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绎德国教育精神的文化逻辑——《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述评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凯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德国 教育精神 文化逻辑 文化教育学 教育哲学 比较教育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文化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侯怀银 王俊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7-59,共13页
20世纪20年代,在批判实验教育学和赫尔巴特派教育学中兴起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开始传入中国。在不同的阶段,文化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在传播的性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对中国教育学体系、内容、范... 20世纪20年代,在批判实验教育学和赫尔巴特派教育学中兴起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开始传入中国。在不同的阶段,文化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在传播的性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对中国教育学体系、内容、范畴和方法论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文化教育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需要以反思意识弥补断裂遗憾,以客观理解代替主观选择,以思辨理念关切教育现实,以中国意识推进学术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文化教育学 中国 传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哲学倾向对二战后政治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傅安洲 吴国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8,共6页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对于二战...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对于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文化教育学 哲学倾向 战后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德主刑辅”政治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及其现代性探析
4
作者 张学强 滕志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德主刑辅"是儒家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儒家"德主刑辅"的政治文化有着浓郁的教育学意蕴,使政治统治与教育教学结成紧密的联姻,一方面要求政治统治坚定地沿着"教... "德主刑辅"是儒家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儒家"德主刑辅"的政治文化有着浓郁的教育学意蕴,使政治统治与教育教学结成紧密的联姻,一方面要求政治统治坚定地沿着"教育路向"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育实践始终体现"政治情结"。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儒家"德主刑辅"政治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及其现代性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主刑辅 政治文化 教育学意蕴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的文化现代性:以“保守主义革命”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卫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4日至 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中文系联合举办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协办。来自美国...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4日至 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中文系联合举办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协办。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日本、比利时、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各国代表 ,与中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 ,一同就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撷取部分与会学者的发言纪要编辑了这组笔谈。  在全球化时代中 ,文学研究既包含全球性因素也包含地域性因素。来自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处身于另一种文化的人们理解和说明的问题被提了出来。面对这些困难 ,全球化的文学研究应向人类学的小心谨慎和精益求精学习。全球区域化将成为未来几年里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新的高科技的电信王国中 ,文学和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是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 ,而不决定于媒体的改变 ,媒体与文学、哲学是相互作用的 ,现在和将来的媒体因为有文学、哲学给它提供改造的内容 ,媒体才变得丰富多彩 ,媒体也改造文学 ,使文学发生新的变化。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建设 ,必须以现代性思想为指导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文化现代 "保守主义革命" 文化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教育学话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啸 邹丕振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1期13-18,共6页
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已成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关注热点。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游离于全球化之外来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育问题同样如此。由此,立足于全球化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在全球化与本土... 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已成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关注热点。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游离于全球化之外来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育问题同样如此。由此,立足于全球化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互动中把握当代中国教育的走向,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新的时空平台上拓展教育学的广度与深度,而且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全球化 本土化 现代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大学与中国现代教育学的创建——以东大留美归国教育学者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孙元涛 刘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国立东南大学创校校长郭秉文作为中国第一个留美归国教育学博士,以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延揽汇聚了中国现代教育学史上最早的留学归国教育学者共同体,首开“寓师范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传统;在积极引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潮并与中国本土... 国立东南大学创校校长郭秉文作为中国第一个留美归国教育学博士,以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延揽汇聚了中国现代教育学史上最早的留学归国教育学者共同体,首开“寓师范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传统;在积极引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潮并与中国本土教育变革实践相融合的过程中,东南大学教育学科在中西教育学术的会通中率先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研究范式。作为中西文化、教育首次深度交融背景下的留学归国人员,东南大学教育学者共同体或许是在西学浸漫背景下维系中国文化传统,探索中国学术在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合适人选。对于外来理论的引进与本土理论的改造,他们坚持自身所生发出的“中国化”意识,这是真正带有“本土感”的一种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大学 现代教育学 本土创生 研究范式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伦豪尔的“普通教育学”:重建文化教育学原理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温辉 彭正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3,共12页
