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学者应用、整理和研究《清实录》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贵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民国时期,抱持不同立场的清史馆、文献馆、史语所和北大的学者们,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清朝的历史及其文献《清实录》等予以密切关注、应用、整理和研究。作为清遗民的清史馆馆员及伪满学者罗振玉等,采用《清实录》史料编纂《清史稿》,或... 民国时期,抱持不同立场的清史馆、文献馆、史语所和北大的学者们,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清朝的历史及其文献《清实录》等予以密切关注、应用、整理和研究。作为清遗民的清史馆馆员及伪满学者罗振玉等,采用《清实录》史料编纂《清史稿》,或直接整理该实录早期版本,以达到为旧朝存史的目的。与清遗民相反的是北京大学教授孟森这样的共和派史家,对清廷篡改和修饰《清实录》的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和激烈批评,同时又广泛应用其中可信的史料从事清史研究工作。持中立立场的是信奉科学观念和近代学术方法的史语所徐中舒和故宫博物院的年轻学者方甦生、单士元等,他们对《清实录》的改修和价值,通过实证给予客观的评价。尽管立场和方法各异,但民国学者们一般都比较认真和敬业,使《清实录》的研究一开始就步上较高的台阶,为以后的整理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学者 《清实录》 机构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与出版课题的沿革与研究价值
2
作者 叶明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与出版工作是一个历时半个世纪的课题,其中《商业、手工业编》即将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04年整理出版。本文对这一课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容、研究价值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清实录》 经济史料 出版工作 资料整理 经济文献 学术价值 研究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卞宝第致雨生手札——与《清实录》、《清史稿》印证
3
作者 卞孝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1,共2页
考出卞宝第手札系致丁日昌,其内容可与《清实录》、《清史稿》相印证。卞劝丁勿因受挫而改变除豪猾的政治措施,具有民本思想。
关键词 卞宝第 丁日昌 《清实录》 《清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阿克苏的交通与台站——以《清实录》记载为线索
4
作者 谢贵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阿克苏在地理、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成为清代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在清廷向内亚拓疆的过程中,成为平定回疆动乱的前沿阵地和指挥中心,循着阿克苏,清廷建设了众多台站。在平时,由于阿克苏连通内地与中亚、沟通北疆与南... 阿克苏在地理、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成为清代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在清廷向内亚拓疆的过程中,成为平定回疆动乱的前沿阵地和指挥中心,循着阿克苏,清廷建设了众多台站。在平时,由于阿克苏连通内地与中亚、沟通北疆与南疆的独特位置,使之成为丝绸、布匹、毛皮、玉石等众多商品经过的重要口岸和交易市场,在南疆的国内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 交通地理 丝绸之路 南疆 《清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 被引量:8
5
作者 谢贵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清实录》修纂先据档案等原始史料编成稿本(底本),然后缮成正本(小黄绫本)呈审,再据呈审本缮成各定本(皇史宬尊藏本、盛京崇谟阁尊藏本、乾清宫御览小红绫本、内阁实录库副本以及国史馆缮写副本)。在满、汉、蒙古文诸文本的形成过程中... 《清实录》修纂先据档案等原始史料编成稿本(底本),然后缮成正本(小黄绫本)呈审,再据呈审本缮成各定本(皇史宬尊藏本、盛京崇谟阁尊藏本、乾清宫御览小红绫本、内阁实录库副本以及国史馆缮写副本)。在满、汉、蒙古文诸文本的形成过程中,是先据满文档案纂成满文本实录,然后再译成汉文本实录,最后再据汉文本译成蒙古文本实录,但康熙以后的史料大都来自汉档和汉籍,史臣亦日渐丧失精通满文和蒙古文的能力,因此从雍正所修《清圣祖实录》始,满、汉文本之间的纂修顺序颠倒了过来,即先据汉文档案纂成汉文本实录,然后再分别译成满文本实录和蒙古文实录。这一改变,反映了汉文作为清帝国共同语言地位的确立以及清朝汉化进程的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录 版本 文本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实录》献疑一则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253,共1页
《清实录》卷九五二提及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因“乾清门侍卫玛尔占”在攻凯立叶一战中奋勇杀贼,超众出力,“着加恩将玛尔占授为头等侍卫,赏给拉巴巴尔巴图鲁名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2页)。而同书卷九六三亦载,“(乾隆三十九年七月)... 《清实录》卷九五二提及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因“乾清门侍卫玛尔占”在攻凯立叶一战中奋勇杀贼,超众出力,“着加恩将玛尔占授为头等侍卫,赏给拉巴巴尔巴图鲁名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2页)。而同书卷九六三亦载,“(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头等侍卫拉巴巴尔巴图鲁玛尔占自到军营以来,甚为出力,此次奋勇攻战,身复受伤,着加恩赏给副都统职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7页),证实玛尔占因功授为“头等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实录》 副都统 门侍卫 中华书局 拉巴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史论见长”传统 承载民族历史重任——《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出版学术研讨会发言
7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7,共13页
