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词学研究的新硕果——评《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
1
作者 吴建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 特点 理论价值 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序
2
作者 郁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清代前中期 思想研究 思想 清代 张惠言 “神韵说” 思想 常州 社会批评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研究——以李渔、黄图珌、曹庭栋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詹和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73,共7页
文章以李渔、黄图珌、曹庭栋三个个案为例,通过介绍与分析他们撰写的《闲情偶寄》、《看山阁集》和《老老恒言》三部著作,来获取室内设计思想的各种信息,进而归纳出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的一些特点,最后指出清代前中期江南文... 文章以李渔、黄图珌、曹庭栋三个个案为例,通过介绍与分析他们撰写的《闲情偶寄》、《看山阁集》和《老老恒言》三部著作,来获取室内设计思想的各种信息,进而归纳出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的一些特点,最后指出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与明代中后期最大不同点,就是具有显著的务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清代前中期 江南文人 室内设计思想 李渔 黄图珌 曹庭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
4
作者 陶尔夫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61-71,共11页
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陶尔夫编者按:1998年5月14日是著名词学家、黑龙江大学教授陶尔夫先生逝世周年祭日。本刊特发表陶先生遗作《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一文,以表达对这位安贫敬业、鞠躬尽瘁的学者的深切缅... 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陶尔夫编者按:1998年5月14日是著名词学家、黑龙江大学教授陶尔夫先生逝世周年祭日。本刊特发表陶先生遗作《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一文,以表达对这位安贫敬业、鞠躬尽瘁的学者的深切缅怀与无限钦敬之情(一)清代的词学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清代 辛弃疾 豪放 研究 婉约 常州 李清照 稼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词学思想研究
5
作者 杨佐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73-78,共6页
苏轼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也是古代最早的卓有建树的词论家之一。古今学人对苏轼词创作所取得的成就颇多论述,而对苏轼的词学思想却鲜有较系统的研究者。苏轼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词论专著。
关键词 苏轼 思想 豪放 创作 风味 成就 思想研究 特定含义 重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词学流派论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克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6,F003,82,共8页
清代词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派众多且此伏彼起,并一直占据着清代词坛的中心。清代词学流派具有理论观点鲜明系统、针对性强、地域色彩浓重的特点,各派都编有词集词选,作为阐发流派理论的工具。各流派间不仅有对立,也有交融、渗透、... 清代词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派众多且此伏彼起,并一直占据着清代词坛的中心。清代词学流派具有理论观点鲜明系统、针对性强、地域色彩浓重的特点,各派都编有词集词选,作为阐发流派理论的工具。各流派间不仅有对立,也有交融、渗透、借鉴。清人对本朝流派的得失也进行了反思和批评。流派的活跃深刻地影响了清人的词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流派 思想 地域色彩 得失 交融 借鉴 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鹏运、况周颐词学思想和创作的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惠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从对"重拙大"的推崇、创作实践、对梦窗词的推许等看,王鹏运、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差异。王鹏运的"重拙大"论是就词格而言,况周颐的"重拙大"论则是在词境的层面展开。王鹏运的词能较好体现其&qu... 从对"重拙大"的推崇、创作实践、对梦窗词的推许等看,王鹏运、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差异。王鹏运的"重拙大"论是就词格而言,况周颐的"重拙大"论则是在词境的层面展开。王鹏运的词能较好体现其"重拙大"的主张,而况周颐词对"重拙大"的体认是建立在"性灵语,以沉着之笔达出"的基础上。王鹏运欣赏梦窗词"无一字无来历"之妙,其词学梦窗之密又糅合自己之清疏,别具特色;况周颐则更注重梦窗词流露的真情,其词大量运用"芬菲铿丽"之字眼,倾心学习潜气内转的笔法,力求上接梦窗。这些差异与他们的身份、性情、兴趣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王鹏运 况周颐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水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清代关于“词学”的理解有一个从指向创作到研究的过程,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体制、创作、词史三大知识版块。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主要表现在汇编型词话上,到晚清逐渐从单一知识型逐渐向知识、思想兼具型转化,《艺概》《论词随笔... 清代关于“词学”的理解有一个从指向创作到研究的过程,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体制、创作、词史三大知识版块。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主要表现在汇编型词话上,到晚清逐渐从单一知识型逐渐向知识、思想兼具型转化,《艺概》《论词随笔》《人间词话》即是其表现。进入清末民国,因为现代教科书编写蔚成风气,词学体系建构亦走向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知识型 思想 《艺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词学的经纬构建——评《清代词学发展史论》
9
作者 孙克强 赵长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清代 《史论》 苑出版社 思想 理论 批评 术著作 文化背景 高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时期常州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研宄
10
作者 迟宝东 叶嘉莹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5-45,共1页
常州派词学思想是清代词学乃至历代词学的一座重镇,对后来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有深远之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词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词不同于其他文体之美学特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词... 常州派词学思想是清代词学乃至历代词学的一座重镇,对后来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有深远之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词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词不同于其他文体之美学特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词篇的艺术价值所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常州词人的士人心态、学术思潮以及嘉道时期词坛上出现的求变趋势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常州词派之所以能够崛起于乾嘉之交,既与此时期特定之文化土壤及精神气候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词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词之美感特质为主线,对嘉道时期常州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张惠言与周济二家的词学主张进行了爬梳整理。重点论述并评价了张惠言词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四部分;以及周济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即“词史”说:周济对词之内蕴的拓展主张——“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 周济的创作论——重视接受主体之鉴赏思想——“空实”说与“浑厚”说:周济词境思想之萌芽四部分。在论述过程中,既力求真实地揭示常州派词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又试图反映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期望还常州词派以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常州派 思想 发展 研究 清代 迟宝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之际浙西词派思想之嬗变及其词史意义——以王昶与王初桐为考察中心