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学的身份危机,德国教育学家莫伦豪尔从文化视角,运用图像解释学方法,重新寻求和捍卫教育与教育学的自身逻辑,这尤其体现在其1983年出版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普通教育学经典《遗忘的关联: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 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学的身份危机,德国教育学家莫伦豪尔从文化视角,运用图像解释学方法,重新寻求和捍卫教育与教育学的自身逻辑,这尤其体现在其1983年出版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普通教育学经典《遗忘的关联: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这部经典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想要孩子?”这一教育学最基本的问题,讨论了“展现生活方式”“再现生活方式”“信任可塑性”“敦促自我活动”这四个教育学基本原理。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新的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也接续了德国的普通教育学传统。莫伦豪尔对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真正回应了教育的解放问题,强调教育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并呼吁回到欧洲大陆教育学传统。这种通过新的解释学方法绕道于教育学基本问题的尝试,提醒我们回到教育和教育学的自身逻辑,寻求新的教育学基本共识,重新捍卫教育与文化即生活方式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莫伦豪尔 《遗忘的关联:论文化教育 普通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探究——评《现代外语教育学(第2版)》
9
作者 陈晓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思潮深刻影响下。外语教育仿佛成为我国社会资源和文化软实力的隐性标尺。作为外语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沟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更是担负着承裁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以及狮调国际社...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思潮深刻影响下。外语教育仿佛成为我国社会资源和文化软实力的隐性标尺。作为外语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沟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更是担负着承裁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以及狮调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不无遗憾的是外语教育在我国逐步丧失了其固有的本质和理想,异化为追求功利主义的教育工具,培养出大批善于考取外语四六级证书的考试人才,成为徒具文凭的知识奴隶,外语教育丧失了独特的个性和人的尊严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学 现代 传统文化价值观 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语言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孔苏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127,共9页
20世纪教育学语言现代化的标志是语言的科学化、实践化和逻辑化,而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本土化和综合化。中国教育学语言现代化发展受到内、外两重因素的影响,内因是指文言语体向白话语体的转型,外因是指赫尔巴特、杜威和凯洛夫教育... 20世纪教育学语言现代化的标志是语言的科学化、实践化和逻辑化,而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本土化和综合化。中国教育学语言现代化发展受到内、外两重因素的影响,内因是指文言语体向白话语体的转型,外因是指赫尔巴特、杜威和凯洛夫教育学语言的影响。在教育学语言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存在着对教育学语言认识程度不深,与教育学科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联系不紧密,忽视我国传统言说方式的独特价值以及过于依赖西方教育学语言发展路径等问题。基于语言应用的视角,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语言载体文言的分析,指出我国教育学语言走向现代化应促进汉语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融合,依托文言与白话的有机融合,强化西方学科语言与中国学术语言的融合,从而提升教育学语言战略地位、丰富教育学语言表达方式、拓宽教育学语言发展路径,真正实现我国教育学语言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语言应用 现代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德国的讨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秀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既体现着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又表现为与现代主义的决裂。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本文将以20世纪后半叶德国关于后现代主义及音乐领域的讨论来阐释后现代主义音乐是个随着语义、环境...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既体现着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又表现为与现代主义的决裂。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本文将以20世纪后半叶德国关于后现代主义及音乐领域的讨论来阐释后现代主义音乐是个随着语义、环境等发生变化的一个概念。它体现出来的多义性、模糊性符合它作为后工业社会文化发展特征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德国 文化思潮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启蒙悲剧的文化追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8-214,共7页
透过德国戏剧的发展,在现代性视域的关切中,可以发现18世纪50年代——19世纪30年代以莱辛、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悲剧创作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一种独立的启蒙文化现象,深刻体现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质并为德国民族文化注入了现代性,... 透过德国戏剧的发展,在现代性视域的关切中,可以发现18世纪50年代——19世纪30年代以莱辛、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悲剧创作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一种独立的启蒙文化现象,深刻体现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质并为德国民族文化注入了现代性,完全可称之为德国启蒙悲剧。借助戏剧的审美性,德国启蒙悲剧充分表达了德国启蒙文化的现代性精神历程,其表达的现代性极为生动而真切地体现在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启蒙悲剧 启蒙文化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消费文化时代的词典出版演变及其趋向
13
作者 陈伟 李爱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纵观词典发展史,词典出版的演变总是与词典文本的内在要求、社会历史语境(例如国运昌盛、商贸繁荣、科技发展等)和相关学科发展(例如语言学理论演变、教育学理论更新等)密切相关。本文的论题是:词典发轫是人类认识世界、反映世界... 纵观词典发展史,词典出版的演变总是与词典文本的内在要求、社会历史语境(例如国运昌盛、商贸繁荣、科技发展等)和相关学科发展(例如语言学理论演变、教育学理论更新等)密切相关。本文的论题是:词典发轫是人类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并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独特文化产品,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出版 消费文化时代 演变 现代 社会历史语境 认识世界 语言学理论 教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以同济大学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慧 黄书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101,共11页
近代中国对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引进有间接借鉴与直接移植两种路径,早期的同济大学是直接移植的先驱。德国在执掌同济大学的十年间(1907—1917年),全面采用德国大学模式办学,奠定了牢固的德国教育基础。1917年,华人掌校后德国以签订协议... 近代中国对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引进有间接借鉴与直接移植两种路径,早期的同济大学是直接移植的先驱。德国在执掌同济大学的十年间(1907—1917年),全面采用德国大学模式办学,奠定了牢固的德国教育基础。1917年,华人掌校后德国以签订协议的法律形式进一步保证了德国教育模式在同济大学的延续。基于此,自初创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三十年间,同济大学在育人目标、办学结构、课程设置、师资构成等方面对德国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有机移植,是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典范。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中德双方认同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相应的办学活动。第二,在同济大学这一跨文化相互作用的场域里,中国发挥主导作用,模式移植旨在引进德国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落实教育兴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 同济大学 模式移植 文化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政策”——德国现代化特殊性的选择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荆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397-493,共97页
