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困境、人性救赎与叙事革新:论迟子建《烟火漫卷》的救赎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梦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作品相比,《烟火漫卷》在主题呈现、对话形式、叙事技巧和救赎方式等层面皆取得了叙事革新。这不但促使迟子建的救赎书写更臻于完善,而且该作也因此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成为当代救赎文学不可或缺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罪的发现 人性救赎 叙事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成东北?——以《烟火漫卷》为例谈城市文学的区域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3,共7页
在传统城市观的认识中,哈尔滨是东北的一个城市,有关它的城市书写主要从一时一地出发,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不过是关于东北已有知识的一个注脚,缺乏解释城市历史的能力。《烟火漫卷》以东北为视角,审视哈尔滨的变迁,不但突破了现代性的判断... 在传统城市观的认识中,哈尔滨是东北的一个城市,有关它的城市书写主要从一时一地出发,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不过是关于东北已有知识的一个注脚,缺乏解释城市历史的能力。《烟火漫卷》以东北为视角,审视哈尔滨的变迁,不但突破了现代性的判断标准,还走出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盲区,显示出哈尔滨在东北欧亚的召唤结构。这一结构深化了宗教、习俗、族群之间的联动,拓宽了城市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的边界,有助于重新理解东北的超地域性特征。区域感在城市文学中的显形,结束了以往封闭的、孤立的、内部的惯性模式,是全球化时代对文学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文学表达对全球主义的复杂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区域感 东北视角 《烟火漫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上帝,只有人间——论《烟火漫卷》 被引量:5
3
作者 栾梅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6期84-90,共7页
《烟火漫卷》是近年来当代文学创作中城市市民生活画卷的重要作品。它没有进行道德主义的说教,也没有追求先锋派的现代主义表现。它真实、饱满、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市民世界的活动场景,既接地气,又给人温暖,表现出不同凡俗的观察视角... 《烟火漫卷》是近年来当代文学创作中城市市民生活画卷的重要作品。它没有进行道德主义的说教,也没有追求先锋派的现代主义表现。它真实、饱满、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市民世界的活动场景,既接地气,又给人温暖,表现出不同凡俗的观察视角与独到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市井生活 道德说教 先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日常生活相与精神救赎——论迟子建《烟火漫卷》中的三重“风景”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振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在小说家看来,整个世界就是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小说文本建构的过程就是“风景”的展开过程。迟子建在《烟火漫卷》中,建构了独特的三重“风景”,即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风景、生活在哈尔滨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风景以及小人物丰富... 在小说家看来,整个世界就是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小说文本建构的过程就是“风景”的展开过程。迟子建在《烟火漫卷》中,建构了独特的三重“风景”,即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风景、生活在哈尔滨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风景以及小人物丰富而又充满纠葛的精神风景。重要的是,作品中这三重“风景”相互关联而又彼此成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地理风景、日常生活风景和精神风景相互交织,进而呈现出“物与人与心”闭合、完整而又彼此关联的“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风景 城市 日常生活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世烟火中的仰望与救赎——《烟火漫卷》与迟子建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宜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6,共6页
当代作家迟子建始终关注俗世之中平凡人的命运,多以其成长的北疆大地作为主要书写场域,尤其擅长将与之关联的自然、历史、社会、风俗、信仰、生活等作为书写对象,反映出普通人在现代性困境中的挣扎与寻找,展露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202... 当代作家迟子建始终关注俗世之中平凡人的命运,多以其成长的北疆大地作为主要书写场域,尤其擅长将与之关联的自然、历史、社会、风俗、信仰、生活等作为书写对象,反映出普通人在现代性困境中的挣扎与寻找,展露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2020年出版的《烟火漫卷》作为迟子建最新的长篇作品,不仅延续了其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具有反现代性的,对生态人文主义精神的坚守,还以深沉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对苦难人生的关怀刻画,体现了人作为个体和群体在自我救赎、相互救赎和自我超越、共同超越上的探寻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装置、灵的启示和善的共同体——解读迟子建《烟火漫卷》的城市书写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培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6期91-101,共11页
在最新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中,迟子建探索了一种具有个人印记的城市书写。为了有效地勾连起某种具有总体性的城市生活,写出城市烟火之漫卷,作者打造了三个特别的叙事装置:护送车、榆樱院和小鹞子。这三者在小说中不是一般性的物,而... 在最新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中,迟子建探索了一种具有个人印记的城市书写。为了有效地勾连起某种具有总体性的城市生活,写出城市烟火之漫卷,作者打造了三个特别的叙事装置:护送车、榆樱院和小鹞子。这三者在小说中不是一般性的物,而是承担着为故事推动提供可能性、连接更普遍的城市生活经验以及凝聚善的共同体的叙事伦理功能。迟子建既站在城市的内部书写了城市的建筑、文化和地理,城市人的日常、悲辛和命运,更站在城市的外部,塑造了黄娥这一别具神采的自然之子的形象,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谱系,又对城市生活的困境和拯救提供了灵的启示。迟子建的城市书写,延续了她以往写作那种属灵的精神线索和现代性反思意识,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城市书写新的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漫卷》 迟子建 叙事装置 灵的启示 善的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里的人间烟火——论《烟火漫卷》中的市井人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明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6期102-109,共8页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最新推出的关于哈尔滨的长篇力作。小说聚焦于城市居民的市井生活,将笔触伸向城市中“烟火气”十足的场所,试图通过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展现在飞速发展前进的时代里,不断变迁的城市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到底有怎样...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最新推出的关于哈尔滨的长篇力作。小说聚焦于城市居民的市井生活,将笔触伸向城市中“烟火气”十足的场所,试图通过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展现在飞速发展前进的时代里,不断变迁的城市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到底有怎样的喜怒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城市书写 市井人生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