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王泉根著《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
1
作者 梁鸿 李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王泉根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 书评 现代 中国 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红叶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8,89,共4页
安徒生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外国作家。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叶圣陶的童话创作深受安徒生童话的影响,但又以其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显示了其童话创作中民族文化的积淀... 安徒生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外国作家。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叶圣陶的童话创作深受安徒生童话的影响,但又以其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显示了其童话创作中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叶圣陶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揭示出:安徒生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是属于文体层面的影响,而非童话精神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叶圣陶童话 接受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与民族性: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品格
3
作者 张永健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理论 开放性 民族性 中国 儿童文学 现代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风 韩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蒋风,韩进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儿童文学的兴起与蓬勃无疑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作为一种文学而言,我们通常将儿童文学看作是崛起于五四前后的“新儿童观”... 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蒋风,韩进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儿童文学的兴起与蓬勃无疑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作为一种文学而言,我们通常将儿童文学看作是崛起于五四前后的“新儿童观”的倡导中,以鲁迅为始作俑者’,而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与周作人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教育思想 文学思想 文学发展 早期儿童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文学 儿童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景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与清末民初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启发与影响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儿童观的生成,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翻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文学自发期:与生俱来的现代性曙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政家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与最初的启蒙中,一开始就是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等启蒙话语的烛照下降生的,因此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儿童发现"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儿童观的建构,使儿童... 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与最初的启蒙中,一开始就是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等启蒙话语的烛照下降生的,因此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儿童发现"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儿童观的建构,使儿童与成人、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混同关系因启蒙而分离,实现最初的独立,儿童文学的文体和读者意识由朦胧而清晰,其救亡图强的价值获得理性确认,赢得了合法的身份认同。从文学主体看,现代性源于外来儿童文学的编译,源于本土歌谣体新诗和学堂乐歌的创作,源于文学样式的初步多样和语言的俗化上。自发期儿童文学虽已崭露现代性的曙光,但其现代性主要聚焦在吉登斯指称的"社会模式"的改良上,体现在救赎民族的儿童的国民性改造上,总体表征为救亡先行、启蒙弱化、以社会为本而非以理性、自由和儿童为本的现代性,儿童文学的自觉意识尚未形成,儿童形象廖若星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自发期 儿童发现 现代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文学理论: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自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2,共7页
目前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研究迫切需要理论。理论是什么?乔纳森·卡勒说:“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含一定的错综性,……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 目前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研究迫切需要理论。理论是什么?乔纳森·卡勒说:“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含一定的错综性,……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理论常常是常识性观点的好斗的批评家。”“正因为它给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人以启迪,并且已经被大家借鉴,它才能成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理论 “后现代 现代 中国儿童文学 需要理论 学术研究 批评家 常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
8
作者 张锦贻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3-19,共7页
由浙江师大校长蒋风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已于一九八七年夏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也是世界儿童文学界的一件令人瞩目的新成果。这项成果及时地弥补了这一方面存在着的一个空白。
关键词 儿童文学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 现代儿童 童话创作 少年儿童出版社 儿童本位论 儿童文学作家 儿童小说 儿童文学创作 长生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进现代性”的“历史化”进程——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4,共7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晓明 激进现代 历史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潮 进程 文学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兼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商榷
10
作者 韩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63-67,75,共6页
由蒋风同志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河北少儿出版社1987年6月版)一书,是一项填补了我国学术界空白的工程。该书中由韦苇、王泉根两同志执笔的第一编“1917—1927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对发生期的中国儿童文学概貌... 由蒋风同志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河北少儿出版社1987年6月版)一书,是一项填补了我国学术界空白的工程。该书中由韦苇、王泉根两同志执笔的第一编“1917—1927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对发生期的中国儿童文学概貌作了详实清晰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很深的印象:一是这一部分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如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活动”,俞平伯的儿童诗,王统照的儿童小说,黎锦晖的儿童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小说 王泉根 儿童 王统照 儿童文学 现代儿童 俞平伯 儿童本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卫平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背景 审美特征 儿童文学 民族性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后写作”与新世纪文学的叙事主潮
