英语演讲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论 课程思政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演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导向下《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演讲教程》教学方法创新路径研究
2
作者 玛伊热·艾合麦提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4期50-53,共4页
在当前中俄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培养能够流利使用俄语讲述当代中国的高素质人才。在文化自信导向下,《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演讲教程》结合当代中国精神展... 在当前中俄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培养能够流利使用俄语讲述当代中国的高素质人才。在文化自信导向下,《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演讲教程》结合当代中国精神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解《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演讲教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材搭建中俄文化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升用俄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注重读写相结合,切实领会俄语文化知识。教学注重中俄文化内容并重,感悟两种语言文化魅力。在全球化视野下,高校俄语教学坚定文化自信,平衡中俄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对中俄文化差异进行批判性思考。设计智慧高校俄语课程,融入时政内容,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俄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导向 《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演讲教程》 教学方法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教学设计中图式理论的应用探究
3
作者 杨萌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2期108-111,共4页
英语演讲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图式理论对于英语阅读、听力、翻译、词汇、写作和口语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该领域内关注图式理论和演讲教学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是推动习近平新时... 英语演讲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图式理论对于英语阅读、听力、翻译、词汇、写作和口语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该领域内关注图式理论和演讲教学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英语演讲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图式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三个层面。这一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从而提高其英语演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英语演讲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 讲好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教材使用研究——以《汉法翻译教程》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云虹 曹丹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始终是翻译教育领域的核心课题。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加强教材建设。“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教材定位明确、理念新颖、设计科学,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撑。如何科学使...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始终是翻译教育领域的核心课题。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加强教材建设。“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教材定位明确、理念新颖、设计科学,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撑。如何科学使用该系列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无疑是当下翻译人才培养中应着力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汉法翻译教程》为例,从注重价值引领、把握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及注重翻译能力提升、实施分析—探究—互动三位一体式教学等方面对“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教材的使用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人才培养 教材使用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 汉法翻译教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德语演讲教程》中的思辨内容设计
5
作者 章吟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作为高等教育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终极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追求的共同使命。本文以“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为依托,以该系列教材中面向高校德语专业本... 作为高等教育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终极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追求的共同使命。本文以“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为依托,以该系列教材中面向高校德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德语演讲教程》作为研究重点,基于Paul&Elder(2021)关于推理要素的思辨能力的八项标准,深入探讨该教材单元板块的思辨内容设计。研究发现,《德语演讲教程》不仅凸显课程思政特色,贯彻能力导向、内容语言融合的宗旨,同时十分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单元板块的内容设计涵盖思辨能力各方面的培养,因而能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当代中国 《德语演讲教程》 思辨能力 思辨内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演讲教程》课程思政元素解读与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伟怡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在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理解当代中国演讲教程》是外研社推出的一本融合英语公众演讲与课程思政的教材。该文探究了这本教材里丰富的思政元素以及本教材在英语演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同时也提出了实际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与反思。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解当代中国演讲教程》 英语演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中的“三维”转换研究
7
作者 许姝馨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0期47-49,共3页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分析《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中的“三维”转换。《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是“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程之一,其内容丰富,不仅从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在翻译技巧、翻译材料上为翻译...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分析《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中的“三维”转换。《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是“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程之一,其内容丰富,不仅从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在翻译技巧、翻译材料上为翻译学习和研究者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程中的翻译材料语言精妙,其译文更是值得研究。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该理论以生态学为依托,将翻译研究置于生态系统之下。在生态文明社会,该理论与时俱进,适应多样化文本。文章拟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中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丰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教材实证研究,并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提升译者专业水平,为教材讲授者和教材学习者提供理解当代中国的新思路,同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的故事化叙事
8
作者 谭燕保 吴志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11,110,共12页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重要方面,构成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学生国家意识培养,从“理解”到“讲述”,从自我走向他者,教师必须以“故事思维”来导读及导写,并以“故事”...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重要方面,构成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学生国家意识培养,从“理解”到“讲述”,从自我走向他者,教师必须以“故事思维”来导读及导写,并以“故事”的全球化语境为基础,兼顾“故事”的历时性、当下性和人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 国家叙事 故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