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启示录》中光线的叙事性运用 |
王灵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库尔茨的回忆录——浅析三重人格在《现代启示录》中的具体体现 |
吴寒
|
《电影评介》
|
2011 |
1
|
|
3
|
从后经典叙事学角度分析《现代启示录》 |
郑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4
|
疯狂世界里的正常人——解读电影《现代启示录》 |
霍振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科波拉拍《现代启示录》 |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6
|
关于《现代启示录》重映版 |
Y H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7
|
可改编与不可重现及主题意蕴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编试论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间的若干基本问题 |
张璟慧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8
|
文学与电影双重艺术符号中的“空心人” |
王晓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电影和瓦格纳式愿景——对声音设计和感官历史的思考 |
詹姆斯·拉斯特拉
何霜紫(译)
张泠(校)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伟大的追随者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F·D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