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5—1926:新文化群体的分化及其人文困境——以《语丝》与《现代评论》关系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玳玫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1924年底,《语丝》与《现代评论》先后创刊,编辑部均设于北京大学一院。二刊同人由北京大学两个教授群体组成:《语丝》成员多为本土的浙籍章太炎门生派系,《现代评论》成员多为留英美归国学者派系。二刊相遇实际上是1920年代新文化知识... 1924年底,《语丝》与《现代评论》先后创刊,编辑部均设于北京大学一院。二刊同人由北京大学两个教授群体组成:《语丝》成员多为本土的浙籍章太炎门生派系,《现代评论》成员多为留英美归国学者派系。二刊相遇实际上是1920年代新文化知识分子内部人文主义群体与科学主义群体的相遇,其矛盾隐含诸多复杂的社会文化内容。其时《新青年》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文化知识分子的分化和各走其路已成大势。《语丝》与《现代评论》的笔战,尤其是因“女师大风潮”而引发的激烈交锋,正是新文化知识分子深层分化的一个表征。双方的论辩除了个人意气、群体积怨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裂痕外,最有意味的是注重人文(尊重学生的个人自由)与注重科学(看重学校的教学秩序)两种文化思路之间的分歧。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已呈不相协调之态,其思路方式变得各执一端,不可调和,终至两败俱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现代评论》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 理性陷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办人、编辑人还是撰稿人——胡适与《现代评论》的关系再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闻学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现代评论》在出版期间与胡适产生了一定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创办人"、"编辑人"、"主要撰稿人"等说法,有人也曾探究过这种关系,但并未能真正的厘清。从胡适的著述、《现代... 《现代评论》在出版期间与胡适产生了一定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创办人"、"编辑人"、"主要撰稿人"等说法,有人也曾探究过这种关系,但并未能真正的厘清。从胡适的著述、《现代评论》的创办过程和有关当事人的回忆等方面综合考察可以发现,胡适并不是《现代评论》的创办人和编辑人。他为该刊撰写的文章数量少且在该刊上所占分量较轻,就此而言,胡适仅是该刊的撰稿人而不是"主要撰稿人"。深入地研究胡适与《现代评论》的关系不仅可以澄清历史事实,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胡适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现代评论》 《太平洋》 创造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公共性”的表达和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易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现代评论》不仅是承载政治、法律、文学等文化思想的历史文本,作为现代传播载体,它还是现代知识分子努力开创的"公共论坛"。它对"公共"的表达:公共论坛、思想的杂志,言说着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基本形成了一... 《现代评论》不仅是承载政治、法律、文学等文化思想的历史文本,作为现代传播载体,它还是现代知识分子努力开创的"公共论坛"。它对"公共"的表达:公共论坛、思想的杂志,言说着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基本形成了一股独立于国家体制和商业资本外的力量,用话语形式展开其"政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公共性 公共论坛 思想的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与新诗传播
4
作者 沈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2,共3页
一、新诗传播的使命担当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新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生机盎然的势头受到了阻遏,跌入了低谷。如果说《新青年》时代新诗的阻力来自于旧体诗的拥护者,那么此时新诗的萎靡则缘自双重打击:1925年鲁迅谈及旧文化的卷... 一、新诗传播的使命担当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新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生机盎然的势头受到了阻遏,跌入了低谷。如果说《新青年》时代新诗的阻力来自于旧体诗的拥护者,那么此时新诗的萎靡则缘自双重打击:1925年鲁迅谈及旧文化的卷土重来,"看看报章上的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现代评论》 传播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20世纪 旧体诗 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本杂志的态度看民国时期的编辑思想——以《现代评论》为例
5
作者 范玉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98,共4页
民国十三年(1924年)12月13日,一本名叫《现代评论》的杂志在北京大学创刊。《现代评论》是由当时两个影响较大的编辑群体太平洋社和创造社合作创办的。
关键词 《现代评论》 民国时期 编辑思想 杂志 北京大学 编辑群体 创造社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与科学传播
6
作者 沈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6-48,共3页
《现代评论》(周刊)重视对科学的传播:廓清中国科学的现状,强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阐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克服浮躁风气的重要性,宣传科学知识。
关键词 《现代评论》(周刊) 科学传播 陈源 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世纪20年代《现代评论》捍卫白话文的论辩
7
作者 沈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3-75,共3页
《现代评论》作为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的同人周刊,为继承和发展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和成就,与文化保守势力之间有过一场争论。周刊围绕着白话文的作用、恐"白"症的原因、写好白话文的途径等展开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和辩驳。
关键词 《现代评论》 捍卫白话文 论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经济报道研究
8
作者 沈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7,共2页
