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现代·浪漫·民间》
1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浪漫·民间》 王光东 论文集 中国 民间理论 知识分子 生存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浪漫·民间》(文学评论集)
2
作者 孙国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4,共1页
这是王光东从事文学研究与评论十几年来出版的第一部批评自选文集,洗练的文字,严谨的论断,敏锐的审美直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显示出难能可贵的沉潜、客观、公允的声音,表现出一个文学批评家成熟的批评观和不甘俗庸的个性化评论特色... 这是王光东从事文学研究与评论十几年来出版的第一部批评自选文集,洗练的文字,严谨的论断,敏锐的审美直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显示出难能可贵的沉潜、客观、公允的声音,表现出一个文学批评家成熟的批评观和不甘俗庸的个性化评论特色,以流畅而朴实的语言阐发事理,这也许是更为接近真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观 朴实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家 文学研究 民间 浪漫 学术视野 声音 严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民间动力与场景
3
作者 张浙权 孙笑侠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6,158,159,共15页
法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彰显在党政要素和顶层建构中,也积淀在民间要素和自发驱动中。弥散于社会组织、市场行业和基层社群的各种隐性民间要素,在具体化场景中推动着法治现代化进程。从法治动力机制分析,民间动力要素包括民众原动力、... 法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彰显在党政要素和顶层建构中,也积淀在民间要素和自发驱动中。弥散于社会组织、市场行业和基层社群的各种隐性民间要素,在具体化场景中推动着法治现代化进程。从法治动力机制分析,民间动力要素包括民众原动力、职业建构力与科技驱动力。三种动力相互独立但并不孤立,它们在基层社会、行业系统与数字空间等场景中,协同官方主导力构成了刚柔相济的法治引擎。若专注于官方显性要素的单向作用,就难以廓清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全貌,也认识不到一些法治深层动力。发掘并提炼那些隐性的民间法治要素,促进其与党政显性要素交融互嵌,能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经久不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 民间要素 民间动力 具体化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趋近断片体系——施莱格尔断片书写中的早期浪漫主义审美现代性尝试
4
作者 黄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66,共10页
在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所开创的德意志浪漫主义诗学方法中,传统的线性演绎被一个圆形交叉的解释学循环所取代,所谓的诗化哲学是以断片的形式展开的。施莱格尔凭借这种特殊的书写方式,试图表明多种范导性理念间的交互证明所形成的... 在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所开创的德意志浪漫主义诗学方法中,传统的线性演绎被一个圆形交叉的解释学循环所取代,所谓的诗化哲学是以断片的形式展开的。施莱格尔凭借这种特殊的书写方式,试图表明多种范导性理念间的交互证明所形成的建构性隐喻,指向了一个涉及个体性断片相互确认的连续过程,从而无限趋近(真爱)真理,由此构成了一种非体系的体系性。这种浪漫主义断片体系如同自然和音乐般有机和谐,但与(唯心)理想主义的辩证统一不同,差异化的浪漫个体在断片式的现代之流中永远无法达到体系必然性。这一可望而不可即(非闭合性)在现代主义的无限视点中恰恰是更大的希望之所在,同时,早期浪漫派对于体系性的真爱追求,构成了一种无限趋近断片体系的审美现代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浪漫 施莱格尔 断片体系 有机主义 审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情感和现代畅想的交错与叠加——论路遥小说创作浪漫主义特性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一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0,共6页
迄今为止,人们对路遥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特性认识还不十分到位。路遥小说除了具有突出的主观化、情感化特征,地域民间文化还赋予其鲜明的诗性特点和丰富的"自然"内涵,纯真质朴的人物性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对路遥小说创作的... 迄今为止,人们对路遥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特性认识还不十分到位。路遥小说除了具有突出的主观化、情感化特征,地域民间文化还赋予其鲜明的诗性特点和丰富的"自然"内涵,纯真质朴的人物性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对路遥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特性具有实质意义。路遥小说在把大量人物形象浪漫化的同时,也使故事情节浪漫化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成为具有根本意义的路遥小说的结构原则。可以说,浪漫主义"主宰"了路遥的小说创作。追索理想或者"梦"便成为路遥小说最深沉的质素。路遥小说浪漫主义的本质在于作者的民间情感和现代畅想的交错与叠加,统一二者的乃是身处"城乡交叉地带"的创作主体的主体人格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小说 浪漫主义 民间情感 现代畅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未来图景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胜 郭立亚 +1 位作者 肖蕊 宋娜梅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5,68,共8页
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价值、未来图景,并提出推进路径。价值:促进民族政策的实施,巩固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增加区域经济收益,激发体育文化产业新动能;深化文化治理现代化,优化... 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价值、未来图景,并提出推进路径。价值:促进民族政策的实施,巩固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增加区域经济收益,激发体育文化产业新动能;深化文化治理现代化,优化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推动民族互信互鉴共荣。未来图景:推动新发展理念与多元主体的协同进步;构建优质机制,以适应新时代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建立持续推动体系,以适应科学规范的治理现代化基本要求。推进路径:以现代化、数字化、产业化整合多元体育文化;以规范化建设开发特色体育项目;政策引领、科技赋能民族体育产业的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治理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中民间信仰的再社会化——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7
作者 张祝平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209,共16页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更为泛在、稳定和持久的地方性知识,在构建新时代乡土文化和表达乡土价值观方面是难以替代的存在。在乡村振兴场域下,民间信仰既沿袭自身的知识形态,又有机融入其他类型知识体系,由自发到自觉,持续推动地方性知识嵌入...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更为泛在、稳定和持久的地方性知识,在构建新时代乡土文化和表达乡土价值观方面是难以替代的存在。在乡村振兴场域下,民间信仰既沿袭自身的知识形态,又有机融入其他类型知识体系,由自发到自觉,持续推动地方性知识嵌入乡村振兴实践,促进形成了乡土性和现代性两类异质性知识体系相互并置、共存、互渗的格局,呈现出了鲜明的“再社会化”趋势特征。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回归乡土又超越乡土,面对地方性的困境,更加强调民间信仰的“再社会化”及其知识体系的时代性表达,有助于理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地方性事实,激活地方性知识并有效动员行为主体和地域优势资源,让现代乡村保持生活的质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命题下,要突出以重建地方性为主旨优化民间信仰再社会化的关键机制:一是作为地方性知识重要枢纽的民间信仰的整体性保护机制,二是以民间信仰整合地方性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激发机制,三是民间信仰知识形态传承创新与民众自觉和乡村振兴的价值共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乡村振兴 民间信仰 再社会化 关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军(主持人) 柯林·坎贝尔 章戈浩(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为英国社会学家柯林.