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1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性与现代性:当代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改变--列斐伏尔《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一兵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4,共11页
日常生活并非传统哲学所低看的物性生活琐事,它是不可见的生活存在场,这种场存在的本质不是衣服、食物和家具那样的对象物,而是不可见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生活关系场境。与宏大社会实践和重大历史事件相比,日常生活正是社会变革初始发生... 日常生活并非传统哲学所低看的物性生活琐事,它是不可见的生活存在场,这种场存在的本质不是衣服、食物和家具那样的对象物,而是不可见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生活关系场境。与宏大社会实践和重大历史事件相比,日常生活正是社会变革初始发生的基础,创造性实践和社会革命的创造性,正是在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中孕育和生长起来的。当代日常生活批判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资产阶级日常性的透视,日常性表现为生活中无意义的重复发生的事情,然而它却在隐性的伦理实践和非直观的雇佣时间美学中实现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 日常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工业批判与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空间重构——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的新叙事框架
2
作者 任政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9,198,共14页
伴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关系的重构,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走向都市社会,社会“总问题式”从工业生产与经济增长向都市工业的运作与消费主义式日常生活的组织问题转换。都市工业实现了都市规划与日常生活组织深度融合的趋势,这也体现了... 伴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关系的重构,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走向都市社会,社会“总问题式”从工业生产与经济增长向都市工业的运作与消费主义式日常生活的组织问题转换。都市工业实现了都市规划与日常生活组织深度融合的趋势,这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生产与日常生活再生产的内在结合,即围绕日常生活来组织工业生产与消费。由此,资本积累由生产过程向生活过程扩张,整个日常生活过程成为资本增殖与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这种转变的整体后果是适应了后福特主义下弹性生产与资本灵活积累的需要,形成了更加全面的剥削体系。都市批判理论者自觉推动工业社会批判向都市社会批判的范式转变,力图通过激进化的都市斗争与空间变革实践推进日常生活的革命与体系重构,给出了多样性、开放性生活世界的可能性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工业 都市革命 日常生活世界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常生活研究范式、实践与路径探究
3
作者 杨筑慧 包莉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9,共9页
日常生活对于个体来说,既是外在的、独立存在的、结构化的领域,又是进行实践活动与意义生成的场域。作为一种分析范式,日常生活研究打破了宏大理论的叙事传统,为我们理解微观层次的价值世界、个体实践、文化互动、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多元... 日常生活对于个体来说,既是外在的、独立存在的、结构化的领域,又是进行实践活动与意义生成的场域。作为一种分析范式,日常生活研究打破了宏大理论的叙事传统,为我们理解微观层次的价值世界、个体实践、文化互动、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多元的分析框架。将日常生活作为方法和视角来研究中国社会,对于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实践和内在逻辑,探讨个体或群体的生活际遇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入考察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处境等,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结合现代性与本土性、结构性与能动性、多元性和流动性、传承性与发展性,从时空、生活与制度、城乡、生产与消费以及“物”与社会文化的维度,勾勒中国日常生活的图式特征,可以为构建立足于中国语境的日常生活研究提供启发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实践性 现代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意识形态:当代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改变——列斐伏尔《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一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4,160,共14页
列斐伏尔意识到,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列宁所预测的那样走向灭亡,而是出现了“垂而不死”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原先马克思预设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通过自觉认识生产规律所进行的... 列斐伏尔意识到,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列宁所预测的那样走向灭亡,而是出现了“垂而不死”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原先马克思预设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通过自觉认识生产规律所进行的“计划化观念”现在被资本主义有效整合到了自身的生产方式之中。今天的资本主义可以被指认为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中作为消费动机的欲望本身,是资本通过软性的广告制造出控制人们的无意识中的虚假需要,由此再生产出盲目跟风消费的“他者欲望”。这个所谓的“消费社会”中已经生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中特有的消费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 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 消费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走出日常生活的世界 被引量:8
5
作者 衣俊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3-3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它同时也清楚地昭示了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性进程所应具备的远为深刻远为复杂的内涵。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的背后,人们发现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活方式、行为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它同时也清楚地昭示了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性进程所应具备的远为深刻远为复杂的内涵。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的背后,人们发现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现代化的制约和影响。于是,以人的素质提高和文化转型为内涵的人的现代化就同社会的现代化,即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起,并行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世界 传统社会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商品经济 价值观念 现代工业文明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情化特质及其现代转换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威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人情世界 ,且该人情世界有着多重意蕴与基本特征。文中在对人情世界进行价值评判的基础上认为 ,人情与人情世界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 ,但更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 ,亟须对人情世界进行全方位...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人情世界 ,且该人情世界有着多重意蕴与基本特征。文中在对人情世界进行价值评判的基础上认为 ,人情与人情世界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 ,但更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 ,亟须对人情世界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人情关系 人情世界 民主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悸动──中国近代关于人自身现代化的构想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5,共7页
