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之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37,共17页
长期以来,古小说《燕丹子》的成书年代一直令学界感到困惑并不断引发争议,由此牵涉到《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之关系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定位等相关问题。事实上,《燕丹子》并非出自秦、汉人之手,更非先秦古书,而是南朝江淹... 长期以来,古小说《燕丹子》的成书年代一直令学界感到困惑并不断引发争议,由此牵涉到《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之关系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定位等相关问题。事实上,《燕丹子》并非出自秦、汉人之手,更非先秦古书,而是南朝江淹假托史事讽喻建平王景素的拟作,其写作时间当在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江淹被黜吴兴之前。至于此事不为世人知晓,主要是因为江淹碍于现实因素有意隐瞒了自己的作者身份,从而导致了一千五百年来《燕丹子》成书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荆轲 江淹 《史记·荆轲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与《燕丹子》荆轲形象塑造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蕾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史记》 《燕丹子》 荆轲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 比较研究 叙事结构 情节 线性结构 扇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丹子》成书及与《荆轲列传》的叙事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5,共6页
《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燕丹子》出现的一些传说说明它确实有小说因素,这与瞽史的传统有关,而且唐朝以前对于"左迁"之... 《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燕丹子》出现的一些传说说明它确实有小说因素,这与瞽史的传统有关,而且唐朝以前对于"左迁"之法一向认同。这足以揭示《燕丹子》中出现的民间逸闻的原因。当然,对于历史中的传说成分,历史学家一般比较慎重,比较《燕丹子》与《荆轲列传》的叙事,可以发现杂史小说在起源时期与历史的不同,并启发人们思考小说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荆轲列传》 杂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汇史角度再论《燕丹子》语言的时代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2-29,共8页
词汇是发展变化最快的语言要素,词汇也同样具有时代性。从词汇史的角度考察《燕丹子》语言的时代比"辞气""文词"等更具客观性。《燕丹子》中的一部分词语不见于西汉先秦之典籍,只见于东汉后的文献;另外一部分词语... 词汇是发展变化最快的语言要素,词汇也同样具有时代性。从词汇史的角度考察《燕丹子》语言的时代比"辞气""文词"等更具客观性。《燕丹子》中的一部分词语不见于西汉先秦之典籍,只见于东汉后的文献;另外一部分词语见于南北朝后的文献。书中所出现的词语时代的层叠累积正说明《燕丹子》由成书到定型必然经过漫长的过程。从词汇史的角度来看,《燕丹子》的语言时代应当成书于东汉之后,定型于六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词汇史 语言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燕丹子》与汉魏六朝杂传的叙事策略
5
作者 熊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7-92,共6页
成书于秦汉间的《燕丹子》,其体制近于传记体,对稍后兴起的杂传——汉魏六朝杂传——具有启导与示范意义,特别是汉魏六朝杂传不弃传闻、虚诞之事,注重故事性与情节性的叙事策略,得益于《燕丹子》的启导和示范。而正是因为这一叙事策略... 成书于秦汉间的《燕丹子》,其体制近于传记体,对稍后兴起的杂传——汉魏六朝杂传——具有启导与示范意义,特别是汉魏六朝杂传不弃传闻、虚诞之事,注重故事性与情节性的叙事策略,得益于《燕丹子》的启导和示范。而正是因为这一叙事策略在汉魏六朝杂传中的普遍运用,使汉魏六朝杂传表现出普遍的小说化倾向,并由此逐步走向唐人传奇。厘清汉魏六朝杂传的这一叙事策略的渊源,有助于对汉魏六朝杂传小说品格以及对唐人传奇小说渊源流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汉魏六朝杂传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学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3-56,共4页
《史记·邹阳传》记载,邹阳被羊胜等人谗毁,梁孝王要杀他,他从狱中上书,提到:“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这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从此“
关键词 白虹 《燕丹子》 帛书 秦王 天文气象 《史记》 刘向 今本 匕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丹子》成书与二本分行考说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觉弘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1,共5页
燕太子丹募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自战国末以来即已广为流传。《燕丹子》成书当不晚于魏晋之际。《燕丹子》在后世流传中,出现了一卷本和三卷本两种版本,一卷本今已失传,今传本是三卷本,以《永乐大典》卷四九〇八所载为代表。一卷本与三... 燕太子丹募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自战国末以来即已广为流传。《燕丹子》成书当不晚于魏晋之际。《燕丹子》在后世流传中,出现了一卷本和三卷本两种版本,一卷本今已失传,今传本是三卷本,以《永乐大典》卷四九〇八所载为代表。一卷本与三卷本自隋唐以来即已分行,二本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即在于文末是否记述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故事。能够证实的三卷本,一直都是终于戛然而止的荆轲骂言,而敦煌写本《类林》残卷、《太平御览》所引《燕丹子》则叙及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故事,与三卷本明显不同。此外,二本还有一些文辞差异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永乐大典》 《类林》 《太平御览》 二本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楞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我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历来多有争议。作者认为我国小说的起源早于汉代,其演变经历了一个受各种文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在阐述这一观点时还对有争议的"青史子"、"战国策"、"小说与历史"、"燕丹子&qu...  我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历来多有争议。作者认为我国小说的起源早于汉代,其演变经历了一个受各种文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在阐述这一观点时还对有争议的"青史子"、"战国策"、"小说与历史"、"燕丹子"、"刘向"等诸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说 起源 演变过程 汉朝 学说 民间传说 《战国策》 《青史子》 《燕丹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轲并非“壮士”
9
作者 岳庆平 《河北学刊》 1986年第3期85-85,共1页
荆轲是众说纷坛的历史人物.现就荆轲是否 “壮士”略抒管见,以就正于方家.荆轲刺秦王史实主要见于《燕丹子》、《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燕太子》)实割裂诸书燕丹、荆轲事杂缀而成.... 荆轲是众说纷坛的历史人物.现就荆轲是否 “壮士”略抒管见,以就正于方家.荆轲刺秦王史实主要见于《燕丹子》、《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燕太子》)实割裂诸书燕丹、荆轲事杂缀而成.其可信者已见《史记》,其他多鄙诞不可信,殊无足采.”《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记载几乎雷同.据清人方苞考证:“《国策》本无是文,或以《史记》之文入焉.”(《方望溪先生全集·书刺客传后》)司马迁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 壮士 秦王 刺客列传 匕首 《史记》 战国策 《燕丹子》 方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