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平 李文邦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编辑报刊是青年毛泽东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主编《湘江评论》是毛泽东编辑实践的开端。《湘江评论》受五四运动的感召应时而生,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宣传了革命精神,具有思想进步、语言通俗、形式美观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当... 编辑报刊是青年毛泽东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主编《湘江评论》是毛泽东编辑实践的开端。《湘江评论》受五四运动的感召应时而生,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宣传了革命精神,具有思想进步、语言通俗、形式美观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当时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影响深远。编辑《湘江评论》体现了青年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走向成熟与不断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湘江评论》 编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编辑活动的特色——以《湘江评论》《新湖南》《新时代》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邦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新时代》三种进步刊物是毛泽东早期编辑实践的代表作品。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活动与其他形式的革命活动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丰富的编辑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编辑思想。
关键词 毛泽东 《湘江评论》 《新湖南》 《新时代》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璞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6-77,共2页
1919年4月,毛泽东在上海送走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友之后,回到了湖南。时逢巴黎和会在法召开,随即“五四”运动的大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致电北京政府,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的号召,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在湖南的毛泽... 1919年4月,毛泽东在上海送走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友之后,回到了湖南。时逢巴黎和会在法召开,随即“五四”运动的大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致电北京政府,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的号召,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在湖南的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参加了长沙各校学生游行活动,与从属北洋政府的皖系军阀张敬尧发生激烈冲突。面对张的暴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评论》 毛泽东 留法勤工俭学 “五四”运动 北京政府 游行活动 新民学会 巴黎和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评论》在毛泽东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明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47-49,共3页
一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新闻实践活动开始的历史标志 毛泽东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以什么为标志?学术界对此说法各异。有人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活动,开始于他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也有人认为开始于本世纪20年... 一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新闻实践活动开始的历史标志 毛泽东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以什么为标志?学术界对此说法各异。有人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活动,开始于他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也有人认为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左右。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尽确切。就前者所言,毛泽东参加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一个以“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宗旨的研究会。该会主要的内容是由被誉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的北大教授徐宝璜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由著名记者邵飘萍讲授新闻采编业务。正在北大图书馆作临时助理员的毛泽东,为了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实践 《湘江评论》 毛泽东 历史地位 新闻学研究 可受性 革命报刊 大联合 北大 劳动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评论》与毛泽东妇女解放话语的萌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昭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在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的交互作用下,毛泽东对中国妇女命运产生初步认知。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在主编《湘江评论》时有意识地展开了对妇女议题的探索。他不仅撰文讨论妇女议题,还着意刊载了大量相关文章。《湘江评论》既批判了女子教育... 在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的交互作用下,毛泽东对中国妇女命运产生初步认知。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在主编《湘江评论》时有意识地展开了对妇女议题的探索。他不仅撰文讨论妇女议题,还着意刊载了大量相关文章。《湘江评论》既批判了女子教育与外在装饰等问题,又揭露了封建礼教与旧式家庭等深层原因,妇女议题几乎贯穿其办刊始终。《湘江评论》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与求解,体现了毛泽东对时代脉动的感知与把握,不仅为他后来组织赵五贞事件讨论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新民学会吸纳女会员进行了前期感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湘江评论》 毛泽东 妇女解放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早期进步刊物的出版特征与传播研究——以《湘江评论》《共产党》为考察对象
6
作者 杨艳喆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2-65,共4页
《湘江评论》和《共产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性刊物,具有主旨鲜明、内容丰富、发行方式灵活多样、主创团队各有所长等办刊特点。在内容上以传播新思想、启迪民智为主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理... 《湘江评论》和《共产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性刊物,具有主旨鲜明、内容丰富、发行方式灵活多样、主创团队各有所长等办刊特点。在内容上以传播新思想、启迪民智为主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准备,在党的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评论》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
7
作者 李乃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报刊事业 《新青年》 五四时期 报刊业 《民国日报》 陈独秀 《星期评论》 《湘江评论》 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进京对青年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春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2,共3页
毛泽东在一九一八和一九一九年曾两次去北京,之后,他迅速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恩主义者。本文旨在对青年毛泽东第一次进京对其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的作用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同行。理论界历来十分看重并公认毛泽东在第二次去北京后不久... 毛泽东在一九一八和一九一九年曾两次去北京,之后,他迅速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恩主义者。本文旨在对青年毛泽东第一次进京对其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的作用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同行。理论界历来十分看重并公认毛泽东在第二次去北京后不久,即迅速转变成为马克恩主义者。这一事实无可非议。但是,探索其第一次进京的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分析,笔者认为:青年毛泽东第一次在京的短暂数日,是其世界观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分水岭。从此以后,青年毛泽东便“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一)推崇《新青年》思想,为实现与《新青年》杂志取得联系,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是青年毛泽东第一次进京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者 《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 《湘江评论》 新民学会 蔡和森 世界观 梁启超 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胡适交往关系述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京 施昌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86-91,共6页
