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静享孤独之美——读李白《独坐敬亭山》
1
作者
于文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0,共2页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为一首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是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游宣州时创作的一首抒写心境的佳作。它以浅近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韵味。
关键词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孤
独
五言绝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有“诀窍” 相看两不厌——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玉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亲其师,信其道”(《学记》),是经过数百上千年验证的古训。师生若能“相看两不厌”(李白《独坐敬亭山》),那么,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滋润的,什么职业倦怠都将无影无踪。但想要享受这样的滋润,就得通“物理人情”。《红楼梦》说...
“亲其师,信其道”(《学记》),是经过数百上千年验证的古训。师生若能“相看两不厌”(李白《独坐敬亭山》),那么,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滋润的,什么职业倦怠都将无影无踪。但想要享受这样的滋润,就得通“物理人情”。《红楼梦》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百代以降,人心都是相通的。人和人之间微妙的磁场,就像万有引力。笔者从教四十有八年,悟得几个“诀窍”,或许是教好书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诀窍
《独坐敬亭山》
幸福
教学
《红楼梦》
《学记》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享孤独之美——读李白《独坐敬亭山》
1
作者
于文哲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0,共2页
文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为一首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是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游宣州时创作的一首抒写心境的佳作。它以浅近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韵味。
关键词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孤
独
五言绝句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有“诀窍” 相看两不厌——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玉峰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文摘
“亲其师,信其道”(《学记》),是经过数百上千年验证的古训。师生若能“相看两不厌”(李白《独坐敬亭山》),那么,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滋润的,什么职业倦怠都将无影无踪。但想要享受这样的滋润,就得通“物理人情”。《红楼梦》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百代以降,人心都是相通的。人和人之间微妙的磁场,就像万有引力。笔者从教四十有八年,悟得几个“诀窍”,或许是教好书的根本。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诀窍
《独坐敬亭山》
幸福
教学
《红楼梦》
《学记》
职业倦怠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静享孤独之美——读李白《独坐敬亭山》
于文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学有“诀窍” 相看两不厌——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黄玉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