关键词 《清实录》 学术研讨会 整理出版 经济史 历史重任 北京大学 传统 史论 发扬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召开《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出版学术研讨会
8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清实录》 经济史 资料整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实录》中的北京城墙轶事
9
作者 贾若钒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说到北京城墙的研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乏味无趣,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笔者在北京城墙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发现有些很微妙又很有意思的内容,可能毫不起眼,但总是在隐隐约约地反映着一些历史的细节,有些是展现所涉及到的相关历史人物... 说到北京城墙的研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乏味无趣,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笔者在北京城墙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发现有些很微妙又很有意思的内容,可能毫不起眼,但总是在隐隐约约地反映着一些历史的细节,有些是展现所涉及到的相关历史人物的某些个性、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墙 《清实录》 轶事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中心:明清实录对东北历史观察视角的转换
10
作者 谢贵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6-171,共6页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东北历史及其地位在明清两代的《实录》里,呈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原先朝贡的边夷成了中原的统治者,本来缺乏记载的明朝边缘转而成为清朝发祥的中心终获大书特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清实录》 东北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顺治朝《明史》修纂史事考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端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3-158,共6页
考说清顺治一朝《明史》修纂基本过程,陈之遴、傅维鳞有关材料十分值得参考,由此可知清顺治朝《明史》馆所在地以及修纂的、体例变化等。顺治朝《明史》修纂的主要成就是史料征集,但也并不排出可能有过史稿,而影响这一时期《明史》修纂... 考说清顺治一朝《明史》修纂基本过程,陈之遴、傅维鳞有关材料十分值得参考,由此可知清顺治朝《明史》馆所在地以及修纂的、体例变化等。顺治朝《明史》修纂的主要成就是史料征集,但也并不排出可能有过史稿,而影响这一时期《明史》修纂的关键是所谓政治上的“忌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治朝 《明史》修纂 《清实录》 《明书》 “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改革中香洲“免税区”的创办
12
作者 刘光永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6-86,共1页
近来翻检《清实录》,发现清末十年改革中,曾在经济改革方面推行过一些颇有创新意义的政策和措施。香洲“免税区”的创办,即是一例。香洲“免税区”是在清末改革的社会氛围中,为抵制葡萄牙殖民者扩张澳门界址的行径而产生的。本世纪... 近来翻检《清实录》,发现清末十年改革中,曾在经济改革方面推行过一些颇有创新意义的政策和措施。香洲“免税区”的创办,即是一例。香洲“免税区”是在清末改革的社会氛围中,为抵制葡萄牙殖民者扩张澳门界址的行径而产生的。本世纪初的数年间,中葡双方围绕葡萄牙人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免税区 创办 《清实录》 创新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里的清代腰牌
13
作者 郭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83,共2页
在许多清宫剧中,大家经常看到侍卫及太监们在出入紫禁城时,需要拿出腰牌作为身份凭证,方能获准通行。那么,清代的腰牌究竟是如何形成,供哪些人使用,又分为哪些种类呢?清代腰牌最早出现在清太宗朝。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之初,重用祖大寿等汉... 在许多清宫剧中,大家经常看到侍卫及太监们在出入紫禁城时,需要拿出腰牌作为身份凭证,方能获准通行。那么,清代的腰牌究竟是如何形成,供哪些人使用,又分为哪些种类呢?清代腰牌最早出现在清太宗朝。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之初,重用祖大寿等汉臣,但这些汉臣因不谙满语,经常被满族大臣嘲笑,满汉矛盾始终无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牌 太宗 宁完我 祖大寿 满汉 护军统领 乾隆时期 马尔泰 江苏巡抚 《清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1743-1744年与1876-1878年旱灾中的政府粮食调度与社会后果对比 被引量:13
14
作者 萧凌波 黄欢 魏柱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分别对比,可以发现1743-1744年旱灾期间政府的粮食调度体现出粮食数量大、来源渠道广、调度效率高等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1876-1878年旱灾则反之,粮食数量及来源有限,且转运效率极低,由此引发严重社会后果。这种转变,发生在主要余粮产区农业凋敝、南北粮食运道(大运河)阻断、漕运及仓储制度衰败的时代背景之下,重灾区空间分布带来的交通通达性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了粮食调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历史旱灾 社会响应 粮食调度 《清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五十八年会元吴贻咏生卒年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坡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0,共1页
