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保护税法》与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剑 张微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2,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为我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气候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动力。文章以《中华人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为我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气候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动力。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后重污染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提升,表明税制绿色化有效提升了责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保护税法》通过提高高管环保意识促进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中,《环境保护税法》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效驱动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 《环境保护税法》 税制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国平 刘忠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环境规制是政府将企业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环境规制政策的出台将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利用2016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对... 环境规制是政府将企业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环境规制政策的出台将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利用2016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对2015—2016年湖北省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前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出台之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以及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环境保护税法》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环境保护税法》展开的区域生态平衡博弈研究
3
作者 李静 张志伟 倪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文章针对在《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背景下,如何采用量化税收方法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展开研究。研究采用自主构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的方式进行,首先提出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框架与博弈结果。接下... 文章针对在《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背景下,如何采用量化税收方法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展开研究。研究采用自主构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的方式进行,首先提出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框架与博弈结果。接下来,通过仿真实证分析和从企业侧展开的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明确。由此,为区域生态平衡提出了从生态立法、生态监管、生态保护为主的三条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博弈 《环境保护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法》推行的市场反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梦琪 唐国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51,共6页
本文以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环境保护税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颁布期间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整体呈V型走势,说明《环境保护税法》对资本市场造成了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 本文以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环境保护税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颁布期间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整体呈V型走势,说明《环境保护税法》对资本市场造成了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对非国有、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小规模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负面影响,但整体反应较为短暂,《环境保护税法》对于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监管悖论"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法》 事件研究 市场反应 投资者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法》影响高污染企业研发创新吗?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昌燕 邹顺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6-68,81,共4页
在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规制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高污染企业而言。本文基于2016—2020年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保护税法》对高污染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 在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规制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高污染企业而言。本文基于2016—2020年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保护税法》对高污染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高污染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环境合法性压力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不支持"波特假说",研究结论为政府如何兼顾控制环境污染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法》 环境规制 高污染企业 环境合法性 研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抑制上市企业“漂绿”行为吗?--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6
作者 石建勋 辛沛远 《华东经济管理》 2025年第9期86-96,共11页
研究《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将《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 研究《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将《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显著抑制了企业漂绿行为。机制检验说明,《环境保护税法》通过缓解管理层短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媒体和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进而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说明,《环境保护税法》对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政治关联、媒体监督压力大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经济发展压力小、税收征管强度大、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环境保护税法》 漂绿 管理层短视 内部控制 媒体关注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排污费到环保税:绿色税制改革视阈下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晓梦 魏婷 朱俊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72,共16页
如何将现有的污染防治工作与当前降碳任务有效衔接,是推动绿色税制改革向协同治理方向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绿色税制改革视阈下环保“费改税”对减污与降碳的协同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着重考察“排污... 如何将现有的污染防治工作与当前降碳任务有效衔接,是推动绿色税制改革向协同治理方向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绿色税制改革视阈下环保“费改税”对减污与降碳的协同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着重考察“排污费”和“环保税”对协同减排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能够促进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具有减污和降碳的双重效应;并且,政策效果因地理区域、资源类型、环境司法情况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异质性。(2)环保费改税所发挥的协同减排效应主要是通过信号导向下环境关注的提高、能源结构转型与能源效率提升、资源配置效应下污染企业的退出与清洁企业的进入等三条渠道实现。(3)进一步比较分析排污费和环保税,发现排污费政策并不具备降碳及协同效应;环保费改税后,央地资金分成模式的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其发挥减污和降碳协同效应;税率提升幅度亦会影响协同治理效果。本文为进一步完善绿色税制,构建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融合统筹的战略体系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 《环境保护税法》 协同减排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