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十分仰慕年轻的教授胡适;五四时期,毛泽东与胡适在反对中国旧势力、旧思想、旧军阀等问题上的看法基本... 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十分仰慕年轻的教授胡适;五四时期,毛泽东与胡适在反对中国旧势力、旧思想、旧军阀等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一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胡适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胡适 交往关系 自修大学 文化运动 工读互助团 《湘江评论》 国民党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在湖南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联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9,共5页
70年前,滥觞于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不可阻挡之势,“过黄河而到长江,黄埔汉皋,屡演话剧。洞庭闽水,再起高潮。”湖南人民积极投入这场烈烈轰轰的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五四”前夜的湖南,已处于帝国主义... 70年前,滥觞于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不可阻挡之势,“过黄河而到长江,黄埔汉皋,屡演话剧。洞庭闽水,再起高潮。”湖南人民积极投入这场烈烈轰轰的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五四”前夜的湖南,已处于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和压迫下。鸦片战争后,临近湖南的广州、汉口等地相继辟为商埠,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渐次输入湖南,引起了湖南社会经济生活的动荡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把魔爪直接伸向了湖南。1899年至1904年,岳州、长沙开埠,190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张敬尧 湖南人 北京学 学联 新民学会会员 反帝反封建 毛泽东 抵制日货 《湘江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济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5-19,共5页
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我国新民主主义命革的初期发展中,毛泽东同志就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 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我国新民主主义命革的初期发展中,毛泽东同志就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这个文化革命,虽然以五四运动为主要标志,但是它是从五四运动前夕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发展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 《湘江评论》 陈独秀 五四运动 《新青年》 新思潮 文化革命 工农群众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年毛泽东文化观的建构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智杰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7-11,共5页
毛泽东“通过文化革命最终打开了政治革命的大门”,要考察其全部政治生涯,便不能不考察他的文化观的建构。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有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此建构过程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 青年毛泽东 建构过程 杨昌济 陈独秀 西方文化 改造中国 蔡和森 盘西 《湘江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毛泽东的编辑品格
13
作者 姜志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简谈毛泽东的编辑品格姜志军毛泽东生前很重视编辑工作。从他的编辑思想、编辑实践中,可以看出他崇高的思想品格。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波翻浪涌冲击一切意识领域的时候,学习一下毛泽东的编辑品格,对提高广大编辑工作者的思想素质... 简谈毛泽东的编辑品格姜志军毛泽东生前很重视编辑工作。从他的编辑思想、编辑实践中,可以看出他崇高的思想品格。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波翻浪涌冲击一切意识领域的时候,学习一下毛泽东的编辑品格,对提高广大编辑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大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编辑工作者 编辑品格 编辑人员 《湘江评论》 编辑思想 编辑实践 辩证法 简谈 学习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报纸批评思想
14
作者 何先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24-27,65,共5页
毛泽东同志的报纸批评思想,是毛泽东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指导,领导和运用我们党的报纸、刊物,开展各种形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无产阶级报纸批... 毛泽东同志的报纸批评思想,是毛泽东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指导,领导和运用我们党的报纸、刊物,开展各种形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无产阶级报纸批评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拟从毛泽东报纸批评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谈谈自己学习后的粗浅体会。毛泽东最早提出报纸批评问题,可以追溯到他创办《湘江评论》的时候。“五四”时期,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在中国非常风行。由于各种代表人物都在极力宣扬自己的主义和主张,出现了“百家竞起,异说争鸣”的局面。刚刚形成的革命阵营,组织十分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思想 毛泽东 文选 读者来信 批评者 《湘江评论》 《政治周报》 毛泽东选集 党报 反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15
作者 徐善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9,共9页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的时候,缅怀他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战斗业...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的时候,缅怀他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战斗业绩,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他倡导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湘江评论》 新民学会会员 大联合 资本家 俄国 蔡和森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蹩脚的“创作”——《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辟谬
16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动态》 1982年第2期13-18,共6页
今年二月,《书林》第一期以显著地位刊登了沈鹏年的文章:《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大意是说,在五四运动之前,经周作人推荐,鲁迅就读到了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的《体育之研究》等文,因而引起了他对... 今年二月,《书林》第一期以显著地位刊登了沈鹏年的文章:《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大意是说,在五四运动之前,经周作人推荐,鲁迅就读到了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的《体育之研究》等文,因而引起了他对毛泽东的关切;五四运动之后,鲁迅又读到了毛泽东寄赠的《湘江评论》,认为该刊连载的《民众的大联合》“是值得重视的一篇好文章”。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下旬,毛泽东率湖南驱逐张敬尧请愿代表团到达北京。次年四月,鲁迅终于在八道湾寓所跟毛泽东会面,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地畅谈了半天”。以上情况,都是鲁迅研究史上前所未闻的事情,自然引起了读者很大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五四运动 八道湾 鲁迅研究 周作人 大联合 《湘江评论》 代表团 笔名 《新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前的党报党刊
17
作者 丁禾 《人民论坛》 1996年第4期63-63,共1页
1919年,毛主席在湖南领导革命运动时,创办了《湘江评论》。 1920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关键词 党报党刊 解放前 《新青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陈独秀 《红色中华》报 抗日战争时期 《湘江评论》 党中央 《新华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新闻精品实践与论述
18
作者 谈嘉祐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关键词 学习毛泽东 新闻精品 党性原则 国民党 精品战略 新华社 《湘江评论》 精品意识 马克思列宁主义 《民众的大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