关键词 日常生活世界 中国近代 自身现代 理想人格 当代启示 走出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工业文明 日常生活批判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与现代性:以腻资村垃圾问题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欢 杨筑慧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现代性的渗透正悄然改变着以文化为寓所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在当下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捷性的同时,更面临着环境问题和文化变迁的双重挑战。云南文山县以腻资村壮族日常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与现代性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 现代性的渗透正悄然改变着以文化为寓所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在当下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捷性的同时,更面临着环境问题和文化变迁的双重挑战。云南文山县以腻资村壮族日常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与现代性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共谋的结果,基于此,从主位和客位角度解析垃圾这一普遍性问题的社会文化成因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以腻资村 垃圾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 被引量:13
9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6,共9页
一 今天这个讲演,我想谈论的是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常生活对于文学意味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领域?文学可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现什么?这一切又与现代性存在什么关系?谈论这些问题之前,我想交代若干来龙去脉。花... 一 今天这个讲演,我想谈论的是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常生活对于文学意味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领域?文学可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现什么?这一切又与现代性存在什么关系?谈论这些问题之前,我想交代若干来龙去脉。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我刚刚完成一本著作,书名是《无名的能量》。我曾经在另一个地方说过,一个相对宽泛的意义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文学意味 现代 性存在 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趣缘群体实践——基于对某剪纸群体的参与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滕璐阳 徐赣丽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趣缘作为人际结合的方式之一,相对因血缘、地缘、业缘建立的关系,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与变动性。这就决定了趣缘在本质上指涉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关切到“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对趣缘群体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社会... 趣缘作为人际结合的方式之一,相对因血缘、地缘、业缘建立的关系,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与变动性。这就决定了趣缘在本质上指涉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关切到“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对趣缘群体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社会互动、社会资本、亚文化等维度,存在过分依赖西方理论、范式日趋僵化的问题。而立足现代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视角,考察趣缘群体内部的文化建构方式,关注个体行动与情感表达,探讨民众在趣缘群体中建构美好生活的过程与行为逻辑,恰好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在一个由传承人及其学生组成的剪纸趣缘群体中,成员通过“在家里”学习、课堂中“和而不同”的创作、日常交往中的分享型互惠等实践,形成了紧密的情感联结和融洽而理想的日常实践方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收获到稳定的快乐。这种对多元化的日常实践以及生活意义的追问,既能够呈现趣缘群体内部的丰富性、释放理论活力,也是现代民俗学的旨趣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缘群体 日常生活实践 现代民俗学 剪纸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双重批判及其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20,共6页
2 0世纪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种种文化危机几乎都是由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的。如果说中国的自觉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是对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自我实践性批判 ,那么相对而言 ,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 ,以及目前正在引起世界普遍关注的全球化进... 2 0世纪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种种文化危机几乎都是由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的。如果说中国的自觉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是对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自我实践性批判 ,那么相对而言 ,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 ,以及目前正在引起世界普遍关注的全球化进程则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对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新世纪的中国必将承载着这样一种双重的批判走向新生和强大。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 ,通过现代化、全球化对传统日常生活基础和思维模式的冲击 ,分析了中国目前文化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了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迎接全球化浪潮的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全球化 日常生活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论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镇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论析·郑镇日常生活,是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活动世界。由于人们对之过于熟悉,因而很少人对其内涵和社会功能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哲学家发现,人们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的状...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论析·郑镇日常生活,是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活动世界。由于人们对之过于熟悉,因而很少人对其内涵和社会功能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哲学家发现,人们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的状态,对人的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现代化有着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进程 日常生活世界 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 人的现代 现代工业文明 中国现代化问题 存在方式 民主主义革命 封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日常生活的神话与现代戏剧的衰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进 张慧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现代戏剧在其形成期就带有一种本体性的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表现日常。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话剧由于不断地实践着这一文化品格而能够持久不衰,并诞生了很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然而,在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现代历史条件与... 中国现代戏剧在其形成期就带有一种本体性的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表现日常。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话剧由于不断地实践着这一文化品格而能够持久不衰,并诞生了很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然而,在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现代历史条件与剧作家对现代性的追求与理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剧作家们在80年代有了从事种种戏剧实验的开放空间,另一方面消费社会中大众娱乐文化在90年代开始崛起并迅猛发展,而无论是远离大众日常实践的实验戏剧还是日常消费中的大众文化,都对现代话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导致其走向了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日常生活 现代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伦常与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国日常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历史承接与变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2,共5页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宏观层面看,涉及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方式、文化观念变化等领域,从微观层面看,涉及个人价值以及日常生活世界中伦常关系的变化等领域。换言之,El常生活世界的转型亦是现代化的重要题域,只有生活世界...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宏观层面看,涉及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方式、文化观念变化等领域,从微观层面看,涉及个人价值以及日常生活世界中伦常关系的变化等领域。换言之,El常生活世界的转型亦是现代化的重要题域,只有生活世界中的人以及人与人的伦常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才真正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世界 自由人的联合体 精神世界 现代社会 变迁 历史 中国 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日常生活世界的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引论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5-69,53,共6页