11
作者 赵远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2,共9页
王昶与王初桐均为清代乾嘉之际浙西词派的重要词人,得益于二人从叔侄的血缘纽带,他们交往频繁,展现出相似的词学思想与观念。他们除了继承朱彝尊、厉鹗等人的传统思想外,亦展现出对于浙西词派思想的突破与发展,如在“醇雅”“骚雅”之... 王昶与王初桐均为清代乾嘉之际浙西词派的重要词人,得益于二人从叔侄的血缘纽带,他们交往频繁,展现出相似的词学思想与观念。他们除了继承朱彝尊、厉鹗等人的传统思想外,亦展现出对于浙西词派思想的突破与发展,如在“醇雅”“骚雅”之外拓展“雅”之审美内涵;倡导以“黍离之悲”取代“雨雪之感”的寄托之情;主张开放宏通的词学取径,这表明浙西词派思想在乾嘉时期已然发生嬗变。此种嬗变的发生具有多方面意义,弥补了浙西词派“不足于情”的缺点,扩大了浙西词派词学取径,从而为衰病中的浙西词派延续了生命,也为我们厘清浙西词派内部思想发展脉络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浙西 思想嬗变 史意义 王昶 王初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体现当代学术精神的词学新著——评《清代词学发展史论》
12
作者 陈晓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清代 《史论》 术精神 现当代 本体 研究 苑出版社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俨《洗砚斋集》与康雍间词学走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蓓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清代楼俨的《洗砚斋集》,是一本稀见的专家论词专集。内容以研讨词律为多。从其展现的词学交游、词学活动、词学思想、内容偏好,不难窥见康熙、雍正间的词学走向。楼俨身为与修《钦定词谱》的分卷主编,此专集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审视清代... 清代楼俨的《洗砚斋集》,是一本稀见的专家论词专集。内容以研讨词律为多。从其展现的词学交游、词学活动、词学思想、内容偏好,不难窥见康熙、雍正间的词学走向。楼俨身为与修《钦定词谱》的分卷主编,此专集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审视清代官方学术的某种视域以及掂量是否具有当时词学研究最前沿水平的可能,值得引起词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俨 《洗砚斋集》 研究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思想与方法的启示--读谢桃坊先生《国学论集》有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怀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8-209,共2页
谢桃坊先生青年时期就树立起了走纯学术道路的理想,并成功找准了奋斗方向。先生词学考证、词学理论上的建树,奠定了先生在词学界的中坚地位。但他同时跋涉在甚为热门也很专门的敦煌学、客家文化、国学及蜀学、新儒学等领域,并对其中... 谢桃坊先生青年时期就树立起了走纯学术道路的理想,并成功找准了奋斗方向。先生词学考证、词学理论上的建树,奠定了先生在词学界的中坚地位。但他同时跋涉在甚为热门也很专门的敦煌学、客家文化、国学及蜀学、新儒学等领域,并对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从而走出了以博养专,由专至博的治学之路。最近,其《国学论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其中收录了先生于1991年以来所发表的有关国学研究的精华文章26篇,标志着先生之学问境界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圆熟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谢桃坊 思想 社会科文献出版社 理论 术道路 青年时期 客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词分派研究述评
15
作者 王辉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唐宋词的分派,是词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宋明时期的唐宋词分派,主要是"婉约"与"豪放"两分。清代与现当代的分派研究,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诸如"三派说"、"四派说"等,应有尽有。不同时期的唐宋...  唐宋词的分派,是词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宋明时期的唐宋词分派,主要是"婉约"与"豪放"两分。清代与现当代的分派研究,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诸如"三派说"、"四派说"等,应有尽有。不同时期的唐宋词分派,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词学批评与研究风貌,又是当时人们词学思想与审美理念的最佳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宋朝 分派研究 述评 两分法 三派说 四派说 审美理念 思想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词学史》
16
作者 扬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0-141,共2页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两个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术史 现代 中国古典文研究 历代研究 研究 思想 创作 三个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唐宋词的立体观照——评《唐宋词论稿》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兆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杨海明同志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是当前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成果。它的开拓性,主要在于提供了对唐宋词立体观照的一种新范式。自宋以来,词学研究可分“词史之学”、“批评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 杨海明同志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是当前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成果。它的开拓性,主要在于提供了对唐宋词立体观照的一种新范式。自宋以来,词学研究可分“词史之学”、“批评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声调之学”等门类。(参龙沐勋《研究词学之商榷》载《词学季刊》1卷4号)《论稿》基本属于“批评之学”。而“批评之学”自宋代至清末民初,大都详于艺术形式方面的论述而略于词作的思想价值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研究 论稿 艺术风格 清末民初 古籍出版 社会心理 艺术形式 思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总目次索引 被引量:1
1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中山大报》 社会科 专题研讨 清代 目次索引 陆耀东 公共行政 孙中山 电子商务网站 王德威 鲁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严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严实’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0日至13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的近80名代表与会。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这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发起单... ’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严实’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0日至13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的近80名代表与会。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这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发起单位有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综述 黄侃 国际 思想 《尔雅》研究 文字 《礼部韵略》 《说文》 性宾语 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