德国经济现代化的容克资产阶级的德意志道路 ,在威廉二世时期不仅具有推行“世界政策”的物质可能性 ,而且具备时代的必然性。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性使得德意志帝国明显地带有半专制和半封建性 ,它是产生和实施“世界政策”的政治条件... 德国经济现代化的容克资产阶级的德意志道路 ,在威廉二世时期不仅具有推行“世界政策”的物质可能性 ,而且具备时代的必然性。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性使得德意志帝国明显地带有半专制和半封建性 ,它是产生和实施“世界政策”的政治条件和政策选择。德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特殊性 ,为“世界政策”提供了内部条件。德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军国主义思潮泛滥和民族沙文主义膨胀 ,为威廉二世“世界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根据和自我辩解的理由 ,成为其疯狂扩张政策的思想动力。因此 ,“世界政策”绝不是威廉二世个人作用的偶然 ,也不是帝国主义普遍性的必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二世 德国 现代 世界政策 经济 社会结构 政治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内涵、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笔谈)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应强 冯建军 +2 位作者 文雯 曹哲 夏天添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共18页
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构筑从“教育强国思想论”到“教育强国实践论”层面的一以贯之的教育强国建设路径。建设教育强国,方法论问题是首要问题,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包括教育强国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教育强... 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构筑从“教育强国思想论”到“教育强国实践论”层面的一以贯之的教育强国建设路径。建设教育强国,方法论问题是首要问题,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包括教育强国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的前提,是确立多元教育强国观。要以战略思维把握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内涵;以系统思维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新时代必须站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强国建设呼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彰显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文化教育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教育学、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教育学、基于系统观念的开放的大教育学。从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而言,教育强国建设须坚持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创新动力,把注重补齐短板弱项作为基本路径。同时,教育强国建设还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培育和发展一种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 中国教育学 方法论 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成人教育学
17
作者 寒松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38-38,共1页
“成人教育学”一词英文是“andiagogy”,至今常见的英文辞典尚未将该词收入。早在1883年,一位名叫亚历山德·卡普(Alexander kapp)的德国人首次应用了成人教育学的概念。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人林德曼(Lindeman)将成人教育学引入美... “成人教育学”一词英文是“andiagogy”,至今常见的英文辞典尚未将该词收入。早在1883年,一位名叫亚历山德·卡普(Alexander kapp)的德国人首次应用了成人教育学的概念。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人林德曼(Lindeman)将成人教育学引入美国,70年代末由于马尔科母·诺尔斯(Malcolm Ldnowleo)的贡献,成人教育学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他的《现代成人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诺尔斯 林德曼 成人学员 现代成人教育 德国 马尔科 卡普 教学计划 关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对现代汉字传播与教育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梅雪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汉字源远流长,字形优美,字义深刻,字音多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极富生命力的语言。学习汉字,不仅要识其形、知其义,更要了解文字的渊源语境,感受文字背后深刻的内涵与精神。在儿童汉字学习上,不少教育专家都有专业的研究,也形成了颇... 汉字源远流长,字形优美,字义深刻,字音多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极富生命力的语言。学习汉字,不仅要识其形、知其义,更要了解文字的渊源语境,感受文字背后深刻的内涵与精神。在儿童汉字学习上,不少教育专家都有专业的研究,也形成了颇具实践意义的见解。教育学博士涂涛的著作《天地化生: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正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之作。本书于2006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视角下对儿童识字教育的研究,涵盖了对汉字字形字义的溯源,也创新了识字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出了汉字教育研究的先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多媒体技术 汉字教育 现代汉字 教育学博士 汉字学习 民族文化的传承 学习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19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0,共1页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文学与教育两个研究领域均十分关注的话题。从教育成长小说的发生、发展到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与文学的关系,再到文学的教育功能,乃至文学教育学建构的可能性问题的探索,文学与教育的交叉和融合一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贯...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文学与教育两个研究领域均十分关注的话题。从教育成长小说的发生、发展到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与文学的关系,再到文学的教育功能,乃至文学教育学建构的可能性问题的探索,文学与教育的交叉和融合一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贯穿于文学与教育学两个学科领域之中。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新范式、新体系,2022年11月11日至13日,《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联合举办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进一步推动文学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凸显当代学术的中国立场、中国眼光与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 现代大学教育 当代学术 中国话语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学 中外语言文化 《外国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再认识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维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0-23,共4页
立足我国数学课程的现实,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建立与未来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数学课程,首先应该对数学课程的现代化作进一步的认识。一、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含义目前,数学教育界对数学课程现代化有不同的理解。(一)“新数运动”倡... 立足我国数学课程的现实,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建立与未来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数学课程,首先应该对数学课程的现代化作进一步的认识。一、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含义目前,数学教育界对数学课程现代化有不同的理解。(一)“新数运动”倡导者的观点“新数运动”的倡导者们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 现代 《数学教育学报》 现代数学 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数学 离散数学 中学数学课程 数学思想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