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与美的人生——沈从文《湘行散记》散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军 《社会科学家》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湘行散记》记述湘西各地的风物和热爱生命的湘西人物。湘西风物幻美、庄严又带着优愁。它启示人们对于人类历史与个体生存合理形态的深思。湘西的人生困苦而卑微,但湘西人对于生命的爱与执着使他们卑微的生命富有意义。这对于人生的... 《湘行散记》记述湘西各地的风物和热爱生命的湘西人物。湘西风物幻美、庄严又带着优愁。它启示人们对于人类历史与个体生存合理形态的深思。湘西的人生困苦而卑微,但湘西人对于生命的爱与执着使他们卑微的生命富有意义。这对于人生的爱与执着也启示人们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行散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湘行散记》《湘西》看沈从文的多重面相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小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7,共9页
从《湘行散记》和《湘西》这两部返乡散文集中,可以看到沈从文观察和书写湘西时现代文明和乡土文明兼而有之的双重视角和眼光、深切的地方性与“照我思索”的方法论;可以感受到他对文学重造社会、国家、民族和新人的顽强信念,对传统乡... 从《湘行散记》和《湘西》这两部返乡散文集中,可以看到沈从文观察和书写湘西时现代文明和乡土文明兼而有之的双重视角和眼光、深切的地方性与“照我思索”的方法论;可以感受到他对文学重造社会、国家、民族和新人的顽强信念,对传统乡土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碰撞的思考,以及对启蒙之困境和人类知识、理性之有限性的清醒洞察。由此,能够发现沈从文及其作品的多重面相。1980年代以来的沈从文从纯文学知识谱系中浮出历史地表,逐渐被文学史经典化。这种看似回归文学本位的阅读方法,实际上是对作家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稀释与简化。在文学经典化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因素,如何对待及进行文学的经典化,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行散记》 《湘西》 地方性 寂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行散记》的版本批评
3
作者 彭林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
《湘行散记》先后出现了初刊本、初版本、开明本改订本、选集本、文集本、全集本等不同的版本。相较初刊本,初版本《湘行散记》的艺术性得到提升,语言的流畅性也得到完善,但仍有散文小说化痕迹。开明本的小说化痕迹进一步削弱,纪实成分... 《湘行散记》先后出现了初刊本、初版本、开明本改订本、选集本、文集本、全集本等不同的版本。相较初刊本,初版本《湘行散记》的艺术性得到提升,语言的流畅性也得到完善,但仍有散文小说化痕迹。开明本的小说化痕迹进一步削弱,纪实成分得到增强,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选集本尽管表达更细致、充分,却又显得啰嗦,造成了语言艺术上的拖沓。文集本是以选集本为底本,又参考开明本弄出的新版本。全集本以开明本编入,又增加了注释、插图等副文本因素。因此,开明本是众多版本中最好的一个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行散记》 版本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湘西散文的地理叙事及其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建军 蒋士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沈从文1930年代创作的《湘行书简》《湘行散记》和《湘西》,运用地理叙事的手法绘制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湘西风情图。对读这三部散文集可发现,虽然它们的描写对象同为湘西,但地理叙事的具体方式却各异其趣:《湘行书简》将绘画笔法贯穿... 沈从文1930年代创作的《湘行书简》《湘行散记》和《湘西》,运用地理叙事的手法绘制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湘西风情图。对读这三部散文集可发现,虽然它们的描写对象同为湘西,但地理叙事的具体方式却各异其趣:《湘行书简》将绘画笔法贯穿地理叙事,通过文图互证,表达了作家的故土情与相思意;《湘行散记》以时光流转为线索,用想象勾连现实,在今昔对比之中显示出湘西历史的“常”与“变”;《湘西》则以空间变换为脉络,选取地理区域、物产资源和精神气质三个角度进行定点透视,以点带面,基本还原了湘西的本真面貌。三种差异明显的地理叙事模式,呈现出沈从文在观照湘西时的情感转换与焦点位移:个体→地方→国家。这一演变轨迹,实际上与创作主体的身份变迁密切相关,它表征着不同历史情境下作家内心特定的情感诉求、文化思考与历史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西 散文 地理叙事 《湘书简》 《湘行散记》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魔性”生命力的圣手──沈从文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培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描写"魔性"生命力的圣手──沈从文范培松──"水手"和"妓女":"魔性"生命力的象征沈从文(1902──1988)是现代散文园地上的一个神秘的园丁。沈从文出生在一块富有"魔性"的土地──湘西(湖南镇,今凤凰县)上。他... 描写"魔性"生命力的圣手──沈从文范培松──"水手"和"妓女":"魔性"生命力的象征沈从文(1902──1988)是现代散文园地上的一个神秘的园丁。沈从文出生在一块富有"魔性"的土地──湘西(湖南镇,今凤凰县)上。他的生活充满了神秘魔性色彩。幼时喜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散文 《湘行散记》 生命力 魔性 西 西部散文 三十年代 创作动机 中国现代散文 乡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日走泸溪
6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综合版)》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神秘的湘西,神奇的苗族节日,古老的沅水,汇成了泸溪美丽的春日。而春日的泸溪,每一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键词 泸溪县 箱子岩 沈从文 吊角楼 沅水 西 《湘行散记》 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8,共9页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行散记》 离别 抒情 家乡 《边城》 纯粹 十年 抽象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长河──沈从文边地小说的文化源头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韩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14-116,共2页
人性的长河──沈从文边地小说的文化源头探微韩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在中国的... 人性的长河──沈从文边地小说的文化源头探微韩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风格独具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地小说 文化源头 人性美 西 人与自然 作家 《湘行散记》 刘禹锡 沈从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勇怯辨
9
作者 黄青云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6期42-,46,共2页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为人瞩目的“丁沈公案”。其中内容之一是丁玲在回忆录中指名说,“我对这个人的为人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在那种风风雨雨的浪涛里,他向来胆小,怕受牵连。”①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沈从文个人品格,而且也...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为人瞩目的“丁沈公案”。其中内容之一是丁玲在回忆录中指名说,“我对这个人的为人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在那种风风雨雨的浪涛里,他向来胆小,怕受牵连。”①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沈从文个人品格,而且也涉及到沈从文研究。沈从文与丁玲相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丁玲 国民党 胡也频 《湘行散记》 《魍魉世界》 现代文学思潮 陈立夫 沈从文创作 纪实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