《现代评论》是20世纪20年代很有影响的周刊。其经济类稿件体现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爱国立场和价值追求。权威而稳定的撰稿人队伍,以及对稿件说理性和数据性要求的重视,是经济报道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现代评论》 经济报道 现代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 被引量:4
9
作者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141-147,154,共8页
“时事短评”和“闲话”是 192 0年代北京颇有影响的同人刊物《现代评论》的两个重要栏目 ,它们保证了杂志的办刊宗旨在技术层面上得以顺利实现 ,对中国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主题栏目的设置和文体风格的形成 ,... “时事短评”和“闲话”是 192 0年代北京颇有影响的同人刊物《现代评论》的两个重要栏目 ,它们保证了杂志的办刊宗旨在技术层面上得以顺利实现 ,对中国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主题栏目的设置和文体风格的形成 ,以《现代评论》为中心的文人团体建构了阐释自我的舆论氛围 ,并借此影响和干预公众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时事短评”栏目 “闲话”栏目 20世纪20年代 期刊 栏目设置 文体风格 舆论环境 文人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现代评论》
10
作者 李子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4,共6页
重评《现代评论》李子文长期以来,学术界始终把《现代评论》视为大革命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反动刊物,并把时人对《现代评论》某些言论的批评视为思想界的一场论战、革命势力对反革命势力的一次批判。这种观点,似有讨论的... 重评《现代评论》李子文长期以来,学术界始终把《现代评论》视为大革命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反动刊物,并把时人对《现代评论》某些言论的批评视为思想界的一场论战、革命势力对反革命势力的一次批判。这种观点,似有讨论的必要。评价任何历史事物,都不应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善后会议 关税自主 国民会议 军阀政府 大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 帝国主义侵略 段祺瑞 五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川岛谈《现代评论》
11
作者 史癖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4,共1页
《现代评论》是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来今雨轩开创刊会的。郁达夫参加了这次会议。郁达夫跟我说,章士钊跟陈源有私交,给了刊物一笔钱。我写文章揭露了这件事,陈源暴跳如雷。这篇文章就是川岛跟王子欣的通信,刊登在《语丝》周刊上,揭露《现... 《现代评论》是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来今雨轩开创刊会的。郁达夫参加了这次会议。郁达夫跟我说,章士钊跟陈源有私交,给了刊物一笔钱。我写文章揭露了这件事,陈源暴跳如雷。这篇文章就是川岛跟王子欣的通信,刊登在《语丝》周刊上,揭露《现代评论》被北洋政府收买。其实王子欣就是我的化名,是一个人演的双簧戏。事后,顾颉刚逢人便说,《语丝》跟《现代评论》的斗争是川岛挑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郁达夫 《现代评论》 北洋政府 北京中山公园 章士钊 逢人便说 来今雨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评论派对五四启蒙传统的继承
12
作者 刘希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2-78,共17页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新文化阵营核心成员的分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了危机。但是,以胡适为精神领袖的现代评论派坚持了五四启蒙传统。他们以书生报国的情怀,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对法治的呼吁和主张有节制的爱国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新文化阵营核心成员的分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了危机。但是,以胡适为精神领袖的现代评论派坚持了五四启蒙传统。他们以书生报国的情怀,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对法治的呼吁和主张有节制的爱国运动几个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五四启蒙传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这份操守,使得五四启蒙传统薪火未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国民革命 五四启蒙传统 《现代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评论派”史料拾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1989年第9期51-54,共4页
大约在十年前,笔者撰有《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评论》周刊及现代评论派的情况,以及鲁迅跟现代评论派的论争。该文已收入拙著《鲁迅史实新探》(增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现根据新发现的史料撰写此文... 大约在十年前,笔者撰有《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评论》周刊及现代评论派的情况,以及鲁迅跟现代评论派的论争。该文已收入拙著《鲁迅史实新探》(增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现根据新发现的史料撰写此文,作为对前文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史料 《现代评论》 鲁迅 增订本 出版社 周刊 李大钊 《努力周报》 陈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本溯源:重探现代评论派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裔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64-72,63,共10页
现代评论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一个文化流派。可是,建国以来出版的某些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有关读物,杂志上的不少评论,不论是对该派的总评价,还是偶然涉及有关问题,往往欠缺公允,乖违史实,偏颇失误,屡见不鲜:或史料匮乏,凭... 现代评论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一个文化流派。可是,建国以来出版的某些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有关读物,杂志上的不少评论,不论是对该派的总评价,还是偶然涉及有关问题,往往欠缺公允,乖违史实,偏颇失误,屡见不鲜:或史料匮乏,凭空论断;或以偏概全,把它纯乎当成靶子;或回避评价其新文学贡献;或无视它作为一个社团、流派,不屑带上一笔;或把它与新月社俱乐部等三个群体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必须抛弃以讹传讹、陈陈相因的论断,追本溯源,爬梳原始资料,兼之适当的考辨、校订、宏观审视该派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童新评估其历史功过,才能确定它在现代文学上的恰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 丁西林 胡适 沈从文 徐志摩 新月社 陈源 作家 闻一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社团与新文学女性作家的养成——以现代评论派和袁昌英为中心