坎贝尔《浪漫主义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的导论部分。此书从标题到研究思路沿袭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通过对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伴随而来的消费革命的梳理与分析,探寻现代消费主义的起源,... 本文为英国社会学家柯林.坎贝尔《浪漫主义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的导论部分。此书从标题到研究思路沿袭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通过对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伴随而来的消费革命的梳理与分析,探寻现代消费主义的起源,试图将文学浪漫主义与现代工业社会的“获取与花费”相联接。通过对文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例证,坎贝尔提出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特征不仅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市场力量,也与获取快感和白日梦的浪漫艺术相关。此书是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经典作品,也是研究消费文化的必读书目。此书在消费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等领域影响深远。在导论一节中,作者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方法、方法论及其思路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 消费(主义) 现代 马克思·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脉浙江民间融资,引导现代法治金融——“民间融资引导与规范”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有星 徐雅婷 +2 位作者 李龙政 陈飞丹 范俊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4,160,共4页
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暨"民间融资引导与规范"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8日在杭州之江饭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得到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会议就民间融资的性质、监管主体、监管措施、信息收集、备案制度设计、
关键词 浙江省人民政府 民间融资 金融工作 研讨会综述 引导 现代法治 2010年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包装设计创意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雅静 曹国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7-50,共4页
通过对中原民间美术色彩特征的提炼,分析了民间美术色彩的主观性、装饰性和象征性特征,论述了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意价值,进而分析了利用其色彩特征进行包装设计的可行性。继而提出了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创意和民俗文化... 通过对中原民间美术色彩特征的提炼,分析了民间美术色彩的主观性、装饰性和象征性特征,论述了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意价值,进而分析了利用其色彩特征进行包装设计的可行性。继而提出了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创意和民俗文化复古的设计趋势,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感的包装设计提供新的设计元素和创意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色彩 现代包装设计 色彩元素 设计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现代性转向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宇 张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究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以及民间剪纸艺术在其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现代性转向。方法从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谈起,引出这一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设计所进行的民族化尝试,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基点就其在包装设计中的... 目的探究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以及民间剪纸艺术在其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现代性转向。方法从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谈起,引出这一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设计所进行的民族化尝试,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基点就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必要性进行探究,得出其在迎合人们审美、顺应设计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重要特点及意义,接着从剪纸艺术的技法、文字、图形、色彩与审美内蕴等方面落脚,对包装设计所做的全新的现代性转向与尝试进行分析。结论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领域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向与尝试,能够赋予包装设计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涵,让包装设计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并与现代性元素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剪纸艺术 包装设计 现代性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中民间工艺美术之复兴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平 张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7,共3页
民间工艺美术是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综合体,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传承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但在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工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而进入了低潮期。当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 民间工艺美术是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综合体,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传承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但在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工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而进入了低潮期。当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对于当代如何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意见不一。本文从事实出发展开讨论,认为保护与市场化发展并重,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从而实现民间工艺美术的现代复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民间工艺美术 传承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尚竑 杨江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5-168,共4页