12
作者 曹霞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代”可理解为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代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代”命名的文学群体并不少见,如新时期文学的“第三代”“晚生代”等。作为代际写作,当“70后”于1996年...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代”可理解为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代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代”命名的文学群体并不少见,如新时期文学的“第三代”“晚生代”等。作为代际写作,当“70后”于1996年初登文坛时,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从以文化为中心到以经济为中心的巨变,带来了生活的高度流动性,也造就了一代人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个体经历与集体记忆、乡村生活与城市经验于一体的独特性。新世纪以来,他们频频获奖,广受关注,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此,我将“70后写作”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文学史脉络之中,以探察其对现代文学以来叙事范畴的发展和赓续,以及属于一代人的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新世纪文学 文学群体 主潮 现代观念 现代文学 个体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叙事、儿童本位到汉语童心——略论中国儿童文学特质的嬗变
13
作者 黄晓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1,共4页
一、晚育的中国儿童文学与文本表达的国家叙事特征自唐代变文至明清话本小说,白话文学从简约的佛教故事到明清之际高度自觉的民间生活经验表达,其间随着中国文官制度和文言语体的兴衰,直至五四白话文运动,现代白话文学才随着现代民族国... 一、晚育的中国儿童文学与文本表达的国家叙事特征自唐代变文至明清话本小说,白话文学从简约的佛教故事到明清之际高度自觉的民间生活经验表达,其间随着中国文官制度和文言语体的兴衰,直至五四白话文运动,现代白话文学才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教育观念的普及而开始日渐成为最为重要的语体表达方式。1922年郑振铎创办《儿童世界》,叶圣陶在其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标志着"中国自觉的儿童文学"开始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 国家叙事 唐代变文 白话文学 叙事特征 儿童文学作品 现代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具一格的体制创构——读许志英、邹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14
作者 张永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许志英 邹恬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野与重写文学史的可能性——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15
作者 黄德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现代 许志英 丁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生成的文化语境 被引量:1
16
作者 应玲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8,共7页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周作人 文化语境 中国儿童文学 现代儿童文学 历史事实 民间文学 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文学研究有一辈子忙不完的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秀娟 王泉根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第6期54-61,共8页
刘秀娟(以下简称刘):您是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如果您自己来概括自己的学术道路的话,您觉得有哪些关键词?王泉根(以下简称王):如果用关键词来回顾自己的研究之路,那我会选择这样两个。第一个是'文献起步'... 刘秀娟(以下简称刘):您是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如果您自己来概括自己的学术道路的话,您觉得有哪些关键词?王泉根(以下简称王):如果用关键词来回顾自己的研究之路,那我会选择这样两个。第一个是'文献起步'。儿童文学研究也需要文献功夫与积累?答案是肯定的,这与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格局密切相关。我读本科时已有意报考现代文学研究生,但有一件事促使我改变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研究 文学 儿童文学理论 少年儿童出版社 神话传说 曹文轩 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 民间童话 幻想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 被引量:4
18
作者 卓如 《中国文学研究》 1985年第1期96-103,共8页
六十多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还是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冰心的《寄小读者》就以它独特的丰姿,开放在这块园地上。这束鲜丽耀眼的花朵,吸引着千百万的小读者,至今仍受到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可以说,它哺育了好几代中国的少年儿童。这部... 六十多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还是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冰心的《寄小读者》就以它独特的丰姿,开放在这块园地上。这束鲜丽耀眼的花朵,吸引着千百万的小读者,至今仍受到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可以说,它哺育了好几代中国的少年儿童。这部饮誉文坛的佳作,奠定了冰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开拓者的地位。 在漫长的封建制度统治下,儿童教育是不被人们重视的。根本没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直到本世纪初,即使出现一些从外国翻译过来的童话,寓言,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儿童读物,也品种不多,印数极少。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仍然处于相当贫乏的状态。当时的作家很少专门为少年儿童进行创作。“五四”运动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 冰心 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儿童散文 尼罗河 祖国 通讯 美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反思品格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桂林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3期49-54,77,共7页
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从五四时代发轫起,经过数代作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独立品格和整体意义的文学现象。作为这个整体现象的主要标志,一方面是由于它在艺术形态方面已经积淀下了一些基本的叙事模式,另方面则是... 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从五四时代发轫起,经过数代作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独立品格和整体意义的文学现象。作为这个整体现象的主要标志,一方面是由于它在艺术形态方面已经积淀下了一些基本的叙事模式,另方面则是由于数代作家共同的心理需求赋予了它一种内在灵魂,即它的各种变体在精神内质方面所显示的联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反思 母题 自我人格 家庭 中国现代作家 儿童文学 鲁迅 家族 肖红 二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儿童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进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1期71-77,共7页
关于“周作人与儿童文学”的研究,在新时期以前还是一个空白,笔者接触到的资料表明,只在30年代,被一些周作人研究者偶然提及。以陶明志先生编《周作人论》为例,仅三处: ①杨晋豪在《周作人先生》中指出:“他(指周作人——韩进按)是一个... 关于“周作人与儿童文学”的研究,在新时期以前还是一个空白,笔者接触到的资料表明,只在30年代,被一些周作人研究者偶然提及。以陶明志先生编《周作人论》为例,仅三处: ①杨晋豪在《周作人先生》中指出:“他(指周作人——韩进按)是一个很注意儿童文学的一个人,象《谈龙集》中的《读各省童谣集》,《读童谣大观》,《吕坤的小儿语》,《谈目连戏》,《猥亵的歌谣》及《江阴船歌序》,《潮洲輋歌序》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儿童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现代儿童 研究述评 周作人研究 儿童 少年儿童出版社 文学研究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