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平山堂话本》校读记(续)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昭聪 刘玉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5-48,共4页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刊《六十家小说》的辑佚本,今有多种校注本或标点本,学界已有论文或选本作出若干补正,但误校、失校、误点等现象仍较多,需作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昭聪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敦煌变文 《诗词曲语辞汇释》 王梵志诗 李翠莲 校本 《尚德缓刑书》 《二拍》 《汉语大词典》 《二刻拍案惊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语词琐记
3
作者 王文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7-72,66,共7页
《清平山堂话本》保留了不少宋元以来的方俗语词,不好理解。本文从汉语史角度着手,考释其中几个较易误解的语词,井指出现有校点本的个别疏失。
关键词 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方俗语词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楩与《清平山堂话本》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颖淳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4期63-66,共4页
《清平山堂话本》之编刻者历来被视为洪楩楩从洪楩之家世、官职、交游等可以将定位为封建正统文人。而《话本》外在形式的粗拙和内在观念的世俗表现得十分明显,远较冯梦龙《三言》为甚。嘉靖年间的社会思潮和文学状况还较为保守,身处... 《清平山堂话本》之编刻者历来被视为洪楩楩从洪楩之家世、官职、交游等可以将定位为封建正统文人。而《话本》外在形式的粗拙和内在观念的世俗表现得十分明显,远较冯梦龙《三言》为甚。嘉靖年间的社会思潮和文学状况还较为保守,身处其中的洪楩不可能具有如此强烈的“平民意识”。因此,洪楩与《话本》的关系还有待重新考虑。澄清这点将有助于解决明代话本小说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洪楩 正统文人 世俗情态 通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处置式
5
作者 高玉洁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处置式有"以"字句、"将"字句、"把"字句三种,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句式做了全面静态的考察和描写。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处置式 “以”字句 “将”字句 “把”字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男女情爱作品
6
作者 刘贝贝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5期13-13,共1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男女之间的情爱一直是文人描写的主题。就连《清平山堂话本》这种话本小说集,其中都涉及到男女情爱。本文拟对《清平山堂话本》中涉及男女情爱作品的分析,探讨当时作者及主人公面对情爱的态度。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男女情爱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校议(续)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海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清平山堂话本》为明代洪楩编刊的话本集。此书经谭正璧先生校点,1957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版。1987年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其《出版说明》说:“我们利用旧纸型,纠正了一些文字标点等方面的讹误。”但失误仍甚为严重。《古汉语研究》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古今小说》 校议 《古汉语研究》 古代小说 “还” 古典文学 “不” 出版说明 谭正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平山堂话本》中骈俪的运用
8
作者 张志浩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清平山堂话本》中对骈俪的运用较为广泛,这不仅提升了话本的表达效果,还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具体来说,《清平山堂话本》骈俪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描写、景观描摹和人物语言上。此外,其在故事情节叙述中也运用了骈俪,且在对偶... 《清平山堂话本》中对骈俪的运用较为广泛,这不仅提升了话本的表达效果,还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具体来说,《清平山堂话本》骈俪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描写、景观描摹和人物语言上。此外,其在故事情节叙述中也运用了骈俪,且在对偶、藻饰、声律等骈文要素上,都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其骈俪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倾向,有助于人物刻画与环境描写,亦可能是作者自身才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骈俪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小说》对《清平山堂话本》的雅化——以《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对《戒指儿》的改编为例
9
作者 赵瑞雪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8-71,共4页
冯梦龙的《古今小说》不少篇幅改编自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虽大部分故事极其相似,但由于作者身份和创作目的的不同,《古今小说》在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雅化倾向。
关键词 《古今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话本与明清拟话本叙事体制之比较
10
作者 袁健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3-20,共8页
宋元话本,是当时“说话”艺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它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说给人听的。这种说与听的审美关系,决定了宋元话本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具体表现,除了“看官听说”的叙事观点之外,最突出的便是它那独具风格的叙事体制。这种体制的产生... 宋元话本,是当时“说话”艺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它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说给人听的。这种说与听的审美关系,决定了宋元话本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具体表现,除了“看官听说”的叙事观点之外,最突出的便是它那独具风格的叙事体制。这种体制的产生,是说书场上的具体条件所规定的,也是说书艺人根据当时的需要而采取的特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京本通俗小说》 入话 说书人 小说化 话本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清小说俗语词方言证诂
11
作者 徐之明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1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小说 俗语词 《汉语大词典》 《清平山堂话本》 贵州方言 《金瓶梅词话》 《品花宝鉴》 刷子 《海上花列传》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全传注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利器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7,共9页
关键词 天都外臣 李卓吾 致语 无穷会 工尺谱 引头 《拍案惊奇》 《清平山堂话本》 八十四调 《宣和遗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隆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1期86-94,共9页
《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士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篇目最完备的本子),... 《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士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篇目最完备的本子),另有4条王士祯评语为“三会本”所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士祯 《池北偶谈》 黄宗羲 王氏 《牡丹亭》 《清平山堂话本》 人物形象 《考工记》 柳条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字典》疏误补正辑要
14
作者 李知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2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康熙字典 《正字通》 疏误 《说文解字》 《清平山堂话本》 引文 《新序》 晏子春秋 《汉书·艺文志》 《史记·项羽本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聊斋俚曲《禳妒咒》
15
作者 巩武威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初论聊斋俚曲《禳妒咒》巩武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聚焦点,家庭可以真实情感化地展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将伦理、道德、善恶、美丑等抽象的理念演化成一个个可触摸的血肉之躯。文学作品往往就从这里契入,... 初论聊斋俚曲《禳妒咒》巩武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聚焦点,家庭可以真实情感化地展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将伦理、道德、善恶、美丑等抽象的理念演化成一个个可触摸的血肉之躯。文学作品往往就从这里契入,以小见大,以虚见实,以男女之间的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禳妒咒》 聊斋俚曲 蒲松龄 李翠莲 封建社会 《醒世姻缘传》 女子 《清平山堂话本》 王道士 《聊斋志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