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簪记》与昆剧小全本的建构
1
作者 吕靖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有别于其他昆剧经典的命运,《玉簪记》问世后不久即遭遇各种“差评”,且一直持续到近代,批评者中不乏像吕天成、祁彪佳、李渔和吴梅等著名曲家。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质疑作品人物、剧情不合理;二是指责其声律存在问题。然而... 有别于其他昆剧经典的命运,《玉簪记》问世后不久即遭遇各种“差评”,且一直持续到近代,批评者中不乏像吕天成、祁彪佳、李渔和吴梅等著名曲家。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质疑作品人物、剧情不合理;二是指责其声律存在问题。然而,备受訾议的《玉簪记》,舞台演出却深受各阶层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并被成功改编为小全本戏。《玉簪记》的历史演变及演出经验,甚至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天昆剧小全本的建构具有诸多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訾议 盛传 小全本 剧本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玉簪记》的思想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8-82,共5页
本文从宗教批判精神、争取个性解放及人道主人三个方面论述了《玉簪记》
关键词 《玉簪记》 思想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濂和他的《玉簪记》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扶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1期17-25,共9页
近人著《中国方学史》和《中国戏曲史》,介绍明代著名剧作家高濂的生平,都说是“不详”;对他的名著《玉簪记》的写作时代,亦未作必要的考证;对这部传奇作品的评论,也比较简略。所以,本文姑就这些问题,试作进一步的探索。 高濂,又名士深... 近人著《中国方学史》和《中国戏曲史》,介绍明代著名剧作家高濂的生平,都说是“不详”;对他的名著《玉簪记》的写作时代,亦未作必要的考证;对这部传奇作品的评论,也比较简略。所以,本文姑就这些问题,试作进一步的探索。 高濂,又名士深,字深甫,号瑞南,自署湖上桃花渔、瑞南道人或瑞南居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高濂 传奇作品 万历 女贞 北西厢 折子戏 青阳腔 嘉靖 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获得官方与学界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了戏迷的质疑。本文从白先勇"昆曲新美学"的理论内涵与创作实践着手,结合多方观点分析后认为,"昆曲新美学"是一种创作观念,而不是新的昆曲美学,如果要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它,可以视为一种舞台美学,不仅适用于昆曲,也适用于其他戏曲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濂的养生导引术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丹 赵戋华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第6期71-72,共2页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含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明代诗人、戏曲作家,著术甚多。今存的有《玉簪记》、《节孝记》及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等。对于养生,高濂的基本方针是乐心陶情,积极锻炼,在生活上全面调...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含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明代诗人、戏曲作家,著术甚多。今存的有《玉簪记》、《节孝记》及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等。对于养生,高濂的基本方针是乐心陶情,积极锻炼,在生活上全面调整,“节嗜欲,慎起居,远祸患,得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术 《遵生八笺》 养生保健 高濂 起居安乐笺 有益于身心健康 气候变化 坐功 《玉簪记》 万历十九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