15
作者 龚润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91,共7页
从湖南醴陵乡下走出来的传统闺秀到五四一代女作家,袁昌英的蜕变既得益于现代教育,也与“英美派”留学生群体的交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平洋》杂志时期,在体验域外新生活及与“英美派”留学生等的往来中,她完成了由东方闺阁女儿到... 从湖南醴陵乡下走出来的传统闺秀到五四一代女作家,袁昌英的蜕变既得益于现代教育,也与“英美派”留学生群体的交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平洋》杂志时期,在体验域外新生活及与“英美派”留学生等的往来中,她完成了由东方闺阁女儿到现代新女性的精神成长;《现代评论》周刊时期,在群体的聚合过程中,袁昌英寻觅到了自我的未来志业;《武汉日报·现代文艺》时期,在同人群体偏居一隅著书立说之际,袁昌英亦进入了艺术的自觉期。通过考察袁昌英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勾勒出现代文学时期部分五四一代女作家“浮出”的历史图景,梳理现代文学社团在新文学女性作家养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派” 《太平洋》 《现代评论》 《武汉日报·现代文艺》 袁昌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新书屋”与并非“现代派”的陈翰笙
16
作者 郭汾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1-73,共3页
1927年7月,上海、广东、武汉“清共”前后,鲁迅说:“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在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后,除排遣“防暗箭,淘闲气”和血腥气带来的郁闷悲恸而埋首整理《小约翰》的译稿外,他考虑要离开这“革命的策源地”和“革命的后... 1927年7月,上海、广东、武汉“清共”前后,鲁迅说:“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在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后,除排遣“防暗箭,淘闲气”和血腥气带来的郁闷悲恸而埋首整理《小约翰》的译稿外,他考虑要离开这“革命的策源地”和“革命的后方”的广东。此前离厦赴穗,中山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评论》 鲁迅日记 钟敬文 顾颉刚 傅斯年 李大钊 第三国际 孙伏园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绅士、名士、斗士与流氓——知识人的内战与“文化惯习”的冲突(1924-1926)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61,177,共19页
1924—1926年间,正是五四与国民大革命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期,在外部环境遽变的刺激之下,五四启蒙阵营内部发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分化与冲突。现代评论派与语丝派由于在学术文化体制中的不同位置,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惯习”,发生了绅士与名... 1924—1926年间,正是五四与国民大革命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期,在外部环境遽变的刺激之下,五四启蒙阵营内部发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分化与冲突。现代评论派与语丝派由于在学术文化体制中的不同位置,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惯习”,发生了绅士与名士的论战。而在语丝派文人内部,周作人的名士风度与鲁迅的斗士性格也有微妙的差别。鲁迅因此联合激进青年另办《莽原》杂志。但后五四一代的狂飙派青年,高唱“新流氓主义”,企图打倒五四的老师一辈取而代之,掌控新的话语主导权。这几场论战形成的风气,为之后连绵不绝的“知识人内战”开创了恶性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陈源 《现代评论》 《语丝》 《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所顾忌的作家与教授──我看鲁迅与陈西滢的笔墨官司 被引量:3
18
作者 阎晶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58,共6页
自从鲁迅在现代文坛上立足之后,就仿佛处于论敌的包围之中。近年来,这一主题成为鲁迅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在鲁迅所有的论战中,哪场论战是他的“第一次战役”?谁是他可称对手的第一个论敌?鲁迅终其一生没有给予丝毫原谅... 自从鲁迅在现代文坛上立足之后,就仿佛处于论敌的包围之中。近年来,这一主题成为鲁迅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在鲁迅所有的论战中,哪场论战是他的“第一次战役”?谁是他可称对手的第一个论敌?鲁迅终其一生没有给予丝毫原谅的论敌又是谁?把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闲话” 女师大风潮 章士钊 公理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 杨荫榆 文人 尊敬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一句诗
19
作者 董大中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7-68,共2页
鲁迅的一句诗●董大中写过《鲁迅的两句诗》(刊《太原晚报》),想起鲁迅还有一句诗,它登在1926年2月21日出版的《弦上》第二期第二页上,全文为“春秋两季骂西滢”,题目就叫《一句诗》。这不是鲁迅写·的。高长虹说:“... 鲁迅的一句诗●董大中写过《鲁迅的两句诗》(刊《太原晚报》),想起鲁迅还有一句诗,它登在1926年2月21日出版的《弦上》第二期第二页上,全文为“春秋两季骂西滢”,题目就叫《一句诗》。这不是鲁迅写·的。高长虹说:“以后的《弦上》周刊篇幅小得同游戏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高长虹 《莽原》 尚钺 《现代评论》 鲁迅日记 女师大风潮 未出版 《两地书》 “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徐志摩论辩述评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炎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8期55-60,共6页
鲁迅与徐志摩论辩述评刘炎生鲁迅在长期的社会批评和文学批评活动中,曾经跟好些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过激烈的论争。其中最突出的是跟陈西滢和梁实秋的论战。此外,他跟徐志摩之间也发生过几次不可谓不尖锐的论辩。这向来很少甚至没有人作... 鲁迅与徐志摩论辩述评刘炎生鲁迅在长期的社会批评和文学批评活动中,曾经跟好些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过激烈的论争。其中最突出的是跟陈西滢和梁实秋的论战。此外,他跟徐志摩之间也发生过几次不可谓不尖锐的论辩。这向来很少甚至没有人作切实的论评。近几年来,有些有关徐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鲁迅 《晨报副刊》 《语丝》 周作人 述评 新月社 音乐美感 《现代评论》 《鲁迅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