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是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对社会学家来说,“现象学”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词,因此现象学社会学在社会学思想史中只能是少数人智力操练的奢侈品,尽管其作为一种新的社... 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是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对社会学家来说,“现象学”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词,因此现象学社会学在社会学思想史中只能是少数人智力操练的奢侈品,尽管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对社会学的主流范式提出了挑战。舒茨也因而在生前未能获致其应有的学术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茨 日常生活世界 现象学 社会学理论 行动者 韦伯 社会世界 理解社会学 胡塞尔 主观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世界的主体性意义结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阿尔弗雷德.许茨作为追溯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思想家,把日常生活世界看作是意义构成的世界,认为个体对"生平情境"的经验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是人行动的领域,把社会行动定义为有意义的经验... 阿尔弗雷德.许茨作为追溯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思想家,把日常生活世界看作是意义构成的世界,认为个体对"生平情境"的经验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是人行动的领域,把社会行动定义为有意义的经验,日常生活因此是意义构成的领域。日常生活由于其主体性意义而成为社会实在,而且是人的多种实在中的最高实在,是其他各种实在的基础。对于这个世界,人们对它具有的是突出的实践兴趣,实用动机支配着我们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世界 主体性 意义 实在 自然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式:《红楼梦》的现代阅读及当下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庆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5,共10页
现代读者的《红楼梦》阅读缘起,含有教学需要、个人兴趣或时人评论而推及等多种。现代读者在多年阅读过程中将《红楼梦》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促使《红楼梦》成为其日常阅读的重要案头"消遣品",形成了一种心灵共鸣式的阅读... 现代读者的《红楼梦》阅读缘起,含有教学需要、个人兴趣或时人评论而推及等多种。现代读者在多年阅读过程中将《红楼梦》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促使《红楼梦》成为其日常阅读的重要案头"消遣品",形成了一种心灵共鸣式的阅读投射。这种心灵体悟促使现代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进入《红楼梦》文本,寻求将《红楼梦》文本世界与读者现实世界相联系的勾连点,意图在现实世界中扮演《红楼梦》的角色。此举导致现代读者较为注意《红楼梦》艺术魅力的阅读效应,最终以类似研究的方式来品读《红楼梦》及其当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红楼梦》 现代读者 阅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日常生活化——基于现代性维度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斌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30,共6页
现代性是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维度,而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寓所。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隐忧是: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虚拟化、物化日... 现代性是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维度,而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寓所。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隐忧是: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虚拟化、物化日常交往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符号化、审美化日常消费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应对以上隐忧,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回应日常观念中的合理诉求,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批判日常交往的物化倾向,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揭示消费主义本质,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灌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波德莱尔与现代性——论本雅明对波德莱尔诗歌的日常生活内涵之阐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有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雅明作为空间批评的先驱,关于巴黎与波德莱尔诗歌互文性关系的阐释对其后的城市研究影响巨大。他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研究获得了某种世俗启迪,认为对其解读必须与巴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他发现了城市化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进程的物质化... 本雅明作为空间批评的先驱,关于巴黎与波德莱尔诗歌互文性关系的阐释对其后的城市研究影响巨大。他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研究获得了某种世俗启迪,认为对其解读必须与巴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他发现了城市化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进程的物质化向度的历史意义,将已经被取代的拱廊、工业建筑及广告等物质性历史"垃圾"与现代主义文学开创者波德莱尔的诗歌联系起来,研究城市日常生活与文学文本的辨证关系及蕴涵着现代性震惊体验的互文表述。波德莱尔的诗歌被他视做一种现代城市的辩证意象,通过解读其作为诗性事物的商品意象来探究19世纪城市生活各种体验,并发展出一种建立在由资本主义过时商品构成的废墟之上的乌托邦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波德莱尔 巴黎 日常生活 震惊体验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常生活伦理走向现代公共伦理——腐败的伦理根源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俊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当前的腐败现象折射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我国的行政文化还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传统伦理和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许多陋习仍旧在延续,日常生活方面的伦理习惯依旧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政府官员,而腐败的发生与这种陋习有很密切的关系。因... 当前的腐败现象折射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我国的行政文化还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传统伦理和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许多陋习仍旧在延续,日常生活方面的伦理习惯依旧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政府官员,而腐败的发生与这种陋习有很密切的关系。因而,要过渡到现代公共生活伦理、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必须逐渐培育官员内在的法制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一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公务员队伍,形成一个具备现代公共意识、符合现代公共伦理要求的行政文化环境,从而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频率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伦理 现代公共伦理 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