吴贻咏,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会元,此见载于《清实录》《清朝进士题名录》《词林辑略》《(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等。查各种传记、笔记史料,言及吴贻咏者,略载其生平。江庆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吴贻咏,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会元,此见载于《清实录》《清朝进士题名录》《词林辑略》《(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等。查各种传记、笔记史料,言及吴贻咏者,略载其生平。江庆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定其生于乾隆八年(1743),卒年不可知,今略作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卒年 乾隆 年会 《清实录》 笔记史料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共2页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要求精心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近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到省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张国清深入档案库房、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安保监控中心现场,详细了解馆藏...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要求精心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近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到省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张国清深入档案库房、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安保监控中心现场,详细了解馆藏红色档案和珍贵历史档案的安全保管、保护利用等工作情况。张国清在省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安保监控中心查看了园区安全状况,并在档案库房详细了解《清实录》《清玉牒》等清代皇室档案保管保护状况,仔细观看了《满洲红旗》创刊号、《1929年杨靖宇被捕后在狱中的审讯笔录》等馆藏红色档案,并现场提出了“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精心保护好利用好辽宁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凝聚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精神力量”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档案馆 档案保管 档案安全 历史档案 档案库房 历史文化资源 《清实录》 张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学家单士元——?写在先父单士元诞辰110周年暨逝世19周年之际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嘉筠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81,共2页
相关材料证明,我国档案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但档案作为一门系统学科被编纂研究却始于1930年。有关学者认为,故宫的文献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档案馆,也标志着档案文献编纂史由古代走向了近代。
关键词 单士元 文献编纂 文献馆 中国近代史 系统学科 史料旬刊 军机处 单士魁 释名 《清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架
18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4-904,共1页
《清实录》 该书从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视角,按全球变化及人类适应的理论,以编年体的形式,对《清实录》中规模宏大的气候影响相关信息进行深度筛选和加工,主要内容包括上溯16世纪末努尔哈赤之崛起建国,下迄1911年溥仪之黯然逊位... 《清实录》 该书从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视角,按全球变化及人类适应的理论,以编年体的形式,对《清实录》中规模宏大的气候影响相关信息进行深度筛选和加工,主要内容包括上溯16世纪末努尔哈赤之崛起建国,下迄1911年溥仪之黯然逊位,共300余年间与天象、气候有关的直接记述,以及与天象、气候相关的农事、水利、仪礼、政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 《清实录》 书架 全球变化 相关信息 气候影响 中规模 天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
19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一史馆开放《清实录》《清会典》全文检索数据库10月1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向社会开放《清实录》《清会典》全文检索数据库。这是国内档案行业首次向社会免费开放互联网平台典籍全文数据库。一史馆基于馆藏珍贵档案... 一史馆开放《清实录》《清会典》全文检索数据库10月1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向社会开放《清实录》《清会典》全文检索数据库。这是国内档案行业首次向社会免费开放互联网平台典籍全文数据库。一史馆基于馆藏珍贵档案文献和数十年来的整理编研成果,依托最新信息技术和古籍数字化技术,在全国档案行业中率先完成了《清实录》《清会典》的全文数字化,并在馆内平台及授权商用数据库服务十余年的基础上,重新对数据进行整合校订,运用更加成熟完善的全文数据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 互联网平台 信息技术 《清实录》 古籍数字化 编研成果 官方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井书店“跑水”见闻
20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7-47,共1页
2月7日,为人熟知的本市最大一家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被迫停业一天。原来这天早6时许,值班员突然发现楼内书库有水流出,经查看,3个楼层的书库共有9处暖气破裂,随即采取了断水措施。但由于暖气片内仍有大量存水外流,加上仓库楼板均无... 2月7日,为人熟知的本市最大一家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被迫停业一天。原来这天早6时许,值班员突然发现楼内书库有水流出,经查看,3个楼层的书库共有9处暖气破裂,随即采取了断水措施。但由于暖气片内仍有大量存水外流,加上仓库楼板均无防水处理,渗水不断向下蔓延,到8时左右,3个书库的积水各达10公分的厚度,有四五十万册书籍被水浸泡,直接损失近100万元。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井书店 防水处理 跑水 存水 《清实录》 热力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