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遭遇了新的挑战,其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失去价值内核的危机,反思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成为民间艺术理论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首先,民间艺术重视生活对于艺术的原初性意义,这对现代艺术强调审美的纯粹... 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遭遇了新的挑战,其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失去价值内核的危机,反思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成为民间艺术理论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首先,民间艺术重视生活对于艺术的原初性意义,这对现代艺术强调审美的纯粹性是一个反拨,为现代社会贡献了生活美学的智慧;其次,民间艺术在手法方面仍然对现代艺术和文化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民间艺术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貌昭示了一种追求圆融和谐的审美理想,这对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弊端具有反拨和纠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现代价值 艺术手法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兹华斯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建军 覃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40,175-176,共7页
华兹华斯及其诗歌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20世纪上半叶的史实进行清理,进一步以由其译介所引发的中国诗人创作实绩为考察对象,将探讨的焦点置于诗语、诗情、想象与自然观之上,一一检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如何从最... 华兹华斯及其诗歌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20世纪上半叶的史实进行清理,进一步以由其译介所引发的中国诗人创作实绩为考察对象,将探讨的焦点置于诗语、诗情、想象与自然观之上,一一检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如何从最初的仿效、移植到批判、创造性转化的发展历程,重点发掘它们二者关系背后所指涉的多面向度,对于当今诗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中国现代诗学 浪漫主义 时间镜像性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革命潮流中行进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歌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兴泽 石小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41,共19页
浪漫主义是开放的审美范畴,也是时代情绪和历史思潮的镜像。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从20世纪初的滥觞到50年代"定于一",走过半个世纪的路程。其发展轮廓,大致是20年代多元并举,30年代深刻变异,战争年代"三足鼎立"。... 浪漫主义是开放的审美范畴,也是时代情绪和历史思潮的镜像。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从20世纪初的滥觞到50年代"定于一",走过半个世纪的路程。其发展轮廓,大致是20年代多元并举,30年代深刻变异,战争年代"三足鼎立"。浪漫主义诗歌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进,形成了"个性""现代""革命"和"审美"等浪漫主义诗体。诗体不同,"诗力"特色和命运遭际也有很大差异。至20世纪40年代末,"个性""现代""审美"等诗体形态均遭重创,始于20年代、扩张于30年代、盛行于40年代延安的革命浪漫主义"定于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浪漫主义文学 革命潮流 革命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宗华婷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究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民间美术的基本造型方法为切入点,分析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美术设计的重要影响,从招贴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与服装设计4方面配合具体事例阐述具体应用方式与方法。... 目的探究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民间美术的基本造型方法为切入点,分析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美术设计的重要影响,从招贴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与服装设计4方面配合具体事例阐述具体应用方式与方法。结论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语言凸显了浓浓的民族风情,将其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能够为现代艺术设计插上民族化的翅膀,助其在设计领域自由飞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造型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民间童话论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文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25-27,共3页
以格林童话为例,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民间童话产生的文学背景、语言的内在结构,及其社会心理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民间童话 现实与幻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与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立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31,共6页
18世纪启蒙运动以演绎理性为核心,因此精密计算、设计是其基本精神,乐观、进步是固有的气质,功利主义、世界主义是基本价值取向;浪漫主义则以情感为思想基石,因此创造性想象是其基本原则,自然是其追求的实质,审美主义是其价值取向。浪... 18世纪启蒙运动以演绎理性为核心,因此精密计算、设计是其基本精神,乐观、进步是固有的气质,功利主义、世界主义是基本价值取向;浪漫主义则以情感为思想基石,因此创造性想象是其基本原则,自然是其追求的实质,审美主义是其价值取向。浪漫主义本身就是对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其批判武器是情感和审美,浪漫主义运动意味着审美现代性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情感 想象 审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论革命英雄传奇对民间英雄传奇的历史演绎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剑华 戴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主流价值观文学的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艺术审美倾向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革命英雄主义的完美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 ,革命英雄主义既鼓舞了人民大众的革命意志 ,同时也以艺术史诗的表现方式凝固... 主流价值观文学的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艺术审美倾向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革命英雄主义的完美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 ,革命英雄主义既鼓舞了人民大众的革命意志 ,同时也以艺术史诗的表现方式凝固了主流价值观的历史地位 ,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主流价值观文学革命英雄主义的艺术构造 ,就不难发现它与中国传统的民间英雄传奇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引导下 ,广大革命作家在充分发掘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中 ,民间英雄传奇的故事叙事模式更是受到了他们的青睐。当然 ,主流价值观文学对于民间英雄传奇并非机械地模仿或简单地照搬 ,而是借助民间英雄传奇的艺术表现形式 ,来演绎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崇高理想。所以主流价值观文学借用民间英雄传奇的故事模式 ,弘扬了现代政治革命的英雄主义完美意识 ;而民间英雄传奇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英雄传奇 革命英雄传奇 历史概念 现代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 被引量:33
20
作者 秦晖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6,共10页
本文从民间组织资源和现代国家整合的视野出发,认为现代国家就是要使各种形式的自由、竞争和认同、合作都在“群己权界”的规则下各得其所。因此,对于乡村中的宗族现象应以平常心待之,在维护法治人权、尊重“群己权界”的前提下,对作为... 本文从民间组织资源和现代国家整合的视野出发,认为现代国家就是要使各种形式的自由、竞争和认同、合作都在“群己权界”的规则下各得其所。因此,对于乡村中的宗族现象应以平常心待之,在维护法治人权、尊重“群己权界”的前提下,对作为族姓认同方式的宗族既不必打击和禁止,也不必提倡与推行;而在“农民问题实质上不是乡村问题而是中国问题”的背景下,“规范”国家已经成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民间组织资源 现代国家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